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星座常识 > 文章页面

算命说自己是王母娘娘 《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是谁

唯一公认的玉帝 代言人 ,结果发现头像被印在冥币上,被自己气哭

本文目录

古时寄宿在权贵门下的人叫啥呀如何揭穿寡妇年的谣言《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是谁

门客,也称食客

“食客”之风起于春秋战国之际,“客”者依附于主人,主人则负责“养客”,养客多者达三千余人。“食客”型的算命术士同样也是依附于某个主人,通常都是投靠到王公贵族之家,或是周游于士大夫官僚之间,为他们预卜前程,趋吉避凶,或者充当“谋士”、“军师”。自隋唐以来,很多官僚士大夫家中常常有这样的术士,他们不仅是其家中贵客,还可代主人“陪客”,主人家宴聚会亲友时也往往“预坐”其中。如《独异志》记唐代贞元中李师古家中即有这么一位术士,一次李师古设宴招待皇甫弼、贾直言十位从事,让他也就座,并请他给每一位来客看命。他看后说:“十日之内,俱有重祸。”果然几位在一次宴饮中,亭子摧塌,一人当场死,其余伤。又据《续湘山野录》,宋代苏易简家中也有这种“食客”,他不仅为主人推算,还为来往客人起课。明代此风就更盛了,皇帝身边也每每有术士跟随,制订政策,行军打仗,任用大臣,凡事都要向他们询问,相命术士[即命理学、相学]成了封建统治者的特殊谋臣。皇帝如此,大臣也跟着效法,明英宗时重臣石亨的身边就始终跟随了一位叫仝寅的算命术士。此类事例《明史·方伎传》中都有记载,笔记小说等野史当中自不必说了。直到今天我们还可以在某些人家中看到这种“食客”术士,所不同的是,现在的相命活动往往跟“预测学”、“气功”等联系在一起了。

趣味野史 水浒传进而梁山好汉,各个英勇善战,水泊梁山苦逼的职业

门客作为贵族地位和财富的象征最早出现于中国春秋时期,那时的养客之风盛行.每一个诸侯国的公族子弟都有着大批的门客.如楚国的春申君,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齐国的孟尝君等.门客按其作用不同分为若干级.最低一级只到温饱的程度,最高级别的门客则食有鱼,出有车.门客主要作为主人的谋士保镖而发挥其作用,必要的时候也可能发展成雇主的私人武装.关于霸主的问题,因周朝自夷王起,礼乐不明,诸侯始强大.互相征伐,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一些小的诸侯国屡受少数民族入侵之苦.因此一些大的诸侯国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号,吸纳一些同盟,形成了以自己为首的政治集团.春秋时期,大国之间,经常为争夺霸权而爆发战争.作为霸主的国家,对其盟国有着统治权.它的属国是要向它进贡的

“门客”的来源:

近读李臖平教授所著《春秋战国门客文化与秦汉致用文艺观》,耳目为之一新,感觉就其大命题而言,可与王学泰的“游民文化”、余英时的“士文化”鼎足而三。三人的研究对象不尽一致,大概念的内涵有别,外延有分殊有叠合,有助于我们从不同的视角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相比之下,余英时的“士”概念外延最小,研究的是始于孔子时代的知识阶层;余氏所指的“士”及秦汉之后的“士大夫”都是李臖平所谓的“门客”,其中寄食于公子王孙门下或择主而事、致位将相的“游士”,就是“士”与“门客”最明显的“交集”。而门客却不一定是士,可能既不是武士,也不是文士,而或许是仅有鸡鸣狗盗等一技之长的“食客”。

中央集权制朝廷建立后,门客别无选择,只能争相讨好一个主子。图为参加科举的士子在看榜。取自仇英手绘帛卷(局部)

李著的“门客”概念,广义而言几乎涵盖了中国古代的各个阶级、阶层出身的人,除了生来就注定高踞天下至尊宝座的那一个。因为在李著的定义中,“门客”的人生目标是求富贵、取尊荣、建不朽之功业,他们的路径是通过依附某个主子,将自身“工具化”,达成豢养与被豢养的关系。“至圣先师”孔夫子亦不免时时露出门客相。他并不讳言自己“三日无君”便惶惶不安的焦虑,乃至奔波于列国被人嘲笑为丧家之犬。陈涉躬耕垄亩,素有鸿鹄之志,揭竿而起时鼓动跟从者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项羽、刘邦见秦始皇出巡仪仗,叹“大丈夫当如是”,有“取而代”之心;但他们举事之初,都必得充当“门客”(客将),陈涉以公子扶苏和项燕的名义起兵,项羽、刘邦扯起楚怀王的旗号。他们是自觉将自己摆在门下客位的。当然,这并不妨碍他们羽翼丰满时反客为主,夺取最高权力。楚公子春申君的门客李园、秦朝大太监赵高,就是以阴谋手段反客为主的成功范例。

李臖平的“门客”概念与王学泰的“游民”有更多的相通之处。他们都是游荡于社会边缘的人,总在寻找自己的归属,只不过“门客”寻求的是体制内显赫的门庭,而游民则可能上梁山“替天行道”或入伙丐帮、青红帮。王学泰说游民的主要来源是破产的农民,农业社会有几人身上流淌的不是农民的血液呢?诸葛亮从山东避乱到南阳,躬耕于隆中,显然是农民,虽因家底殷实尚可“草堂春睡迟”,醒来研究天下大势,但说他是“游民”也不算诬枉吧。至于明太祖朱元璋,那是典型的破产农民——游民了。王学泰所说的“从流民到城市游民”,显然包括冯谖之类门客。他所说的游民知识分子与游士其实是二而一的。魏征、吴用、刘伯温之类人物即其代表,他们乃苏秦、张仪、范雎、蔡泽等先秦门客之苗裔。顺便提到,王学泰与李臖平的专业都是文学研究。王学泰从对《三国演义》、《水浒》等通俗小说的社会学解读入手,揭示了游民文化对中国社会的渗透。李臖平则从“致用”文艺观(“文以载道”,“成人伦、助教化”)的探源破题,上溯到春秋战国时的门客文化,进行爬梳归纳。二人创设的概念“游民文化”与“门客文化”,显然远远溢出了文艺学的范畴。

李臖平将研究范围的下限设定在西汉末年。这样一来,对门客文化流变的叙述自然不可能是完整的,但对我们认识门客文化的精义已经足够。因为秦汉之际“是政治上的中央集权制和学术上致用观念的形成、稳固、定型时期”(李著《导论》)。自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降,“门客”的社会地位与求取富贵尊荣的门径基本上就定型了。

余英时是从“势”与“道”之争的胜负格局来解释这个现象的。他所说的“势”即现实的势力、政治权威,即对国家的统治权、对社会资源的支配权;而“道”,不论是古代礼乐所表征的具有宗教意味的“天道”,还是儒家看重的以“仁”为核心的“人道”以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人伦纲常,都是一种精神文化力量。“势”与“道”二者都是建构政治社会秩序所必需的。在各国争霸的局面下,王侯更需要“道”

对他们的“势”加以精神支持,以使他们师出有名,使他们的政权具有某种合法性。但实现天下“大一统”之后,“以道自任”的知识分子已根本不可能与帝王的“势”分庭抗礼。古代知识分子的“道”是无形的,除了个人人格之外别无保证。于是,在专制集权社会,“以孤独而微不足道的个人面对着巨大而有组织的权势,孟子所担心的‘枉道以从势’的情况是很容易发生的,而且事实上也常常发生,汉代公孙弘的‘曲学阿世’便是最著名的例子”(余著《中国知识分子的古代传统》)。

后世虽有不甘心者,如明末吕坤说,“天地间惟理与势为最尊。虽然,理又尊之尊也。庙堂之上言理,则天子不得以势相夺……”这只是不绝如缕的先秦遗响,更多的是“人主未命而唯唯,未使而诺诺”之辈:“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的假隐士和“被服儒雅,行若狗彘”

的伪道学满坑满谷。先秦时代,鼓吹“道”尊于“势”,孔氏门徒说只有他们的老师才配为“天子”,荀卿弟子直截了当宣称他们的先生“宜为帝王”,这种言辞,在后世出口是大逆不道要诛九族的。韩愈以“道统”继承人自居,余英时称他是唐代代表社会良心的知识分子之一,却要高颂“天王圣明,臣罪当诛”。不是他的骨头太软,时移“势”异,不得不然也。

李臖平则将“势”与“道”的力量演变,以中央集权制朝廷建立前后为界,概括为“主二客一”(一客多主)和“主一客二”(多客一主)两种模式。在前一种模式下,门客在列国王侯贵人间奔走,选取门庭投靠,朝秦暮楚不以为耻,晋材楚用反成佳话,“良禽择木而栖”、“合则留,不合则去”乃理所当然。如果说《战国策》一书,是谋臣策士纵横家自炫身价的演说辞和故事集,有王婆卖瓜之嫌;那么,李斯的《谏逐客书》,则列举秦国历史上的人物,言之凿凿地证明了门客对秦国由弱变强的重大贡献以及实现“跨海内、制诸侯”战略目标的不可替代性。

既然在列国激烈的竞争中,得才者胜,失才则亡,作为人材的门客自然就有了与主子讨价还价的资本与资格。于是,有孟子称病不肯先去朝谒齐王,有颜斤蜀上殿不肯趋前,而敢于对忿然作色的齐王直言“士贵耳,王者不贵!”在一客多主的大背景下,门客为自高身价,往往要求主子给予特殊的甚至与主子“平等”的待遇。冯谖在孟尝君门下先为“食无鱼”,继为“出无车”,后为老母无人赡养三次弹剑而歌。

在先秦群雄争霸时代,有些门客不仅要求主子给予较高的物质待遇,甚至追求与主子建立精神上的“知己”关系。得到“国士无双”的尊重,这才肯为之效忠卖命。豫让曾在范氏、中行氏门下为客,不为他们的灭亡报仇,却以漆身吞炭等方法易容为智伯行刺赵襄子,道出了“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的千古名言。曹沫、荆轲也是这样的门客,他们的主子都有一副礼贤下士重视人材的面孔。

但中央集权制建立、四海归一之后,门客别无选择,就只能争相讨好一个主子了。没有了选择自由的门客,便失落了相对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精神(李著称之为“雄豪精神”),再也矜持不起来。孟子说“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而后世的游士门客服膺的人生信条却是“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他们将“力比多”投向对皇权的绝对认同与服从,由争宠而引发的只能是“门客”之间日益激烈的倾轧。自知不配或不可能“货与帝王家”的,就成了贾府中的清客篾片詹光(沾光)、卜世仁(不是人)之流。

先秦门客的流品芜杂,既有破落的贵族子弟,也有不甘于贫贱的底层游民。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在礼崩乐坏的“乱世”中追求自身价值的实观。他们渴望建功立业,像孔夫子一样“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哪怕付出生命的代价,也愿以极端行为惊世骇俗而名垂青史。他们有些人毫无原则,如苏秦、张仪、商鞅,哪一套能获得人主的青睐便使出那一套(这自然也可以说是一种“原则”);如豫让之为“小人”智伯(司马迁语)复仇,谁重视我,我就为他卖命。有些人毫无人性,如为求将位而杀死齐籍妻子以取信鲁国的吴起,如为伪装得罪出走而杀死老婆孩子的要离,出于妒忌害死同学韩非子的李斯。有些人则比变色龙还要狡诈,如为刘邦制订朝仪,使他“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的叔孙通;如为诈骗钱财引诱秦始皇寻求长生不老药,引来“焚书坑儒”之祸的方士徐市、卢生。门客之中也有高蹈者,如“义不帝秦”的鲁仲连,以死报“知己”别无所求的侯嬴,洞明世道人心不恋权位的张良等等。但这样的高士与智者在门客中是凤毛麟角,对于门客文化则是异数。

门客文化中的主客关系说到底是主奴关系,这是由他们的豢养与被豢养地位决定的。这种依附性决定了门客的工具性。所谓“知己”关系不过是一种假相。李贽与公安袁氏兄弟的对话一语破的:主子解衣推食,不过是诱你为他做奴才而已。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惺惺作态,不就要他感知遇之恩,为刘氏父子“鞠躬尽瘁死而后己”吗?屈原早就意识到了主客关系的真谛,在辞赋中将自己比作“美人”。男权时代,女人再美、地位再高,也不过如主人的衣服而已,不想穿了就可以扔到垃圾堆里,哪来什么精神平等可言?

李著以“致用”二字来概括秦汉(及此后各代)的文艺观,并溯源到春秋战国的门客文化,犀利地揭示了中国文化为世俗、为政治、为权势者服务的本质。他的结论与余英时的《中国知识分子论》不谋而合,但“门客”二字更加鲜明地表露了这种世俗性和依附性。这种眼睛向“上”攀附权势的文化,从大的层面讲,只讲“善”(礼义道德纲常秩序),鄙视真(追求宇宙真知,发展科学技术),忽略美(纯粹的非功利的审美愉悦),极大地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从低一些层面讲,大家追求出将入相的权势,不择手段地邀宠固位互相倾轧,争入帝王彀中极大地虚耗了聪明才智,败坏了道德情操。这种门客文化的遗毒,可谓源远流长,即使在今天,依然可见其影子,需要我们下大功夫认真清理。李著可以说是这方面的拓荒之作吧?

参考资料:《春秋战国门客文化与秦汉致用文艺观》李臖平著

揭穿“寡妇年”谎言及其他 2005-8-16阅读次数:22次

近年来,迷信活动十分猖獗,大有卷土重来之势,如果任其发展,必将严重影响四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严重阻碍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

从“寡妇年”说开去

从2004年底到2005年初,一股突击结婚的狂潮席卷全国,在许多大中城市都出现了登记结婚排队的现象,特别是江南的城市,如我们苏州市,据《姑苏晚报》记者杨基宁报道,仅金阊区婚姻登记处,2005年元旦前后,每天前来办理婚姻登记的人数达几十对,是平时的好几倍。为什么这么多青年男女挤在这段时间结婚呢?其原因竟然是一个听来十分荒诞的传言,说是“鸡年无立春,是‘寡妇年’,不宜结婚。”原来2005年春节是2月9日,而立春却在春节来到之前的2月4日,这样一来,鸡年就没有立春,俗称“寡年”,有人就说是“寡妇年”。

笔者活在这个世上也有65个年头了,但还第一次听到“寡妇年”的说法,感到非常惊奇。笔者没有去考究历史,也许过去曾经有过这种说法,但由于它迷信色彩很浓,很荒唐,后来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逐渐销声匿迹了,这次却又沉渣泛起;更可能是那些所谓的“风水先生”、“占卜大师”、“星相学家”看到“今年无春(立春)”,有机可乘,放出谣言,想给迷信活动制造气氛,张扬声势,以便混水摸鱼。

“寡妇年”谎言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制造混乱。由于大家都想赶在猴年的最后一班车结婚,拥挤、紧张的程度可想而知。要登记领证,要预订婚宴,要通知亲友,要布置婚房,要置办嫁妆,要拍婚纱照……,一时间,酒店饭庄、婚纱影楼、化妆美容,但凡涉及婚庆服务业的所有商家全线吃紧,这必然会引发一些矛盾。有些登记结婚的新人为突击结婚带来这么多的烦恼而产生磨擦,发生争吵,甚至有一对刚领结婚证的小俩口一出婚姻登记处的门就互相埋怨起来了。这都是“寡妇年”的谣传惹的祸。“寡妇年”荒言引发的仓促结婚还可能带来婚姻不稳定的隐患。据山西省侯马县民事法庭的一项调查显示:1995年该庭受理的离婚案件44起,占民事纠纷案的半数以上,这些离婚案中有一半属非法婚姻,造成这些非法婚姻的原因,就是当地前两年流传“寡妇年”的谣言,于是很多人轻视法律,争相提前结婚,不够法定年龄的就偷着结婚,还有的托关系、走后门骗取结婚证书。谁知他们逃过了“寡妇年”,时隔一年有的就走上法庭闹起离婚来,结果又成了孤男寡女,尝到了苦果。

说起这类事情,还有挤着生“猴宝宝”的情况。2004年的阴历年是猴年,2003年的阴历年是羊年,社会上流传一种说法,羊年不吉利,属羊的人命运不济,于是羊年出生的孩子骤减,都挤到猴年来生猴宝宝,使得猴年出生的婴儿要比往年多许多,这不仅使猴年产房异常拥挤,还会给日后“猴宝宝”们入托、求学乃至于就业都带来“拥挤”,产生人为的矛盾。我还听到一个故事,引人发笑:有一个大龄青年,东渡日本留学归来,由于为完成学业等多种原因,耽误了婚姻大事。他母亲为此十分着急,托亲朋好友为其儿子介绍对象。好不容易有人帮忙物色到一位品貌俱佳、年龄也还般配的女工程师,就赶紧联系第一次见面,但再仔细一打听,说是女方属羊,而男方属虎,命中相克,不宜结婚,一桩在别人看来可能是很好的姻缘就因为属相问题,未等见面就告吹了,真是可惜!我们只能哀叹一声:没有缘份,也就罢了。但四川省大竹县中和乡农民李某听信算命先生生肖相克的一派胡言,竟然残害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其行径就不是让人叹息,而是令人发指了。

一天,李某见一个算命先生给别人算命,说得神乎其神,便也心动,凑上去请算命先生给自己算算。算命先生装模作样地看过李某的面相,故作惊讶地说:“你是一位贵人,有当大官的福相,只是现在机遇不济,虎落平川,不久将会发达。”接着又问了李某和他儿子的生肖属相,皱起眉头说:“你的八字不佳,你属兔,你儿子属虎,虎要吃兔,属相相克,不是你死就是他死,不久你家要出人命。”李某听后一喜一惊,深信不疑,对11岁的儿子顿生恶念,决心整死这只拦路“虎”。此后,他处处蓄念虐待儿子,找碴把儿子往死里打,终于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把儿子打成重伤后,拖出门外,让其活活冻死,结果自己不仅当官不成,反而沦为阶下囚。

现在,这类迷信的说法比比皆是,许多带有迷信色彩的活动大有借着“文化”、“科学”的伪装卷土重来之势。什么“风水学”呀,“星相学”呀,“命运预测学”呀,“电脑算命”呀,“预测命运网站”呀,大行其道,有的甚至打出“咨询公司”的旗号,堂而皇之地在社会上公开行骗,竟然吸引了不少信男善女,生意兴隆。《姑苏晚报》的一篇报道载,2004年底该报发表了题为《建筑风水苏州渐热》的文章,报社的本意是希望大家能够以科学的态度看待“风水学”的复兴,可没有料到文章登出后,每天都有好几个电话打到报社,打听所谓的“咨询公司”的联系电话。甚至有个读者在电话里直截了当地说:“我母亲卧病在床,怀疑是房子的风水不好,能不能请你们把咨询公司的电话告诉我”。你看,老母生病不是先去医院看医生,倒千方百计打探风水先生看风水,这位信徒有多痴迷。

现在讲究风水的人越来越多。据一位风水师说,在苏州如今10个买别墅的人5个会请风水师看看,越有钱越讲风水。据一家房地产公司的公关人士说,开发一个楼盘,先要请风水先生看风水已是公开的秘密,还有不少购房者也要自带风水师来看楼盘。

除了风水,还有起名,也要请“咨询公司”的周易预测学大师。一位记者为了了解这种咨询公司的情况。根据知情人提供的电话号码,以为孩子起名字为由,打电话过去联系,一位“大师”就对记者解释说,给人起名字大有讲究,要根据本人的生辰八字,分析阴阳盛衰,才能取一个合适的名字,这个名字将决定这个人一生的命运,多么玄乎。这位“大师”还说,取名是根据“周易”的理论进行的,言下之意,学问大矣。当记者问及取名如何收费时,大师说:“给孩子起名字200元起价。”又问:“能不能便宜点?”回答说:“我现在生意很忙,你过两天再打电话吧。”“大师”说罢就把电话挂了,可谓牛气冲天。

再有一个,就是时下烧香拜佛十分盛行。全国各地的庙宇,香火都十分兴旺。特别是一些贫困地区,没有钱修学校,却有钱建寺庙。更令人难以想象的是,在烧香拜佛的人流中,还不乏党员干部,甚至还有贪官以公款求神许愿的。2005年春节即将来临之际,又爆出新闻,说北京市郊的名刹潭柘寺春节“头炷香”的进香权竟被当作热门商品拍卖,一时竞拍的人趋之若鹜,最后一位神秘的男子以6.6万的高价将其拍走。与此同时,戒台寺也将“头炷香”的进香权和梵钟的“首撞权”以4.2万元和5万元价格被企业买走。一时间不少寺庙也跃跃欲试,想跟而效仿,引起了舆论的争议。

在这种迷信之风盛行之时,更令人担忧是孩子。苏州市区一所重点中学的一位王姓女生,成绩一向优秀,但在最近一次考试的前夕却提出要求缓考的申请,理由十分怪诞,说是这次考试日期正是她的“霉日”,肯定考不好,没法向家长交代。这样的理由老师当然不会同意。

事后该女生竟对采访她的记者说:“你别不信,那天我特倒霉,考试就别提了,因为那天是双子座最霉的一天,否则我也不会要求缓考了。”她还告诉记者,她的幸运数字是5,考试动笔之前先看手表,如果时间刚好指“5”,自己就能考好;如果不是“5”,那就扭过头去待会儿再看表,看到指“5”才能动笔。“那次倒霉的考试,我左看右看就是等不来‘5’,半个小时去了,还没有看到‘5’,就知道完了”小王一脸沮丧。你能想象一位14岁的花季少女居然会如此迷信吗?她的迷信思想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原来学校对面一家小店里充斥着卡通形式的关于星座的书,这种书就是针对青少年群体的,很畅销,小王就是看这种书中下的毒。

无独有偶,据无锡市一家报纸2005年1月18日的一篇文章所载:于女士最近发现上初二的女儿学习十分放松,临近期末考试,反而不再看书,还自信地表示:肯定是班里前3名。耐人寻味的是,女儿的所谓好成绩的预测,竟是从一家叫“校园风水”的网站占卜而来的。据查,这家“校园风水”网站的内容颇丰,且占卜类别十分详尽。如果你要预测“期末考试成绩”,它可以分别对考试当天起床时间、闹钟摆放位置、颜色的使用、笔的选择等方面进行“嘱咐”,显示出什么情况下成绩好,什么情况下成绩差等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占卜结果。

据该网站显示,注册人数超过16 000人。更让人吃惊的是,这类占卜网站数量很多。有人在“GOOGLE搜索网站”上输入“占卜”一词,1秒钟之内就找到成千上万个这样的网站,什么“麻衣神相”、“批八字”、“十二星座解说”、“看手相”……真是一应俱全,有些网站还提供各种算命软件下载。现在,“网上算命”、“电脑算命”之类的事物很时兴,它们以高科技的面目出现,十分吸引人,特别是青少年,长期接触这类迷信信息,就会逐渐接受,进而深信不疑,危害极大。

2004年,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就“科学素养”对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大中小学生做了全面调查,其中对于“算命是否科学”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竟有46.7%的学生认为算命是科学的。还有一份以北京初高中学生为对象的调查报告显示,100个中学生中就有40个相信互联网星座占卜等“高科技迷信”。面对这一触目惊心的结果,我们每个人将作何感想呢?

一些迷信的说法是否也有道理?

迷信自古就有,流传至今。最早,迷信是人类处于愚昧无知的状况下,对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难以做出合理解释的产物。因此,愚昧无知是迷信肥沃的土壤,滋生的温床。现在,我们有些人之所以被迷信所蛊惑,受骗上当,缺乏知识,特别是缺乏科技知识是第一个原因。

就拿“寡妇年”的谣言来说吧,阴历2005年的鸡年无立春,这很正常,是由于阴历(又称农历)与阳历(又称公历)的差异引起的。懂得历法知识的人都知,“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24个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所创造的集天文、气候季节、农业生产活动于一体的独特历法。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们的先人就已经测定出日影的长短,从而确定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的时间,经过不断演进和补充,到了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就完成了历法改革,制定出太初历,一直沿用至今,那时就已经有与现代完全相同的24个节气了。不过,我们现在是根据阳历来定24个节气的时间的,是根据地球在环绕太阳运行的轨道上所处的位置来划分的。地球绕太阳1周为360度,计365天,以春分为0度,以后每隔15度为1个节气,也即每隔15.2天为1个节气。因此,按阳历来划分节气,每月有两个,其日期基本上是固定的。例如立春,2004年是2月4日,2005年也是2月4日,2006年还是2月4日。但阴历则不同,因为阴历是按照月亮的盈亏来确定的

,其盈亏的周期,也即月球绕地球1周的时间为1个月,而月球绕地球1周只有29.5天,因此阴历小月为29天,大月为30天,1年12个月就比阳历要少十几天,两年下来要少近1个月的时间,因此阴历每二三年就要增加1个闰月(阴历甲申2004年就有一个闰二月),才能符合地球绕太阳1周365天的周期规律。这样一来,阴历节气的日期就不是固定的,同样,春节(正月初一)也不是固定的,对应于阳历,正月初一最早可在1月21日(阴历甲申2004年的春节是1月22日),最迟可在2月20日(阴历丙子1996年的春节为2月19日),相差30天,当然就会有半数的年份正月初一在立春(2月4日)之后,据笔者从1987年至2005年最近这个19年周期统计,春节(正月初一)在立春之后的竟高达11次之多,很是平常,不足为怪,这和“寡妇年”有何相干呢?在这11次“无春”之年结婚的何止成千上万,现在不是很正常吗?没有听说都成了寡妇的,“寡妇年”的说法纯粹是无稽之谈。这里值得我们考虑的倒是另一个问题:阴历历法毕竟是2000多年前制定的,不合理、不完善是可以理解的,因此天文历法专家正在酝酿“历法改革”。

当然,真正相信“寡妇年”说法的人是极少数。但有相当多的人是所谓“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半信半疑的准信徒。他们认为,婚姻是人生大事,要图个吉利,碰上“寡妇年”之类的说法让人腻味,使人心里犯嘀咕,会给婚事蒙上阴影,还是躲开为好。其实,这就是迷信致胜的一招:心理战,让你在将信将疑、犹犹豫豫、嘀嘀咕咕之中上了它的圈套。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要有坚定信念,彻底与迷信决裂,不受其任何干扰和影响。再者说,人生在世,不如意的事、不如意的说法比比皆是,不必在意。俗话说:“听蝼蛄叫,还能不种地?”还有一句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我们要以健康的心态去面对那些迷信的说法,以更为积极的心态去化解那些骗人的谎言。2005年是一个非常美好的一年,是第10个五年计划完成之年,是实现全面小康关键的一年。对我们江苏、苏州而言,是率先实现高水平全面小康决胜的一年,肯定会捷报频传,喜事连连,好事多多。假如你原来打算要结婚,那你还犹豫什么呢?让“寡妇年”见鬼去吧!

至于十二生肖,也称十二属相,其来历与古代人们对动物的崇拜有关。后来,被古代术数家所利用,拿12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子为鼠,丑为牛,寅为虎,卯为兔,辰为龙,巳为蛇,午为马,未为羊,申为猴,酉为鸡,戌为狗,亥为猪。所谓术数家,是专指搞星占、卜筮、六壬、奇门遁甲、命相、斥字、起课、谌舆等各种迷信活动的专家,他们将生肖涂上一层浓重的迷信色彩。术数家认为,生肖就是指人生下来的那年属什么动物就像什么动物,比如子年生的肖鼠,就可能生性可疑好动,胆小警觉,类似于鼠的性格,这完全是一派牵强附会的胡诌。实际上地支又称十二支,古代人将其与干支相配成甲子、乙丑、丙寅……等,共60组,通称“六十甲子”,用以表示年、月、日和时的次序,这和人的性格、命运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我们怎能相信属相定命、属相相克的胡言乱语呢?

还有风水,照理说它不是一点道理也没有。建造房屋,修筑墓穴,对地形、水脉、环境作必要的选择无可厚非,但把人的命运归结到风水上,则是十分荒谬的。毛泽东同志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文中就曾对风水迷信作过有力的批驳:“信八字望走好运,信风水望坟山贯气。今年几个月光景,土豪劣绅贪官污吏一齐倒台了。难道这几个月以前土豪劣绅贪官污吏还大家走好运,大家坟山都贯气,这几个月忽然大家走坏运,坟山也一齐不贯气了么?”其实,无论是算命、占卜、相面,还是风水、求签、测字,现在都已成为一些江湖术士行骗赚钱的勾当。他们往往凭藉故作神秘的所谓专业知识,套、蒙、哄、诈的一套行业手法,以及三寸不烂之舌的看家本领,模棱两可、自圆其说的答案,再加上多少有点心理学的合理成分,往往会使人感到似乎有点道理,甚至有时能达到比较准确的奇特效果。实际上这没有什么可奇怪的,因为算命之类的答案不少是非此即彼二中选一的结果,本身就有50%的几率,

再加上察言观色说好话,摆迷魂阵做手脚,投其所好心理战之类的骗术,猜中的机会就会进一步提高。笔者在20世纪50年前期读高中时,为了揭示算命的骗人真相,就曾在家乡向乡亲们依照算命先生的伎俩,显示过算命先生骗人的招数,果然也能说得头头是道,使听众感到很惊讶,其实这里没有什么高深莫测的学问,说穿了很简单,迷信的骗人之道,很重要的一点是利用了一般老百姓的善良之心。如被算命先生说准了的事会一传十、十传百,讲得神乎其神,不少人信以为真,算命先生说错了的,一般老百姓也不会较真,加之算命先生很会圆场补救,也就不了了之。实际上,算命高手不攻自破的例子举不胜举,人们也就麻木了。在1999年来临之前的几年,“1999年是世界末日”的大预言一时被吵得火热,还真搞得有些信徒要寻死觅活的,结果又怎么样呢?1997年的岁末,台湾知名星相作家、电视广播星相命理节目主持人陈靖怡因感情纠葛,被已婚男友杀害在自己家里,擅卜者不能预知自身的杀身之祸,一时间使迷信的信徒一片哗然,也很快成为传遍世界的笑柄。一个更为简单而明白的例子是:有一个人听算命先生讲完后就扬长而去,算命先生急得直喊:“喂,你怎么不给钱就

走啊?”那人说:“你不是挺神的吗?怎么没有算出我不想给钱呢?我身上一分钱也没有!”周围的人听了哈哈大笑。

《水浒传》中的人物描写众多,比如梁山好汉108将、盖天王晁盖、以及反面人物潘金莲、西门庆等。但纵览该书,其描写较多的主要人物有:

【1】,天魁星呼保义宋江

人物简介:宋江原为山东郓城县一刀笔小吏,字公明,绰号呼保义。面目黝黑,身材矮小,平素为人仗义,挥金如土,好结交朋友,以及时雨而天下闻名。因晁盖等黄泥冈劫生辰纲事发,宋江把官军追捕的消息告知晁盖。及晁盖等上梁山后,遣刘唐送来书信(招文袋)及五十两黄金酬谢。

【2】,晁盖;绰号:托塔天王

性格特点:仗义疏财,专爱结交天下好汉。虚怀若谷,耿直真诚;重情重义,刚正不阿。主要事迹:攻打曾头市人物简介:郓城县东溪村人,东溪村保正,本乡富户,人称托塔天王。七星入伙智取生辰纲后投梁山入伙。林冲火并白衣秀士王伦后为梁山寨主。后打曾头市中毒箭身亡。

【3】,天机星智多星吴用

人物简介:平生机巧聪明,曾读万卷经书。使两条铜链。吴用为晁盖献计,智取生辰纲,用药酒麻倒了青面兽杨志,夺了北京大名府梁中书送给蔡太师庆贺生辰的十万贯金银珠宝。

【4】,时迁‘’绰号:鼓上蚤

简介:高唐州人,流落蓟州,做飞檐走壁、跳篱骗马的勾当,吃了官司为杨雄所救。三打祝家庄后上梁山入伙,为山寨军中走报机密步军四头领之一。

【5】,天雄星豹子头林冲

人物简介:东京人。生性耿直,爱交好汉。武艺高强,惯使丈八蛇矛。在梁山泊英雄中排行第六,马军五虎将中第二员,初充太尉府八十万禁军教头。因他的妻子被高俅儿子高衙内调戏,自己又被高俅陷害,在发配沧州时,幸亏鲁智深在野猪林相救,才保住性命。被发配沧州牢城看守天王堂草料场时,又遭高俅心腹陆谦放火暗算。

扩展资料:

全书通过描写梁山好汉反抗欺压、水泊梁山壮大和投降朝廷以及投降朝廷后镇压田虎,王庆,方腊等各路反抗宋朝政府的政治势力,最终走向悲惨失败的宏大故事,艺术地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宋江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水浒传》问世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了后世中国小说创作的典范。明清两朝,出现了多个版本的《水浒传》续作,另有很多小说、戏剧等以《水浒传》中的故事为素材,比如明朝的世情小说《金瓶梅》就是从《水浒传》中武松杀嫂的情节发展而来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水浒传

四大名著中的4条成人世界真相

联系我们

Q Q: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