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星座常识 > 文章页面

雁字行书怎么写好看(雁字行书书法)

戴字行书写法 戴行书怎么写好看 戴书法图片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雁字行书怎么写好看这个问题,雁字草书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雁字行书怎么写好看书法名人励志小故事雁字行书怎么写好看

“雁”字是半包围结构,横画不宜过长,笔画紧凑,空间等距。

作字行书写法 作行书怎么写好看 作书法图片

临帖技巧:初学临帖,一定要看好笔画第一笔的位置,它决定了整个字在米字格中的整体结构。切勿匆忙下笔。

看准位置,写一笔对一眼字帖,看一笔写一笔不可操之过急,慢慢形成习惯。熟练后可以看一个字写一个字。

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规矩板正。它就好比正在行走的人,既有动感,速度也不会很快。

草书虽然潇洒,楷书虽然俊美,但都不利于日常书写与交流。行走的汉字才是最适合在日常生活中书写的。

书法名人励志小故事

有很多的书法名人的故事都是非常的励志的哦,我们有空的时候可以看看。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书法名人励志小故事,供大家参阅!

书法名人励志小故事篇1

张旭是一位草书大家。他十分爱喝酒,经常喝得酩(mǐng)酊(dǐng)大醉,并呼喊着奔跑,然后他才拿起笔来作书。他所书写出来的作品都是狂草。有时他还发疯般地用头蘸墨写字,清醒以后,他反复观赏自己书写的作品,世人称他为“张颠”。张旭真草兼擅,他的书法为时人所喜爱。

有一年,他被派到常熟当县尉。上任后十多天,有一个老人拿着状纸来告状。张旭了解案情后,作了判决,老人走了。过了几天,老人又来了,张旭生气地问老人:“你怎样能因为这样一件小事,再来麻烦我呢?”老人说:“其实,我不是来告状的。因为看到你写的字是那样美妙,想收藏它作为珍品!”张旭听了,觉得不寻常,就问他为什么这样喜爱书法。老人说:“我父亲活着的时候十分喜爱书法,留下了许多书法作品。”张旭请老人拿来作品观看,的确是天下难得的佳作。于是,他反复学习、研究,从中明白了许多书法的奥妙。

书法名人励志小故事篇2

酒的强烈的剌激作用,能焕发出人们隐蔽在内心的本真之性,所谓“酒后吐真言"正是如此。一些文艺家恃才傲世,酒后更加颠狂,言谈举止一反常态,所以,人们就给他们冠以“狂人”,顷刻而成,形象生动。然而他酒性不佳,佯狂垢污,恃酒好骂,酒后作画,画后往往毁裂而去。“富豪求画,唾骂不与”,被人称为甘疯子,他的名字反而不被人明白了。

艺术家追求真善美,他们酒后的这种追求更加强烈,更无顾忌,或蔑视权贵,或痛斥势利小人,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李白酒后敢于让炙手可热的杨国忠、高力士磨墨、脱靴,这种奴视权贵的狂劲,可亲!可爱!可敬!南宋的梁楷就更加狂放了。梁楷是南宋时期的减笔人物画家,平时嗜酒自乐,“醉来亦复成淋漓”,行为狂放,得了个梁疯子的绰号。《图绘宝鉴》记载:他在宋宁宗时任画院待诏,皇帝赐他金带,他竟然不受,挂在了院内,把皇帝的赏赐晾了起来。在封建社会,皇帝赏下的东西务必恭恭敬敬地保存、供奉起来。梁楷此举是常人所不敢为和不理解的。明未的归庄(1613一1673〉能写行草,又善画墨竹。明亡后,他不肯与清政府合作,常借酒消愁,酒后悲歌,旁若无人。归庄和当时的大思想家顾炎武齐名,有“归奇顾怪"之称。明代的宫廷画家吴伟出入宫廷,但看不起权贵。当时的太监们权力很大。太监们专权祸国的行为既被人们蔑视,同时,也有些人慑于他们的气焰,卑躬奉迎。吴伟则表里如一,爱憎分明,内侍们求画,决拿不到片张半幅。还有些向吴伟求画的人,如果礼貌不周,他也决不动笔。只有他醉酣之时,就自动抽纸乱抹,画完就掷扔地上,任其被人取走。

酒神型艺术家的作品往往是自己本性的化身,是他对真善美认识的具体反映。作品大多都痛快淋漓,自然天成,透出一种真情率意,毫无娇柔造作之态。

书法名人励志小故事篇3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位帝王,他常常在处理政事的空闲时间里,潜心练习书法。当时,被誉为初唐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虞世南就在宫中任职,由于他精通古今,文章书法下笔如神,因而唐太宗一向很尊敬他,也经常临摹学习虞世南的书法。

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唐太宗深深感到虞世南字体中“戈”字最难写,不容易写出其中的神采。有一次,他练习“戬”,因怕写不好有失体面,免得各位大臣看它的笑话,于是便故意将“戈”字空着不写,而私下请虞世南代为填补。

唐太宗为了显示自己在书法方面有所进步,便拿着几幅作品请谏议大夫魏征观看,并征求魏征的意见说:“你看朕的字是否像虞世南学士的字?”魏征恭恭敬敬地仔细看了一遍,始终含笑不语。这时,唐太宗有些焦急地问他:“是像还是不像,你怎样不说话”魏征连忙说道:“臣不敢妄加评论陛下的书法。”唐太宗说道:“你直言无妨,朕恕你无罪。”这时魏征才奏道:“据臣看,其中只有戬’字右半边的戈’旁和虞学士写的一般无二,其余的均相去甚运”。唐太宗听了这番话后后,感叹不已,深深佩服魏征的眼力,从而也领悟学习书法来不得半点虚假,要想学有所成,务必痛下苦功。

书法名人励志小故事篇4

智永禅师为隋、唐间人,是王羲之的第七世孙,因十分用功练习书法,用坏的毛笔都弃置在大竹篓里,经年累月之生,积了五大篓,于是他自己作了铭文,并埋葬了这些笔头,称为笔冢,可见得他爱书惜物的襟怀。

书法名人励志小故事篇5

传说明朝书法家肖显少儿时,同村里好书的孩子们聚在一起作“写大字比赛”。有一位砍柴的老爷爷路过这里,见他们写字,便放下柴担走近前来观看。肖显手举着自己书写的“天下第一”条幅让砍柴老人看,老人说:“这字写得并不好,怎么能称得上第一呢?”肖显不服气地说:“那就请您写字,让我们开开眼界如何?”老人便脱下一只草鞋,用鞋头蘸着墨在纸上一挥,写出个“一”字。这一横遒劲、浓枯、厚实、奔放,用笔颇有深法。肖显看罢惊呆了,立刻跪在老人面前,说道:“老爷爷,我要拜您为师。”老人道:“‘一’字似柴担,须刚柔兼而有之。”肖显拜师之后,遂将老人写的“一”字贴在床头,日日观赏琢磨其用笔之法,后来终于成为一名书法家。

国宾礼书法家观山书法作品《天行健》

书法名人励志小故事篇6

“飞白书”是汉朝著名的书法家蔡邕独创的。什么叫“飞白书”呢?你们听完这个故事就知道了。

一天,蔡邕把写好的文章,送到皇家藏书的鸿都门去。在等待接见的时候,有几个工匠正用扫帚蘸着石灰水在刷墙。他就站在一边看了起来,看着看着,却看出了“门道儿”。只见工匠一扫帚下去,墙上出现了一道白印。由于扫帚苗比较稀,蘸不了多少石灰水,墙面又不太光滑,所以一扫帚下去,白道里仍有些地方露出墙皮来。采邕一看,眼前不由一亮。他想,以往写字用笔蘸足了墨汁,一笔下去,笔道全是黑的。要是像工匠刷墙一样,让黑笔道里露出些帛或纸来,那不是更加生动自然吗?想到这儿,他一下来了情绪。办完了事,马上奔回家去。

蔡邕回到家里,顾不上休息,准备好笔墨纸砚。想着工匠刷墙时的情景,提笔就写。谁知想起来容易,做起来就难了。一开始不是露不出纸来,就是露出来的部分太生硬了。他一点儿也不气馁,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他终于在蘸墨多少、用力大小和行笔速度各方面,掌握好了分寸,写出了黑色中隐隐露白的笔道,使字变得飘逸飞动,别有风味。蔡邕独创的这种写法,很快就推广开来,并成为“飞白书”。直到今天,还被书法家们所应用。

国宾礼书法家观山书法《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书法名人励志小故事篇7

书法家张芝在书法上具有高深造诣和杰出的贡献。张芝自幼通经史,勤学书法,练字不择纸笔,他有时拿着抹布蘸水在石上写,有时执筷子在桌上划,甚至家里准备缝制衣服的布帛,也都是他先用颜色书写后再染了使用。但是他对书写的姿势却十分讲究,常常是对着铜镜挥毫,这样自己的正面和反面皆能通过镜面上的反光看得一清二楚。

为了便于练字,张芝在自己的家门前掘了一个方圆数丈的洗砚池。一天的功课做完了,他就上池塘边将砚台和毛笔上的余墨洗涤干净,以延长它们的使用寿命。他洗呀,洗呀,日子一久,整个池塘里的清水也被染黑了。后来,人们把练字称做“临池”,就是从张芝的这个学书故事中演变而来的。

书法名人励志小故事篇8

钟繇(151-230年),字元常,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东)人,一作许昌人。三国曹魏时大臣,杰出的书法家。他的书法“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唐张怀《书断》),开创了由隶入楷的新体,对我国书法的发展贡献很大,当时的名将曹操也曾向他讨教过书法。

钟繇从小聪明好学,十一、二岁时,曾不辞辛劳跟着书法前辈刘德升(字君嗣)到山东南部的抱犊山临摹秦汉摩崖石刻。他白天与人闲谈时,也常用物画地练字长达数丈;晚上睡在床上,还是不停地用指在被子上比划,三年后终于书法大进。三国鼎立后,钟繇与韦诞、曹喜、邯郸淳等书法家共事曹操。

有一次,钟繇在韦诞家中看到一卷蔡邕的书法理论著作《九势八字诀》,非常爱慕,要求韦诞借给他拿到家中看看。但韦诞出于对《九势八字诀》的珍宝,只同意他在家翻阅,不肯让他携宝出门。后来韦诞死了,知情者暗地掘开他的坟墓,得到了这卷墨宝《九势八字诀》。钟繇便用重金将它买下,终日拿在手中,连大小便时也披览。有几次他去厕所,因揣摩间架入迷,半天没有出来,急得有人到处寻找。钟繇一生活了七十九岁,他临终前曾捧着《九势八字诀》谆谆嘱咐儿子钟会(字士季)说:“吾精思三十余载。行车未尝忘此,常读他书未能终,惟学其字,每见万类,悉书象之。若止息一处,则画其地,周广数步;若在寝息,则画其被,皆为之穿。”(唐蔡希综《法书论》)这段话,可说是他一生学书经验的总结。

书法名人励志小故事篇9

郑板桥自幼酷爱书法,古代书家各种书体都临摹,经过一番苦练,终于和前人写得几乎一样。但大家对他的字并不怎么欣赏,他自己也很着急,比以前练得更为刻苦。

一个夏天的晚上,郑板桥和妻子坐在外面乘凉,他用手指在自己大腿上写起字来,写着写着,就写到他妻子身上去了。妻子生气地把他的手扣了一下,说:“你有你的体(身体),我有我的体,为什么不写自己的体,写别人的体?”闻言,郑板桥突然醒悟,他由此联想到自己的学节。各人有各人的体,互不相同,如此才会有大千世界众生相,写字不也应该这样吗?各人有各人字体,如此古往今来才会有突破和革新,不然陈陈相因,千人一面,也就谈不上任何意义了。想到这里,他明白了自己学字写字的问题了,我为什么老学古人的体,而不走自己的路,创自己的体呢?从此,郑板桥取各家之长,融会贯通,以隶书与篆、草、行、楷相杂,用作画方法写字,终于形成了自己那独特的“六分半书”,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乱石铺街体”,成了清代具有特殊风格的著名书画家。

书法名人励志小故事篇10

鲜于枢,字伯机,号困学山民,出生于公元1256年。大都(今北京)人,官至太常典簿,是元朝时期著名的书法家,也是一位诗人;尤其在书法方面,他的正楷、行书、草书,都达到了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的程度,与当时的大书法家赵孟頫齐名;他更擅长草书,以悬腕作书,笔力苍劲,挥洒自如著称。

鲜于枢自幼喜欢读书,尤喜欢读文学书,到七八岁时,就能吟诗作文章了。但是,在他吟诗作文的过程中,却又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对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柳公权等大家的作品,更是羡慕不已。因此,每当看到他们的作品,他都喜欢模仿;当他十二三岁的时候,不经任何人指点,便已练出了一手隽永遒劲的字体,常常受到人们称赞。

就在这个时候,他遇到了一个银须飘然的老人,看了他写的字,笑着对他说:“你年纪轻轻,又未经人指点,全靠个人苦练,能达到这个程度,已经是难能可贵了;但是,就笔力的功底而言,却还显得浅弱一些。”

老人说完,望了望眼睛瞪得大大的鲜于枢,知道他尚未理解,便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走了。

的确,鲜于枢近来听惯了赞扬的话,对老人所说的“功底浅弱”并不理解,听后当然感到惊讶。这时,有人对他说:“你知道刚才和你说话的那位老人是谁吗?他就是号称银溪老人的张天锡!”

鲜于枢听了大惊道:“他就是大书法家张天锡老人吗?”

说完,他便快跑追去,一直跑了一里多路,方才追上那位老人,然后扑通跪倒在地,以恳求的语气对老人说:“老人家,都怪弟子有眼不识泰山,差点和师傅失之交臂,求您原谅,请您收我为徒。”

老人见鲜于枢态度诚恳,书法又有一定的基础,便同意收他为徒。

此后,鲜于枢在张天锡老人的精心指导下,勤学苦练,很快便掌握了书法的基本技巧;又经过一年多的练习,正、草、隶、行等字体已基本成形。但是,鲜于枢对自己草书中的转弯笔法感到不满意。对于这个问题,他也曾多次请教过老师张天锡,老师也多次手把手地教他,但成效仍然不明显。因此,他终日心急如焚,总是唉声叹气地埋怨自己太笨。

张天锡见到这种情况,也非常焦急,生怕他欲速则不达,便安慰他说:“这完全是一种气韵,等你真正领会之后,就学会了。练字,是急不得的。”

这一日,鲜于枢又练了一阵,觉得心烦意乱,便决定出去散散步,回来再练。

他走到郊外,一边散步,一边思考着转弯笔法的要领。恰在这时,他忽然看到有辆车陷在了泥窝中,那两个推车的人拼命地往前拉,然而那车轮子却不听话,一会儿左,一会儿右,前进十分艰难。鲜于枢本想上前帮上一把,却无从下手,只好站在旁边呆呆地看着。

他万万没有想到,就在看着看着的当儿,却忽然发现那车轮东拐西拐,轧出的一道道辙印,正是他长期苦练而又没有练出的转弯笔法。于是,他惊喜异常地急忙跑去,一会儿用手顺着辙印摹仿,一会儿脱开辙印,用手在空中比画。那两个拉车的人看了议论说:“看见没有,那孩子八成是个疯子吧!”

鲜于枢终于把草书中的转弯笔法难题解决了。他急忙回到书房,铺纸磨墨,挥笔写了一篇,连蹦带跳地拿去给师傅看。

张天锡看了他写的草书,又听了他解决转弯笔法的过程,情不自禁地叹道:“这可真是‘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啊!”

鲜于枢最终成了一位著名的书法家,其著作有《困学斋集》、《困学斋杂录》。

书法名人励志小故事篇11

王羲之从小喜爱写字。据说他平时走路的时候,也随时用手指比划着练字,日子一久,连衣服都划破了。经过勤学苦练,王羲之的书法就到达很高的水平。因为他出身士族,加上他的才华出众,朝廷中的公卿大臣都推荐他做官。他做过刺史,也当过右军将军(人们也称他王右军)。之后又在会稽郡做官。他不爱住在繁华的京城,见到会稽的风景秀丽,十分喜爱,一有空,就和他的朋友们一齐游览山水。有一次,王羲之和他的'朋友在会稽郡山阴的兰亭举行宴会。大家一面喝酒,一面写诗。最后由王羲之当场挥笔,写了一篇文章纪念这次宴会,这就是有名的《兰亭集序》。那幅由王羲之亲笔书写的《兰亭集序》,历来被认为是我国书法艺术的珍品,可惜它的真迹已经失传了。

王羲之的书法越来越有名。当时的人都把他写的字当宝贝看待。据说有一次,他到他门生家里去,门生很热情地接待他。他坐在一个新的几案旁,看到几案的面又光滑又干净,引起了他写字的兴趣,叫门生拿笔墨来。那个门生高兴得不得了,立刻把笔墨拿来给王羲之。王羲之在几案上写了几行字,留作纪念,就回去了。

过了几天,那个门生有事出门去了。他的父亲进书房收拾,一看新几案给墨迹弄脏了,就用刀把字刮掉。等门生回来,几案上的字迹已经不见了。门生为这件事懊恼了好几天。

又有一次,王羲之到一个村子去。有个老婆婆拎了一篮子六角形的竹扇在集上叫卖。那种竹扇很简陋,没有什么装饰,引不起过路人的兴趣,看样貌卖不出去了,老婆婆十分着急。王羲之看到这情形,很同情那老婆婆,就上前跟她说:“你这竹扇上没画没字,当然卖不出去。我给你题上字,怎样样?”老婆婆不认识王羲之,见他这样热心,也就把竹扇交给他写了。王羲之提起笔来,在每把扇面上龙飞凤舞地写了五个字,就还给老婆婆。老婆婆不识字,觉得他写得很潦草,很不高兴。王羲之安慰她说:“别急。你只告诉买扇的人,说上面是王右军写的字。”王羲之一离开,老婆婆就照他的话做了。集上的人一看真是王右军的书法,都抢着买。一箩竹扇立刻就卖完了。

许多艺术家都有各自的爱好,有的爱种花,有的爱养鸟。但是王羲之却有他特殊的癖好。不管哪里有好鹅,他都有兴趣去看,或者把它买回来玩赏。山阴地方有一个道士,他想要王羲之给他写一卷《道德经》。但是他明白王羲之是不肯轻易替人抄写经书的。之后,他打听到王羲之喜欢白鹅,就特地养了一批品种好的鹅。王羲之听说道士家有好鹅,真的跑去看了。当他走近那道士屋旁,正见到河里有一群鹅在水面上悠闲地浮游着,一身雪白的羽毛,映衬着高高的红顶,实在逗人喜爱。王羲之在河边看着看看,简直舍不得离开,就派人去找道士,要求把这群鹅卖给他。那道士笑着说:“既然王公这样喜爱,就用不到破费,我把这群鹅全部送您好了。但是我有一个要求,就是请您替我写一卷经。”王羲之毫不犹豫地给道士抄写了一卷经,那群鹅就被王羲之带回去了。

书法名人励志小故事篇12

明孝宗弘治十二年(1499),唐寅因科场舞弊案被累下狱,人生逆转。回到苏州后不久,也就是在弘治十四年(1501),他开始了自己人生当中历时最长,行程最远的一次游历,远游江苏、江西、湖南、福建、浙江、安徽等地的名山大川,历时一年之多。有关唐寅的这次远游,文献中的记载非常少,这或许和他出游时的心情有很大关系。经受了科场冤狱之后,家庭和婚姻也发生了变故,一路上郁郁而行。因此,唐寅这次远游的具体线路和行程目前还无法完整准确地考证出来。我们只能通过他为数不多的诗文资料,他人诗画作品中的零星题跋以及几种年谱来考证他主要探访和逗留过的一些地方。

目前,学界比较一致的认识是:唐寅从苏州出发,先是乘船到达镇江,再从镇江到扬州,游览瘦西湖、平山堂等名胜,然后沿长江走过芜湖、九江,到达庐山,泛舟彭蠡。接着又乘船溯江而上至黄州,观看赤壁古战场遗址。之后沿长江南行入湖南,游洞庭湖,登岳阳楼。又顺着湘江南行至衡阳,登上南岳衡山。然后东行转入福建,漫游武夷诸名山和仙游县九鲤湖。紧接着由闽入浙,登游雁荡山、天台山,又渡海去普陀,然后来到杭州,再沿富春江、新安江上溯,抵达安徽,登上黄山与九华山。至此因为游资匮乏、体力不济,只得返回苏州。

九鲤湖乞梦

唐寅正德元年(1506)的九鲤湖祈梦是其远游途中广为流传的一个故事。《唐伯虎轶事》卷二《遗事》载:“唐子畏诣九仙祈梦,梦人示以‘中吕’二字,语人莫知其故。”嘉靖二年(1523),唐寅访王鏊于山中,见其壁间有苏轼书《满庭芳》词,下有“中吕”二字。唐寅不禁想起了弘治十四年到福建九鲤湖祈梦所得,正是这两个字。唐寅诵其词,有“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句,遂默然归家。是年十二月初二,唐寅病逝于家中,终年五十四岁。似乎印证了苏轼词中之语,王鏊还把此事记入《震泽长语》中。九鲤湖位于福建仙游县,自然风光绮丽,明末徐宏祖《徐霞客游记·九鲤湖日记》就描写了这里的自然景色:“平流至此,忽下堕湖中,如万马初发,诚有雷霆之势,则第一际之奇也。九仙祠即峙其西,前临鲤湖。湖不甚浩荡,而澄碧泓于万山之上,围青漾翠,造物之酝灵亦异矣。……是夜祈梦祠中。”

九鲤湖的祈梦习俗,俗称“乞梦”,雅名“卧游”。始于唐代,勃兴于宋代,鼎盛于明清。宋代在九鲤湖祈求仙梦已经成为举子们求取功名的敲门砖,而且这种风俗已由兴化郡扩展到了闽中四郡。明代,九鲤湖乞梦的风气更是盛况空前。唐寅在福建境内游历的足迹亦见于他的其他诗文作品。如福建宝岩寺曾经收藏了唐寅的两首自题诗,其一为:“可惜庭中树,移根逐汉臣。只为来时晚,开花不及春。”比喻自己如同石榴开花,赶不上春天的命运。其二为:“三通画角四通鸡,天渐黎明月渐低。时序秋冬复孟夏,舟东南北夏东西。眼前次第人都老,世上参差事不齐。若要自家求安稳,一壶浊酒一盏灯。”表明对世事沉浮要采取一种淡然的态度。还有一首《过闽宁信宿旅邸,馆人悬画菊,愀然有感,因题》:“黄花无主为谁容,冷落疏篱曲径中。尽把金钱买脂粉,一生颜色付西风。”表现出为世所弃的愤慨。唐寅在福建境内的游历折射出了他当时非常复杂、矛盾的心态。从留在宝岩寺、“旅邸”的诗作中可以看出唐寅还是反复地回味、反省着往事,他叹息着时运的不济和才华的付之东流,陷在浓重的悲观情绪中。至于他祈梦一事,我们是不是可以将其看作唐寅对接下去的人生之路该怎么走所作的一种认真而又特殊的思考呢?

游经浙境,意犹未尽

弘治十四年的壮游,唐寅在返程途中经过浙江天台和杭州,虽然留下的诗文不多,但是这些文字却已映照出他不同于在福建境内时的心态。他在游天台山国清寺时作了一首《嗅花观音》(卷三):“拈花微笑破檀唇,悟得尘埃色相身。办取星冠与霞帔,天台明月礼仙真。”可见他当时的意兴已经有些未雨绸缪。而在杭州,更见他融情于景的游兴。他所游览的孤山是:“湖上仙山隔渺茫,世尘不上渡头航。白苹开处藏渔市,红叶中间放鹿场。落日沈沙罾有影,新霜着树橘生香。遥闻逋老经行处,芝草葳蕤满路旁。”(卷二《题画》)而保俶寺则更成了唐寅饮酒赋诗、邀朋赏景的行乐处:“箯舆衔尾试临汀,兰若从头遍叩扃。晨呗香凝通殿雾,夜渔灯散漫湖星。登高新酒倾酂白,吊古空山涌帝青。又算一番行乐处,诗成吟与故人听。”(卷二《与朱彦明同游保俶寺》)后来当他在苏州故里回想在杭州西湖边流连、逡巡的时光时,还是意犹未尽、回味无穷,情不自禁地向杭州的朋友赋诗寄怀,直把杭州当作跟苏州一样的可堪行乐、休闲之处:“我住苏州君住杭,苏杭自古号天堂。东西只隔路三百,日夜那知醉几场?保俶塔将湖影浸,馆娃宫把麝脐香。只消两地堪行乐,若到他乡没主张。”(卷二《寄郭云帆》)在他离开杭州,沿富春江上行,经过严子陵钓台时,曾写有一诗:“汉皇故人钓鱼矶,鱼矶犹昔世人非。青松满山响樵斧,白舸落日晒客衣。眠牛立马谁家牧?鸂鶒鸬鶅无数飞。嗟余漂泊随饘粥,渺渺江湖何所归。”(卷二《严滩》)随着行程即将结束,想到古人严子陵得以躬耕垂钓终老一生,对于自己接下去的人生之路该怎么走,似乎又陷入了茫茫思绪之中。

翩然而行,出游皖南、沛县

弘治十八年(1505),唐寅出游皖南。与三年前因科场蒙冤而满怀惆怅、愤懑地独自一人远游不同,此次他是应王友格之请,为其撰《王氏泽富祠堂记》,云:“徽歙多世家,泽富之王景旻氏,是其一也。……其子友格暨叔父景蘧,继志述事,举族内之贤能者凡六人曰某,宣叶乃力,于是祠事大备。……王氏后世之子孙,苟知所务,不替斯举,使世德族系,百万斯年,与此祠俱隆,岂不得为徽歙之伟观也哉!弘治乙丑,余行旅过徽,友格以币交,故为记其事云。”真可谓是翩然而游,当年郁闷的胸怀已经荡涤一空。而后,他又登临休宁县齐云山,脱换一新的心境更是从他的《齐云岩纵目诗》中(卷二)一目了然:“摇落郊园九月余,秋山今日喜登初。霜林着色皆成画,雁字排空半草书。曲蘖才交情谊厚,孔方兄与往来疏。塞翁得失浑无累,胸次悠然觉静虚。”歙县之行,唐寅还为吴明道撰《竹斋记》。安徽之行的第二年,唐寅又陪同王鏊游览江苏沛县歌风台,并绘有《沛台实景图》。

除了上文所述的几次远游,唐寅行踪常至之所,还是以江浙地区为主,如宜兴、江阴、镇江、平湖等。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作字行书写法 作行书怎么写好看 作书法图片

联系我们

Q Q: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