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临沂最厉害的算命大师,以及曲阜读柏的读后感和感悟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山东各地的生育礼俗(1):祈孕求子曲阜到底有什么地方最好玩曲阜读柏的读后感和感悟山东的种种保育习俗反映了人们要生儿育女、要儿女健健康康长大成人的良好愿望,带有浓厚的信仰色彩和不同程度的男尊女卑观念。历史的变迁,时代的发展,科学的进步,观念的更新,使得不少传统生育礼俗在很大程度上消失或出现变异,与此同时,新的风俗也在出现,人们依然重视新生命的诞生和成长。
本文将分为多期予以发布,为便于连贯阅读欣赏,敬请关注收藏。
一、祈孕求子
生育对于社会、家族、家庭和个人的重要性,使得生儿育女成为人们的普遍渴望。传统山东人认为“早生孩子早得济”。山东俗语说“当年媳妇当年孩儿,当年没有等三年儿”。所以三年没有生育孩子的人家,往往会采取一些约定俗成的方法来祈求怀孕。从总体上来看,祈子习俗要远远多于祈女习俗。
(一)婚前祈孕求子
在传统社会,择偶开始之时就往往包含了祈子的内容。男方会找算命先生算出女方是什么命,若两人命相不和,不利于后代繁衍,这门婚事也就以失败而告终。菏泽市巨野县高坊村,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订婚仪式中,男方会给女方一些小孩的衣服,以盼早日生儿育女。
通过准备结婚用品体现祈孕求子心理。通行山东全境的新娘陪送嫁妆中,往往要放一定数量的红枣、栗子、莲子、桂圆、染红的花生等物,其寓意就是早(枣)立子(栗子)、连(莲子)生(花生)子,还要儿女双全,花着生。青岛市黄岛区法家园村,是在被子里缝上枣、栗子。在放这些东西时,老人们会唱一些歌谣,如“一把栗子两把枣,闺女小子往家跑”等。枣和栗子代表“早早立子”。淄博桓台地区,男家缝制的被子多在四角放少许棉籽,取“辈辈有子”之意;女家亦请儿女双全的妇女帮助缝“棉被子”,多在四角放些红枣、花生、制钱、栗子等物,取意“早生贵子”。潍坊昌邑一带,也是将枣、栗子、花生等东西缝进被子里。日照五莲一带,女方娘家则在陪嫁被褥的四角钉上成串的枣、栗子和染成红色的花生。临沂沂水一带,男家在婚前几个月缝一定数量的被褥,也是在四个角上缀栗子和染红的带壳花生。
济南一带,娘家在闺女出嫁陪送的箱子里押上枣、栗子、花生、一对芝麻秸、一对豆秸,枣、栗子、花生寓意为早立子,男孩、女孩花着生;芝麻秸、豆秸意为“押上一对芝麻(豆)秸儿,生个孩子好做官儿”。而嫁妆中的绣花被、绣花枕头上,除了绣上鸳鸯戏水,还要绣上莲花荷叶,象征连年多子;绣上石榴,表示多子多孙。
临沂一带,婚礼用品中少不了筷子一扎,筷子谐音“快子”,也是早生孩子的意思。
结婚前的铺房习俗体现祈孕求子心理。沂蒙山区,铺床的人须是上有父母、中有妻室、下有儿女的大伯或叔公,铺床时,床上先铺高粱秸,根要向东,然后再铺豆秸、黄草或者麦穰。泰安地区,铺床的多是儿女双全的婶子和嫂子。滨州市无棣县小泊头镇前菜园村,铺床时除了铺上高粱秸秆、豆秸秆外,还要放上大葱和蒿等,俗信铺高粱秸,生子长得高;“铺豆荚,生秀才”;铺大葱,生子聪明;铺蒿,生子好等等。在东明县马头镇柳元村,铺床时要在床下压一把豆秸和一根火棍,俗信火棍头朝南,结婚后头胎就生男孩。在泰安地区,铺床时多在床四角放上枣、花生和栗子。
淄博淄川一带,由新郎的一个哥哥铺床,所谓“大伯哥铺床,儿女一大帮”。床上要铺高粱茬子、芝麻秸、豆秸等,歌谣说“放上高粱茬子,生个带把子”“放上芝麻秸儿,辈辈出大官儿”“放上豆秸,辈辈出秀才”。届时,新郎、新娘还要共同填枕头(两个),长辈们会教他们说“一填金,二填银,三填儿女一大群”等诸如此类的吉祥话。
在冠县东古城镇陈井村,结婚前一天的晚上,婆家嫂子要用新扫帚扫新床,边扫嘴里边念歌谣:“东头扫,西头扫,扫的孩子满地跑;东头偎,西头偎,偎的孩子一大堆。”
在日照虎山镇,由近亲属小辈男孩滚床,有“左滚滚,右滚滚,来年有个小儿郎”之歌谣。临沂一带,也有让小男孩滚床的习惯。滚完床之后,还要把栗子、枣、花生撒在上面,叫作“撒床”,也叫“撒帐”,山东各地均风行此俗。
德州禹城一带,讲究新床先由公爹(无公爹者由大伯哥代替)住一宿,有所谓“公爹压新房,儿女一大帮”的说法。东营市广饶县城郊一带,要找同辈中的哥哥在床上睡一晚,叫作“压床”,俗话说:“大伯哥压床,儿女成行。”在东明县马头镇柳元村,是由新郎的弟弟或侄子压床,即先让其睡几晚,如果他们尿到新床上,那么婚后头胎就会生男孩。德州一带,结婚前一天晚上,要选一个祖父母、父母俱全的全福童男子陪新郎官睡在新床上“压床”,为的是早生贵子。第二天早上醒来,压床的童男要讨枣子汤喝。枣子汤端来后,要用筷子而不能用勺子,图的是“早子”(“枣子”谐音“早子”)和“快子”(“筷子”谐音“快子”)。
另外在洞房的布置上,也多透露着生儿育女尤其是生男孩的愿望,如婚娶之家多贴“红梅多结子,绿竹又生孙”之类的喜联;窗户要糊红纸,并贴上“榴开百子”等窗花,屋内墙上还贴有“百子图”“吉庆有余”等字画。
(二)婚礼仪式中的祈孕求子
在婚礼仪式习俗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祈孕祈子习俗。济南一带,去迎娶新娘的人要选择“全福人”,即父母双全、儿女双全、家庭美满的妇女,为的是将福气和生育能力从全福人之手传递到新人身上。新人出门上轿之前,先用蜡烛“照轿”,一方面有驱除邪气之意,另一方面也有将火种带到婆家去接种之意。烟台一带,新郎到新娘家迎亲时,会有人端上两碗汤、两碗未完全煮熟的饺子。汤里有枣、桂圆、莲子,意为“早生贵子”。吃饺子时,会有人问新娘生不生,新娘回答“生”。栖霞市蛇窝泊镇文石村,女子从娘家带着枣、花生、芋头等物品到婆婆家,闹洞房之后分给众人吃。在鲁南、鲁西南地区,嫁女要陪送一只老母鸡,除喻吉(鸡)利、大吉大利外,还希望这只母鸡当天就下蛋。嘉祥县金屯镇红屯村,要在新娘坐的轿子里放上一个铜火炉,里面装一点炭火,表示新娘是带着火种到婆家去传种的。淄博市临淄区,迎亲者要偷偷地把女方家的一双筷子带回来,其意为“快子”。潍坊地区也有类似的习俗,男方到女方家迎亲时,新郎临走也要带走筷子。
沾化一带,新娘下轿时,脚不许沾地,众人须以麻袋(或是布袋、席、蒲团之类)铺在地上。一对新人前男后女地走在麻袋上,众人要传递着麻袋,一个袋一个袋地接着铺。铺袋的人都喊着:“传代,传代。”此俗意为传宗接代。潍坊一带,新郎新娘手执红绿牵巾往洞房而去的路上也要铺上几只麻袋。
济宁、滨州、淄博、泰安等地,新娘进门前,都要在门上红砖下压一双筷子,寓意“快子”。新娘向院内走的过程中,一路有人向其身上撒栗子、红枣,花生等,寓意“早立子”。
日照、栖霞等地,在新娘进入洞房之前,由管家、轿夫或木匠在门上钉钉挂门帘,边挂边唱喜歌:“上八仙,下八仙,请下八仙挂门帘。上挂门帘生贵子,下挂门帘出状元。两手一齐挂,一个状元一个探花。”新娘进洞房跨过屋前的滴水檐时,要一步迈过去,否则“踩了滴水檐,还待十二年”,十二年后才能生孩子。青岛市黄岛区法家园村,新人入洞房时,老人们会唱起歌谣:“三把金,二把银,家有聚宝盆。坐着墩,好抱孙……”
另外,山东各地较为普遍的“填枕头”习俗,也多带有祈孕求子的含义。如东营市广饶县城郊一带,在款待宾客之后“填枕头”,即给空枕头套头塞上麦秆之类,并说祝贺语“这头填,那头填,养活孩子做状元”等。潍坊昌乐一带,新娘用新麦秸填两个枕头并捆在一起,让新郎背着,新娘边拍边说:“噢,乖,不哭,不哭。”然后由爷爷、奶奶一人抱一个,在新床上滚来滚去,称为“滚孙子”。
栖霞市蛇窝泊镇文石村,需请儿孙俱全的老人喂新人吃面,这也暗示了一对新人将来会儿孙满堂的意思。日照五莲一带,通常会让新郎吃荷包鸡蛋,新娘吃饺子,代表生男孩。临沂一带,有的地方新人要喝莲子汤,取“连生贵子”之意。苍山县贾庄乡,新娘子要在新房吃一枚煮鸡蛋,第一口咬得越深越好,“一口咬到白,明年抱小侄;一口咬到黄,一年一个状元郎”。桓台、青州、济宁市任城区等地,新娘要吃未全煮熟的面条、饺子(青州一带称“子孙饺子”),在被问“生不生”时,回答“生”,讨口彩,寄托早生孩子的愿望。威海一带,新郎、新娘喝过交杯酒后,要吃一碗海蛎子和一碗老板鱼,意思是“立子”和“相伴到老”。
在日照虎山镇,新婚之夜小姑子要给嫂子端尿盆,要说“俺给嫂端尿盆儿,来年抱个侄儿”。青州、沂水一带,则是由小叔子端尿盆,边走边说:“夫妇永好,来年抱个大小子。”临沂一带,小姑子则是给嫂子送新盆,叫作“姑送盆儿,早抱侄儿”。此外,新娘的婆婆把一截树墩子放到新房床底下,意思是“奶奶送墩子,早早抱孙子”。在沂蒙山区,新娘的婆婆会将两个葱白绑在一起放在枕头下,还须放上一根荆条,以预示将来会生一对白白胖胖的娃且很听话。
此外,在开脸、烧床公床母等婚仪中,也充满着祈子的喜庆气氛。栖霞市蛇窝泊镇文石村,结婚仪式中有开脸的习俗,当地叫“绞脸”,是利用两股线缠绞的方式对额部鬓角进行修饰。绞脸时唱绞脸歌:“红鸡蛋,满脸转,今年吃你的喜馍馍,明年吃你的红鸡蛋。”枣庄山亭区红山峪村、日照市东港区陈疃镇上蔡庄村、巨野县高坊村,也有此俗。青岛市黄岛区法家园村,有烧床公床母的婚仪。在结婚的当天晚上,老人们会多烧上两把火,使炕头热乎乎的,祈求早早抱到孙子。
(三)婚后祈孕求子
产生于婚嫁中的祈子习俗,多带有一定的庆贺、祝愿成分,而婚后、久婚不育或只育女孩未生男孩的祈子,便带有强烈的求嗣欲望。山东一带,祈孕求子的方法很多,其中拴娃娃、押子等相对普遍,此外还有舍饭、求槐、讨喜蛋、供张仙等形式。
1.拴娃娃
拴娃娃,又称“拴喜”“拴孩”“抱孩子”“叩儿”等,新中国成立前山东各地十分流行,至今在一些地方仍然不乏信奉者。拴娃娃一般都去泰山的碧霞元君祠、斗母宫、王母池和各地的白衣庵、子孙堂、张仙庙、奶奶庙、土地庙等地。参求的通常是送子观音、送子奶奶、张仙和送生娘娘等神祇。
泰山上的碧霞元君是人们普遍信奉的送生娘娘,每年去祈子、还愿的人络绎不绝。通常由庙中的道士主持祈孕求子仪式。先在神案上取一个泥娃娃交给道士,道士祈祷一番后,用红线系着铜钱拴在娃娃的脖子上。此后,再拿着娃娃用铜钱去敲神前的铜磬,为孩子起名。祈子者将娃娃带回家后,要藏在卧室的某个地方,据说这样不久就能怀孕了。
更多的人是在当地的庙中拴娃娃。过去定陶一带,农历三月初三或三月二十六日,不育妇女手拿一系有铜钱的红绳到送子奶奶庙或当地的仿山庙会拜送子奶奶,口里念叨:“梳头洗脸到庙堂,双膝跪在地当央,烧香磕头祈神灵,赐给俺家一儿郎。”然后给婴儿起一乳名,将手中拿的红绳系在送子奶奶身上众多泥娃娃中的一个上面,转身就回,边走边念:“儿啦儿啦跟娘走,咱家可比这里强,堂屋住的你奶奶,西屋便是咱的房;等到我儿出世后,奶奶照看娘喂养;舅舅给你买玩意儿,爹娘给你买衣裳。”进家门后,就将红绳系在桌子腿上,俗称为“久居立业”。菏泽一带,则在拴了娃娃后,还要抠泥娃娃身上的一点干土,回家时也要念叨:“儿啦儿啦跟娘走,饿了给你买碗饭,渴了给你买碗粥,别向别处去,跟娘回家走。”到家后,要将泥娃娃土和水吞服掉。临清一带城区多是在农历正月十六,农村则多在农历四月初八去庙中拴娃娃。当天,祈子者到奶奶庙中跪乞,而后用红线拴住泥娃娃的脖子,嘴里念道:“有福的小子跟娘来,没福的小子坐庙台。姑家姥家都不去,跟着亲娘回家来。”祷念完后,用红包袱将泥娃娃包好抱回家,还要一天三次供饭。德州一带,人们在娘娘庙求子时,须将自带的玩具小男孩供奉于灵位前。烧香祈祷后趁人不备,裹起就跑,回家后就能得孕。但如果被人看见,那送子娘娘送来的小孩就会被吓跑,人们的愿望也就不能实现了。求得的瓷娃娃要锁在一个隐蔽的箱子里,直到产下的孩子结婚后才能拿出。胶州一带,多是在农历正月十五拴娃娃,第二天由庙里的和尚将其送回家中,安放在床头墙上的洞里,也要一天三顿供应水饭。如果生了孩子,就把泥娃娃砌到墙里。滕州一带则是到尼姑庵中施舍一定的钱财,并与尼姑结为干亲,由尼姑用红带拴一泥娃娃,或者拴一块石头,并取个名字,然后祈子者将其揣在怀中,一路喊着刚取的名字回家。广饶县城郊一带常去云门山(青州界内)求子,把一条红绳挂在树上,买一个泥娃娃,用红包袱包着抱回来。博兴县陈户镇东寨村,要将拴回的娃娃放在床上的褥子下面,一百天内不能扫床。
聊城一带,庙里供奉的送生娘娘神龛旁边有木刻楹联,上写“我本一片婆心送这个孩儿给你,尔必百般善事要留些阴骘与他”。娘娘属下还有一个“送生哥哥”,他肩背一个布褡子,里面装满了泥娃娃,俗传他是听娘娘的命令,负责送孩子的。神像的供桌上摆有很多带着红兜兜、光屁股的泥娃娃。来拴娃娃的女人,到庙里交上喜钱,烧香磕头,祷祝一番,就可以从众多的泥娃娃中挑选一个,就算是把娃娃拴来了。
2.押子
押子,又称“压子”,谐音“压枝”,也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祈子仪式。求子者来到有庙会的山林中,在柏树或松树的树枝杈上放一块石头以祈求生子。泰山前后的斗母宫、碧霞祠或者济南的灵岩寺周围的一些松树或柏树,几乎棵棵上面都夹有石头,由此可见押子习俗的历史久远。
3.舍饭
通常在每年的腊八日进行。求子者把平日积累的米做成粥饭施舍给贫困的人。滕州、台儿庄一带在做粥时念叨:“为儿省下一把米,为儿省下一把面,留到腊八去舍饭。”饭做好后,就抬到街上施舍。除了舍饭外,那些无子的夫妇或者吃斋念佛,或者做其他一些善事,比如铺路修桥、扶老济贫、热天施舍茶水、寒冬施舍衣服等等。总之,是要积累“阴功”,以求早生贵子。
4.其他祈孕求子习俗
除了拴娃娃、押子和舍饭外,山东各地还有一些其他的祈孕求子习俗。济南、宁阳一带,没有生育的人家抱养别人家的孩子,认为这样可以令自己怀孕生子,分别称为“借子”“带孩”。
滨州市无棣县小泊头镇前菜园村,求子者在大年三十晚上手持一把麦秸秆燃着,边往家里走边说:“黑小子,白小子,都上俺家吃饺子。”博兴县陈户镇王店村,求子者家中的两个老人在大年三十的晚上,拿竹耙子到村头的大路边,边耧边说:“白闺女,黑小子,都来俺家吃饺子。来了没有?”另外一个人便说:“来了。”如此连说三遍。最后在竹耙子耧过的地方摸一块石头,或是砖头,或是土块都行。如果摸到的是石头或者是砖头,那便预示着会生一个男孩;如果摸一块土块,便预示着会生一个女孩。来去都不能回头,遇上人也不能说话。回到家,要把摸回来的石头、砖块或土块放在儿媳的被窝里。大年初一早晨,儿媳妇在被窝里吃完了饭,才能起床。曲阜一带,除夕夜由婆婆到屋外摸一块石头藏在儿媳妇铺下,或者元宵节悄悄地端邻居家的面灯给儿媳妇煮了吃,认为都能令不孕的妇女怀孕。邹城一带,正月十五让未孕的媳妇偷吃面灯时,很多人喜欢吃姓刘和姓戴人家门前的灯,谐音“留”“带”,有“留住孩子”“带上孩子”的意思,所谓:“偷了刘家的灯,当年吃了当年生。有了闺女叫灯哥,有了小子叫灯成。”另外,邹城一带的妇女常在“子孙石”前烧香还愿。微山一带的不孕妇女过年时在村口呼唤“黑毛妮,黄毛小,都往俺家跑”,以此祈孕。胶东一带有三月三给新媳妇送面燕的习俗,目的也是祈子。
鸡蛋是生育的象征,山东有些地方盛行鸡蛋祈孕的习俗。滕州一带,老人听闻谁家生子,会去为儿媳妇讨一枚红鸡蛋。在除夕夜煮一个溏心蛋给儿媳妇吃。枣庄台儿庄区,大年初一早晨,婆婆会煮三个鸡蛋给不育的媳妇吃,鸡蛋一定不要煮熟。龙口一带,长期不孕的妇女每到大年初一早上,都要躲在屋门后偷偷地吃一个煮鸡蛋。
沂源一带有摸佛牙的习俗。当地有的寺里供有佛牙,祈孕妇女交上钱并虔诚跪拜后,会被寺内主持引入密室,去摸一摸或者看一看佛牙,据说这样可以受孕生育。
有的祈孕求子家庭还在家中供奉送子观音,求她早赐麟儿,甚至有的请风水先生看宅基,看风水,不惜改宅、迁坟、挪门(改变自家大门的方向)以求得一男半女。栖霞市蛇窝泊镇文石村,就有挪门祈子的习俗。
山东地区渴望有男孩的人家,还常常采取一些约定俗成的做法来祈求生男。比如只生育女孩,通常会给女孩起名“望弟”“来弟”“带弟”“换弟”“招弟”“领弟”(希望带来男孩),或者“婷婷”(停住生女孩)等。菏泽一带有让孕妇吃特制鸡蛋的做法。待孕妇怀孕四十天时,取鸡蛋一枚,磕开小口后放入一个鸡腰(肾),用水和面,将鸡蛋整个包起来,用木炭火烧熟,悄悄令孕妇在没人处吃下,以祈求生男孩。(选自山东省民俗志,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山东曲阜景点
孔子墓
孔子墓孔及墓
孔子的孙子子思墓。子思,孟子的老师,曾作《中庸》,后被封为“述圣”,墓前有石碑刻“三世祖墓”。于氏坊
为清朝皇帝乾隆之女立的纪念牌坊。传乾隆女儿脸上有黑痣,算命先生说:“主一生有灾,须嫁有福之人才可免去灾祸。”朝中议论,只有圣人后代最妥,由于满汉不准通婚,乾隆让女儿认协办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于敏中为义父,改姓于后下嫁孔家。此坊为纪念于氏而立。孔尚任墓
孔尚任墓
清代著名作家、《桃花扇》作者孔尚任墓。天下第一家孔府孔府即“衍圣公府”,位于曲阜城中,紧邻孔庙,是孔子嫡长孙世袭衍圣公的衙署和府弟。是我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的封建贵族庄园。占地16公顷,有厅、堂、楼、房463间,三路布局,九进院落,中路前为官衙,后为内宅,最后是花园。
孔子去世后,子孙一直依庙居住,宋代始设官署于孔庙东路,明初创建衍圣公府,经多次扩建重修,成为前堂后寝,衙宅合一的庞大建筑群。衍圣公的主要职责是奉祀孔子、护卫孔子林庙,宋以后陆续增加了管理孔氏族人、管理先贤先儒后裔等职责,孔府在经济上是中国传世最久,规模最大的封建贵族庄园,同时还设有一套完整的管理机构,拥有部分政权职能。
孔府为中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天下第一庙孔庙
孔庙即“至圣庙”,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祭祀孔子的礼制庙宇。位于曲阜城正中,是一组具有东方建筑特色、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古代建筑群,被古建筑学专家称为世界建筑史上“唯一的孤例”,与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中国三大古建筑群。1961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周敬王四十二年(公元前478年),即孔子逝世的第二年,以其故居三间为庙,内设孔子的衣冠礼器,岁时奉祀。隋时开始扩建,至唐代,已有正殿、两庑等建筑30余间。北宋天禧年间建为三路布局四进院落,殿堂廊庑316间。明弘治年间奠定现有规模。清雍正八年(1730年)火后重建。占地21.8公顷,南北长约1公里,仿皇宫之制,三路布局,九进院落,贯穿在一条南北中轴线上,左右对称排列,有建筑104座,466间,古树1250株。院内苍松翠柏,森然排列,殿宇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各类碑刻2000余块,为中国罕见的大型碑林之一。
天下第一林孔林
孔林亦称宣圣林、至圣林,位于曲阜城北约1.1公里处,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有坟冢10万余座,历代石仪85对,墓碑400通,乔木42000余株,已延续2400余年,林内树株经历代种植、保护,松柏苍郁,古木参天,形成了一人造大园林。
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逝世后,其弟子将孔子葬于此。随着其后裔附葬者不断增加,林园面积逐渐扩大,到明代晚期已陆续扩大到1800余亩,到康熙二十三年,林地面积达到2941.9亩。
孔林现有林墙周长5591米,总面积183.33公顷。建有大门、二门和石桥。大门外有林道、内有甬道。为中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曲阜是‚文圣‛孔子的家乡,孔子晚年曾在此著
书讲学。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统称‚三孔‛
,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
也是周末我与好友梁梦微游目的地。
‚三孔‛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历史、宏大规模、丰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价值
而著称。因其在中国历史和世界东方文化中的显著地位,被世人尊崇为世界三大圣城之一,
也因此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从古至今孔子在大多数人心中的形象似乎就是一个勤学好问,
知识渊博,
品德高尚的老
学究,但同时他又是一个迂腐不堪,思想保守,寻章摘句的老学究。其实,孔子今天的形象
受到了古代封建统治的断章取义,
肆意扭曲,
而在新文化运动后又有些矫枉过正,
成了反动
封建的代表人物,被批为‚孔老二‛
。而事实上,在我看来孔子是一个有血有肉,与你我他
都很相似有趣而又可爱的老夫子。
在学术上,孔子的地位自不必说。
‚三人行必有我师‛
、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
‚学而
时习之,不亦说乎‛
。
。
。
。
。
。都成为读书人的名言警句,学习准则。而正是因为孔子有着‚圣
人‛的名头,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成为读书人的代表,封建统治者通过对他的言论
断章取义,以维护自己的统治。
‚
比如‚以德报怨‛貌似儒家正统思想,也颇受今人诟病,成为孔子的一大‚罪状‛
。西方
‚圣人‛
耶稣在圣经中提倡以牙还牙,
而孔子也不主张逆来顺受,
这一点上东西方的先哲的
观点是一致的。
‚以德报怨‛的原句出自《论语
.
宪问》
:
‚或曰:
‘以德报怨,何如?’子曰:
‘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孔子没有明确的说用何种手段‚抱怨‛但也明确我们
应该以德报德而非以德报怨。
而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更是不曾见于儒家经典。究
其根本不过是一句戏文。
《左传》是儒家经典教材,儒家对于‚君难‛的看法是:
‚故君为社
稷死
,
则死之
;
为社稷亡
,
则亡之。
若为己死
,
而为己亡
,
非其私昵
,
谁敢任之
?
‛
。
就是说国君为
了社稷国家去死,死得其所,我们就应该与之共同赴难,
如果是为自己的私利而死,死的就
不得其所。那么大臣们又不是他的奴才,谁该去死呢?孔子的再传弟子孟子的‚民贵君轻‛
更是深入人心。
《孔子家语
?
六本》
中记载孔子曾盲目服从父亲的弟子曾子登门训斥,
教导曾
子儿女有责任纠正父母的过失,父母有服从‚天下大义‛的义务。
《孝经》中也有类似的记
载。
像这一类的例子不胜枚举,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孔子并不是封建统治的拥护者。相反,
他的很多主张现在看来仍有一定的思考价值。
《吕氏春秋》
记载了两个关于孔子的故事——子贡赎人和子路拯溺。
原文是这样的:
鲁
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于府。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
其金。孔子曰:
‚赐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
复赎人矣。
‛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
‚鲁人必拯溺者矣。
‛孔子见
之以细,观化远也。
意思是说,鲁国有法律规定:鲁国人如果在国外沦为奴隶,把他们赎出来的人,可以
从国库报销赎金。
孔子的弟子子贡
(端木赐)
在国外赎鲁国人,
回国后拒绝收下国家赔偿金。
孔子说:
‚赐呀,你采取的不是好办法。从今以后,鲁国人就不肯再为沦为奴隶的本国同胞
赎身了。
你如果收回国家的补偿金,
并不会损害你的行为的价值;
而你不肯拿回你抵付的钱,
别人就不肯再赎人了。
‛子路救起一名落水者,那人感谢他,送了一头牛,子路收下了。孔
子说:
‚这下子鲁国人一定会勇于救落水者了。
‛
孔子能从细小处看到结果,
这是由于他对事
物的发展变化观察得远啊。
在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
做好事不求回报才符合道德要求,
而正是由于这一观点,
使大
多数人丧失了做好事的主动性。
做好事反被诬陷的怪现象更是造成了
‚老人摔倒,
无人敢扶‛
的悲剧。
到此,
孔子似乎仍是一个离我们极为遥远的形象。
接下来我们不妨了解一些孔子的
‚八
卦‛
。
据说孔子相貌很丑,
对于孔子的长相,
史记中还有一个相当生动的描述,
在孔子在周游
列国的
14
年中,在郑国跟学生们走散了,过了很久,子贡跑过来说,刚才我在城门处碰到
一个人,他给我说了这几句话,我想这几句话就是讲的你。
子贡说:
“
那个郑国人说,刚才
我在东门看到一个人,额头突出像尧。脖子长的像皋陶,
肩膀又跟子产长得有些相似,
下半
身比大禹还要短三分,奇形怪状,瘦弱疲惫的样子好似丧家之犬。
(
“
东门有人,其颡似尧,
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
”
)就这样的说法孔
子还略有笑意,
赞成郑国人的说法。
但偏偏也是孔子嫌弃弟子子羽貌丑,
后来了解到子羽的
品行才说‚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
也许是当时的人都比较淳朴,
孔子貌丑并不影响他成为名人,
引的卫灵公的夫人南子邀
请,只是南子的名声不好听,有些缺心眼的子路忘记了老师
“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
”
的教导,
质问道:
“
这个女人臭名昭著?您为什么不推掉呢?这不是坦坦荡荡的君子行为!
”
作为老师
的孔子,
此刻本来应该大义凛然的对子路讲出一番贯穿
“
仁义礼智信
”
的大道理,
却像孩子般
的赌咒发誓道:
“
要是我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天打雷劈,天打雷劈!
”
。
(
“
子见南子,子
路不说。夫子矢之曰:
„
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
。
)
孔子周游列国经常出麻烦,
一次被人围攻,
与弟子失散,
而原因竟是因为孔子长相凶恶,
与恶人阳虎长相相似。孔子听说后正生气呢,弟子颜回回来了。孔子说:
“
回呀,我还以为
你死掉了呢。
”
,
平时做事说话不紧不慢的颜回很有些急智,
面不改色心不跳的的回答道:
“
老
师还健在,弟
子怎么敢先死呢?(子畏于匡,颜渊後。子曰∶
“
吾以女为死矣!
”
曰∶子在,
回何敢死!
”
)孔子被噎个够呛。
流年不利的孔子不久后在卫国叛乱公叔氏的地盘上又被包围,为了活命的孔子指天为
誓,向公叔氏赌咒不再返回卫国后才得以逃脱。有趣的事情就这样发生了,
一出城门,
孔子
就对赶车的子路说,
赶紧调转马头转向卫国,
率直的直率质朴的子路半晌没有理解老师的意
思,
最终还是子贡从子路的手中接过了鞭子,
几辆车便掉转车头向卫国的都城帝丘驰去;
同
车的子贡犹豫了半晌终于开口问道
“
难道老师认为刚才我们与公叔氏的约定可以不算数的
吗?
”
,孔子的脸霎时就红透了,终日呆板严肃的长脸上终于现出了非常可爱样子,望着越
来越远的蒲地的城郭;小声的说:如果是被要挟发誓,那么不从也罢!
(
“
子贡曰:
“
盟可负
邪?
”
孔子曰:
“
要盟也,神不听。
”
《见史记孔子世家》
)
在整个孔门中,
子路与孔子的关系是很特殊的,
两个人很少正面评价对方,
似乎总是恶
言相向;
有一天子路问孔子,
如果你去卫国执政,
先要做什么呢?孔子回答说那当然是要先
有个名分(名不正言不顺啊!
)
,于是子路很不以为然的嘲笑道:
“
是这样的吗?你简直是迂
腐透了!
”
,面对竟然敢骂老师迂腐孔子生气的回骂道:
“
你这个小子太粗鄙了啊,子路!
”
(卫君待子而为政,
子将奚先?子曰:
“
必也正名乎
?
”
子路曰:
“
有是哉
,
子之迂也!
奚其正?
”
子曰:
“
野哉,由也!
”
)
,就这样,这对师徒放下面具,不再装出斯文的样子,就像是两个
市井之徒一样对骂起来。
像这样有趣的故事还有不少,
孔子一生也并非毫无瑕疵,
对此有兴趣的不妨找一找,
但
在我看来总体而言瑕不掩瑜,
一个活生生的人不可避免的要犯错,
这也是真实孔子相较于圣
人孔子的可爱之处吧。
孔子是这样总结自己的一生的:
“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
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
按照孔老先生
“
只有看问题的角度和
深浅不同,没有对和错之分
”
的教学思路,最新潮的解释是这样的:
孔子的补习收费如下
:
三十而立:交三十两者,可以站着听课。
四十而不惑:交四十两者有资格发问,可以问到没有疑惑为止。
五十而知天命:交五十两,可以帮你卜卦算命,至少可以告诉你明天小考的题目。
六十而耳顺:交六十两者,考试时,老师会在你身边耳提面命,直到考顺手为之。
七十而随心所欲
:
交七十两者,躺、坐、玩手机、打游戏,泡学妹、来不来上课,都
悉听尊便!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