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袁世凯打破家族魔咒,请来算命先生预测,为何大吃一惊史铁生我与地坛读后感当时,袁世凯家族中的男性几乎都是不到六十岁便去世了,袁世凯认为这是上天的诅咒,为了知道自己还剩下多少寿命,袁世凯便请了算命先生来算命,结果算命先生也表示袁世凯的寿命最多延续到六十岁,令袁世凯十分震惊。
民国时期,当上大总统的袁世凯认为选举制度时间有限,自己也不可能永远掌权,于是便决定趁自己在位时修改宪法,好让自己的“皇帝梦”持续得久一点。当时的选举制度选出来的大总统是有时长限制的,但是袁世凯不愿意把到手的权力让出去,他希望在自己的余生中,都是民国的最高权力者,因此袁世凯便开始迫不及待地修改宪法。而袁世凯之所以十分着急,是因为他的家族有一个魔咒。
袁世凯的曾祖父死于四十岁,祖父死于五十七岁,父亲死于五十一岁,因此袁世凯认为家族有一个“六十岁魔咒”。而袁世凯当总统时已经五十二岁了,这让袁世凯十分害怕,他认为自己说不定哪天就突然离开人世了,所以要在这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自己的“皇帝梦”。袁世凯成功自立为皇帝后,还找了一个算命先生算自己的寿命,结果算完以后,算命先生感到十分恐惧,在袁世凯的强烈要求下,算命先生才吞吞吐吐地表示袁世凯也活不过六十岁,令袁世凯既震惊又害怕。
为了打破这个魔咒,袁世凯决定好好养身体,不仅常常锻炼身体,还喝了大量补药,希望以此延长自己的寿命。与此同时,袁世凯也因为多方反对,不得不取消了帝制。1916年六月六日,患有尿毒症的袁世凯还是没能打破家族的“六十岁魔咒”,在五十六岁的时候去世了。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我整理的史铁生我与地坛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史铁生我与地坛读后感1在生命最灿烂的青春年华,命运却与史铁生开了一个玩笑——失去了双腿。从此,他的生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失去双腿,这种难言的痛苦也许会使有的人放弃生命,从此一阕不振。史铁生,在失去双腿的最初,它与普通人一样,有种对生活的放弃。——“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然而,一座废弃的古园——地坛,改变了他的人生。这篇文章中,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精湛的手法,却用它朴实无华的文字中充满了史铁生真挚的情感,文字中的哲理,深深地吸引读者。
史铁生二十一岁时,失去了双腿,在这个美好的年龄失去双腿,无疑对他来说是五雷轰顶。这惨痛的灾难,对正年少轻狂的他来说,是难以接受的。他变得颓废,变得对生活失去希望。然而,母爱唤醒了他内心深处的希望,史铁生拒绝了死亡。当史铁生在痛苦中煎熬时,他的母亲又何尝不是呢?——“儿子的一切苦难,在母亲那里都是加倍的。”史铁生来到了地坛,一个宁静的地方,在这里,他遇到了一对老夫妇、一个唱歌的青年、女教师、长跑运动员、弱智的女孩……这些人,为他展现了生命的意义,让他领悟了生命的真谛。
在他在地坛中,沉浸在自己的世界时,他的母亲依旧在烦恼,为了儿子的安全,她常常悄悄地去寻找儿子,有时甚至因此而迷了路。史铁生很幸运,正是因为这一个个平凡的人,一件件平凡的事,让他从生活的阴影里走出,重新振作起来。可以说,史铁生的转变,与地坛,和地坛中的一切,是密不可分的。
生命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也是独一无二的东西。没有生命,梦想,成绩,都只是浮云。人生不可能是完美的,其中一定会有无数的挫折,而这些挫折,却不能成为放弃生命的理由。而这些挫折,应该是激励你不断前进的动力,每一次挫折之后,你的灵魂都将得到一次升华,你将变得更加成熟。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正是因为这些挫折,我们才能体会到人生的乐趣。只有经历挫折,才会让我们明白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放弃希望。在残奥会上,有多少残疾人为国争光,他们并没有因为自己的伤残而放弃希望,他们甚至可以超越那些健全的人。霍金,一位伟大的科学奖,他所承受的痛苦是难以想象的,命运将他永远地固定在了轮椅上,但他却并没有因此放弃,他认为:“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考;我有终身追求的理想,有我爱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他并没有退却,还成为了一名伟大的科学家,远远地将那些健全的人甩开,霍金用他的生命铸造了一个神话,完美地诠释了生命的真谛。
失去了才懂得珍惜,但那时,却早已无法后悔。史铁生、霍金连如此惨痛的挫折也能承受,那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去放弃自己的生命?
史铁生我与地坛读后感2拜读了《我与地坛》,起初是一种完成任务的心态,因为儿子说需要我写感想。可是,读着读着,不知不觉就被深深地吸引了,有几处让我不禁为之动容。这些年,整天不知所忙地忙碌着,虽然不能说是爱学习之士,但是经常让自己找到读书的状态。可是,《我与地坛》带给我的震撼已经很久没有过了。
作者的执着与坚强感动着我。虽然失去双腿的他曾经在年少时有过失落与暴躁,但是他日日躲进地坛,去深思,去观察,去体味人生。从不间断,这是多么执着的一种精神,也就是这种精神成就了他。面对残肢,面对挫折,风华正茂的他从彷徨走向沉着,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用艰辛的劳动成就了自身的价值,给世人留下了无数的启迪。做为身体健康的我们,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却经常会因为一些琐事,甚至为了官位而自寻烦恼,相比之下显得如此渺小。母爱的伟大无私震撼着我。
作者的双腿瘫痪给了他痛苦的青春,这注定了他母亲痛苦而短暂的一生。当他年少无知,时,他母亲所承受的痛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她用自己的不动声色,去放纵他、去呵护他,因为他母亲知道未来的路需要他自己去闯。也许作者现在的成就能告慰母亲的在天之灵,可是她短暂一生承受的痛苦在天堂能释怀吗?作为已为人母的我,经常认为自己是一个很称职的母亲,为了孩子的生活学习操劳着,甚至为了儿子可放弃官位与金钱,以为这样自己就很伟大了。但是和作者的母亲相比,我付出的又算得了什么呢?
在我心底,孩子的平安健康快乐地成长是最重要的,可是有时对孩子的缺点不能耐心地引导,对孩子的一些习性不能平和地接受,甚至有时因为孩子考试成绩不好,会暴跳如雷。虽然我的出发点是好的,愿意孩子多学知识,为将来的就业生存打好基础,可是由于方法不对,往往会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影响母子的感情。
不得不承认,作为母亲的我,胸怀还不够宽大,对孩子的付出,没能做到任劳任怨。随着岁月流逝,孩子的长大,我会加强与孩子的平等交流,在平和心态下享受与孩子共同成长的乐趣。作者的博爱感染了我。虽然作者自身残疾,可是对生活的热爱流露于笔尖。如果没有爱,他不会发现地坛的内在;如果没有博爱,他就无法观察数年来地坛的变迁,以及每一位进出地坛人的特点,只有对生活充满热爱,情感升华到博爱的人,才能那么细致地观察一切,精心地记载一切,用美丽的文字描述一切;只有心底有爱的人,他才能感悟出人生的意义,从痛苦境地爬过,走向光明;只有心底有爱的人,他才会如此懂得感恩,知道忏悔,才能勇敢面对自己年轻时犯下的错,才能把一切写出来,让世人得到教育与启迪。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事很多人,不可能事事称心,处处如意,需要我们坚强,需要我们都有一颗平常心,一种平和的心态,学会面对,懂得感恩。记得有句禅语道:当你抱怨自己的鞋不好时,却发现有人竞没有脚。所以不管是已经工作的母亲,还是正在苦读的儿子,都要尽心尽力地去付出,这样才可以拥有无怨无悔的快乐人生。
史铁生我与地坛读后感3《我与地坛》是史铁生一部平和而又富有哲理的散文集,这里面,有他对地坛细致入微的观察,有对母亲深切的怀念,有对芸芸众生的记录,也有对于生死的思考与感悟。“死是一件无须乎着急去做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的事。”在生与死的问题上,他看得比谁都透彻,无须纠结,无须着急。我们无法做到感同身受,却能从他的文字里不断汲取积极向上的力量。不管过去如何,前路如何,试着活下去。
史铁生的身世,相对是比较坎坷的,他生于1951年,1972年双腿瘫痪,1981年患肾病,1998年被确认为尿毒症,20xx年因突发脑溢血去世。上帝仿佛跟他打了个赌,不断地试探着他能不能更坚强地活下去。他自己也说,“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情,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最终他告诉自己,“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件必然会降临的节目。”这些话,饱含着常人所不可及的智慧。生不容辩驳,那就无须纠结;死必会降临,那就无须着急。在生与死面前,上帝绝不会抛弃任何一个人。
我曾经看过这样一个评价,就说以烧水来打比方,普通人可能也会去思考生命,但他们只能烧到五、六十度,顶多到七、八十度,而有那么多缺失性体验的史铁生,把这壶水烧开了,他烧到了一百度。但生死这个问题太大了,也太难以捉摸,感同身受是做不到的,仅靠想象也不可以。可能真的是,唯有真正走到那一步,才会有这样的思考,所谓“不平而鸣”、“发愤著书”,大概也是这样的道理。而我们,只能用自己浅薄的语言来讴歌我们所能看到的史铁生的伟大。
人们喜欢用"向死而生"这个词来形容他,说一个人的身体若无法行走,那他的灵魂一定走得很远。但如果仔细读一读他的文章,看看他的经历,就知道他的每一步都走得很艰难。他只是用很平和很平淡的语言来记录生命,心里却也憋着一股劲,也在心底与生命作着抗争。但命运对于他来说是不公平的。我们不好说他是一个乐观主义者,但他却劝说着自己接受苦难: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每次读到这句话,心里就会“砰”地触动一下。很难从某种意义上对这句话做个阐释,但却总在冥冥之中从中得到一些鼓舞的力量。不是“算了吧”,而是“再拼一把吧”。生命的起点如何,已经摆在面前,我们无法改变,我们能做的,就是“怎么活”。至于要怎么活,需要时间来给出答案,也需要我们自己来给出一个结尾。
曾经看过一个小故事,我以前只把它当做鸡汤文。一位年轻人去找一位老人算命运,老人一一指出他手中的生命线、爱情线、智慧线、命运线,接着让他握紧了手,并问年轻人:你的命运在哪里?年轻人不以自主地回答:我手里握着啊。老人笑而不语,年轻人顿悟而去。以前总把它当做一篇鸡汤文来看,但日复一日,对这个故事的敬佩却越来越多。以后的我们,可能并不会一帆风顺,可能会遇到我们目前想象不到的问题,但是我们可以在短暂的情绪失控后坦然去面对。我们来到这个世上,总有一天是要回去的,在这里的每一天都是赚的,为什么不好好地再活一活,为什么不精彩地过呢?
每读一次,便又获得全新的力量。(刘巧)
史铁生我与地坛读后感4七月,自母亲做完手术后,我便读起史铁生的文章,从《我与地坛》开始,很奇怪,为什么《我与地坛》会成为我的泪点,是对生命意义的崇高敬畏吗?是对经历人生磨难后的坚强感悟吗?或许都不是,应该是心底最不愿触碰的,关于对母亲的愧疚,对母亲独有的超越生死的情怀。
看到先生在文章中不断表达对母亲的追悔莫及,便觉得我与母亲在一起的时光有种压得人喘不过气的紧迫感,看到母亲的无微不至的呵护时。想想现在的母亲在我面前就像一个害怕犯错的孩子一般,与我相处时太过小心翼翼,不禁反思自己的行为给母亲带来怎样的担心、悲伤和心灰意泠。
多年前,读到《秋天的怀念》不以为意。那时,老师点我读课文,读到最后“咱们娘俩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班里调皮的男生哄堂大笑,格外不好意思,现在想来,那时的我们是多么的可笑,现在再次捧起《秋天的怀念》,更多的是难以抑制的潸然泪下。有些书,不是我们读不懂,而是没有相同经历的感同身受,没有曾经悲痛的岁月沉淀,永远都是模棱两可的看看。
有几年的时间,我始终无法从父亲离去的悲痛中走出来,甚至责怪到母亲,为什么当年不给父亲找更好的医院,可能不会有后面的意外。父亲成为我们之间苦大仇深的话题,多年来,我们之间从未谈及过“父亲”这一话题,父亲离去的那些日子,我总会一个人坐在院子里整夜的发呆,或者走在无人的大街上,我一直觉得母亲不知道我的消极,直到,母亲做完手术后,我们促膝而谈,聊起“父亲”这个沉重的话题,她说:“当时她看到我一个人悲痛的走出家门时,害怕我晚上会出去想不开,我一个人行走在街头时,她也曾紧跟我的步伐,却又想办法不让我发现,先生说:“有我车辙的地方,就有母亲的脚印”与我而言是不是:“有我踏过的每一块砖,都留下母亲颤抖的身影”,那时母亲与我相处,总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同时又不想伤及我的倔强。这之后,我才回想妈妈在我每一个伤心的不眠之夜到底经历怎样的担忧,她和我说的时候,我真的哭了,好像心中有什么东西被点燃了一样,火势蔓延,来势汹汹,泪水蒙住双眼。
相比较我而言,最痛苦的应该是她,可她什么都不说,还要承受我的不解和冷漠,就像先生文章中的一句话:“儿子的一切困难,在母亲那里都是加倍的”。人世间最伟大的应该就是母爱,我们都应该懂得亲情。
现在,我觉得我很幸运,我和母亲都从悲伤中熬过来了,手术后,母亲的身体恢复的很好,我开始感恩上苍,我想关于母亲这一情怀,应该可以解释,为什么读先生的文章能产生共鸣的原因,读一段哭一段,一直哭到读完文章,但是先生没有我这么幸运,他比我悲哀。当他第一篇文章发表时,想与母亲分享时,母亲已经不在了,这样卑微的祈求,这一生都无法实现。
其实在先生的《我与地坛》中,不仅仅写母爱,还有夫妻之间的恩爱,社会工作者之间的敬爱,凡此种种,皆以爱的名义,阐述生命的意义,他以温情的文字,教会我爱母亲,教会我坚强,教会我善待生活。涕泗横流应该是小孩子该做的事情,现在长大了,该去做一些有实际意义的事情,说是弥补,不如说是陪伴吧!
史铁生我与地坛读后感5“一个失去差别的世界将是一潭死水,是一块没有感觉没有肥力的沙漠。”读罢《我与地坛》,我能感觉到史铁生以残疾之躯渡过充实人生,其中饱含了他对人生的感悟和对亲情的讴歌。文章字字珠玑,洋溢着作者心灵深处的情感。
“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园中凋零萧瑟的景象出现在史铁生的面前,必定使他联想到了自己的病体残躯,不幸遭遇。中国文人自古以来都有这种感触,杜甫,苏轼……都曾经触景伤怀。而史铁生却从残疾生命里体现了不服输的精神,他坚强的崛起,豁达坦荡。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他看到自己的身影。
他两腿残废后,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当他一天到晚耗在园子里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心中该是多么的难受啊。可是他也看到了满园的草木竞相生长,看到世界自然万物生机勃勃。我相信他心中一定充满了希望。反观我自己呢,经历了几次考试的失败之后,态度消极,仿佛对自己的一切努力都抱着失望的心态。直到这次暑假回家,一天早上我看到爷爷一大早就跑去砍了几根竹子回家。我心里一阵疑惑:都八十几岁的老头了,整天瞎折腾什么呢?下午我出门时,却发现他已用竹子编好了一个鸡笼的底座。爷爷见我出来了,忙擦了擦脸上的汗水,一个劲的冲着我笑。
我不知为何突然脸红起来,忙把头扭过一边去。是啊,我有什么资格接受这纯朴的笑容呢?就因为几次考试分数不理想,迟迟不能从失败中走出来,整天唉声叹气的。我看着自己小腿光滑紧致的皮肤,一个本该阳光向上的少年,却藏着一颗自甘消极的心;而一个年过八十,肌肉松弛的老人,却怀着一颗炽热的心,这多么令人无地自容啊!
“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地,我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涉世未深的人总喜欢新鲜好玩的东西,而尽历风霜的人们却喜欢经历岁月打磨的东西。母爱,就是一场经历打磨愈发温润的玉石。而史铁生的母亲,就像那座地坛,岁月不断的打磨着她,琉璃遭蚀、朱红淡褪、高墙坍圮、雕栏散落……岁月使她的青春褪去,却使老柏愈苍幽,荒滕愈茂盛——这是她对儿子的爱!这样的母亲,融化了史铁生的苦闷和愤怒,让史铁生看到了处处虫鸣的午后,鸟儿归巢的傍晚。而我们的母亲又何尝不见如此呢,承受来自生活的巨大压力,肩负教育子女的重担,还要包容我们的不理解所带给她的痛苦。因此,我们应当庆幸母亲安在,及时行孝。
地坛中既有虫鸣鸟叫,也该有芸芸众生。一对老夫妇,一个唱歌的青年,女教师,长跑运动员的女孩,他们给作者鼓励和感动,而我想在作者心中,无论幸运或者不幸,他们都已得到作者最真挚的祝福了吧。相信作者在这里已找到了生命的意义,并坚强地走了过来。
史铁生我与地坛读后感6《我与地坛》是一部非常难得,值得人反复深思“把玩”的作品,也许是我自身阅读量的不足问题,在中国近代散文史上这是一篇少有的极具充满哲思意味的文章。在作者悲凉而又充满希望的笔调下,写出的不是骚情烂文,而是凌驾于整个人类之上,向我们解答‘人’这一终极命题。
“一座荒芜并不蓑败”的园子,一个活到最犯案的年纪忽地残疾了双腿的年轻人。在野草荒藤茂盛的自在坦荡之际,这个失魂落魄的年轻人摇着轮椅踏进这片荒园,十五年间,日复一日,他每日是存着如何死,如何生这一矛盾体。
《我与地坛》主篇大致可分两个结构:
一、作者对“生”这一复杂问题的思考,以景物描写为主。一草一木间背后影射作者对生命的感悟。“蜂儿如一琐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意见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二、追忆回想表达对母亲到怀念。明暗线穿插交织,挣扎于生死之际的残废青年。愤世叛逆的孩子,两种形象在作者笔下跃然纸上,地坛荒芜并不衰败,母亲:苦难却又坚强。一人一物变化间,早已体现作者对自己未来何去何从的回答,对人生多灾多难的思考。
《我与地坛》整篇文章,共分七节,风格独特,打破了文人创作与作品间固有的距离感,充满自传,自省,自诉的意味。作者的真实身份融入其中,表现自己。在内容上,写景、议论、抒情、叙事也毫无隔阂而言。相互融合,贯通始末。内涵饱满。在这么长的篇幅里,容纳这么多的内容。结构显然是一个关键。全文看似率性而为,不拘泥于技巧。全文章法七节分而列之。难见起深较合。虽无关联,又似镶而嵌之。但全文生气灌注。作者从大局着眼,抓住文章的氛围与情调。文字情深而又思沉。展说大将气度,写得相当洒脱自在,一气呵成,毫无赘言。
在这个浮躁的年代,显有一片静土用来思考,更是匮乏一部作品来让人深思感悟。读史铁生的作品,能在宁静与平淡的伤感间细细体味“生命之重”。最后,就附上书的一段话来作为此篇的结尾吧。
“但是太阳,他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是旭日。当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晖之时。有一天,我也将沉静着走下山去,扶着我的拐杖。那一天,在某一处山洼里,势必会跑上来一个欢蹦的孩子,抱着他的玩具。
当然,那不是我。但是,那不是我吗?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这欲望有怎样一个人间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计。”
史铁生我与地坛读后感7最近读完了史铁生先生的散文集《我与地坛》。
我认为史铁生先生的创作灵感以及他写作道路上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他的病痛。他终年被禁锢在轮椅上,行万里路是做不到了,那就读万卷书;无法使自己的物质世界变得富饶,那就让自己的心灵花园走向美好。他比一般人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让心灵在天地间挟飞仙以遨游,用更深沉的目光去审视世间万物,向另一个世界眺望,在黑夜的宁静中回忆白昼的.喧嚣,在死亡的归途上小酌生命的悲欢离合。
史铁生先生所有的文章肯定都是在轮椅上完成的,但文中的他很少坐在轮椅上,要么是重回儿时重品历史百味,要么是憧憬未来重新生机勃勃。这么说他在生活中好像只是沉浸在过去或不着边际地设计下辈子。比如在《好运设计》中,他把自己设计成了一个在顶尖大学当博士生的卡尔。刘易斯,什么都是完美的。但这篇《好运设计》是他自我点醒的一个过程,因为人是不可能完美的。一个完美的系统肯定会崩坏,学会接纳自己的劣势,这便是病痛教给史铁生先生的。
史铁生先生有两篇相当长的散文是《记忆与印象》以及《记忆与印象2》。这两篇的主要内容基本上是作者脑海中的往事,挑取印象深刻的、有意义的事叙述出来,加以“大小史铁生”的评价,使作者对事物的评价有了多样性,一深刻一浅显,既不呆板,也不生涩,完全是发自肺腑,来自心底。
在《记忆与印象2》的开头,有这么两句话,我觉得值得我去琢磨:“记忆,所以是一个牢笼。印象,是牢笼以外的天空。”我从字典上发现,记忆的意思是“过去的事物保存在脑子里的印象”,这仿佛把印象分成了两个部分,一个是保存在脑子里的,一个是没保存在脑子里的。因为有或有过印象的事物肯定是见过的,见过的肯定是过往的。但字典上对于印象的解释是“感受过、接触过的事物在头脑里留下的迹象”,也就是没留下来的不叫印象。这就有些令人糊涂了。但是稍微抠一下字眼就会发现,在上文中我们解释记忆之后,解释印象之前,对印象的分类中把印象分成了两类,一部分是记忆,另一部分是被遗忘的印象。“被遗忘”并不代表它从来没来过,并且作者也说,它们只是在脑海深处深睡着,抵抗着岁月的风化,之后再突然醒来,变成平凡无奇却令人唏嘘不已的青葱岁月。而作者笔下“牢笼外的天空”,也正是这些人生中的美好岁月。
年少气盛的我们总以为一路的飞奔向太阳才无愧于生命,这没有错,我们也需要那股冲劲。但总会有东西阻挡你,或是一块绊脚石,或是一面看起来无法逾越的高墙。如果短时间内无法翻跃,别不知所措,也别硬碰硬,那就静下心来好好整理整理被风吹乱的衣襟,欣赏一下拂上身的露珠,回望曾洒在你身上的盈盈露珠,用心灵看穿这阴霾。最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睁开眼,又是一条通天大道。
史铁生我与地坛读后感8他携着他的《我与地坛》,出现在我的语文课程中。在刚刚看到文章标题时,还以为又是什么词藻华丽写景类的文章,后来才知道,这样洗尽铅华的文字,是建立在他多舛的命运上的,是他经历风风雨雨之后的心灵独白。
初读,带着不以为然的心理。然而看到他朴实却不乏真情的文字,我在心里开始叹服。“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生命长河,只有时间才是永恒。当他摇着轮椅走进地坛,浸没在夕阳中,恍然想到自己的命运,会是一种哀叹,更是一种沉思。他那样深刻地剖析生与死,思考活着的意义,活着的方式,这些是我们疾走在尘世中的人所无暇顾及的。这也许是让人害怕或绝望的问题,想清楚了却是豁然开朗。正如他因为地坛而感恩于自己的命运,如果我们也这样去想,会不会苦闷的生活中滋生出乐趣,平凡的日子里绽放出奇迹呢?
再读,我也开始思考。随着他眼前的风景与人事。他说,“我来的时候是个孩子,他有那么多孩子气的念头所以才哭着喊着闹着要来,他一来一见到这个世界便立刻成了不要命的情人,而对一个情人来说,不管多么漫长的时光也是稍纵即逝,那时他便明白每一步每一步,其实一步步都是走在回去的路上。”看似我们的生活是在由一点一滴积累至无穷地活着,其实死是早已注定的,这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有些人活的久,但不一定满足;有些人死的早,也未必就不幸福。人生的价值与寿命不成正比,你所期盼的也未必如你所愿。
这使我想到了远方的一个老婆婆,86岁了,身体一直很健康。我与她本不是亲戚,而我母亲称她为奶奶,她帮着外婆照顾孩提时的母亲。几年前,母亲带我去看她,那时候我开始记事了,看到她的生活那般困窘而不愿接受别人的帮助,我的眼泪一发不可收拾。她被儿子儿媳厌弃,自己一个人住在小屋子里,没有地砖没有电器,只有一张床,一个炉灶,一张小桌和一堆茅草。可她依旧是豁达的,我看着她脸上的沟壑,那是八十六年风雨留下的痕迹。她笑的很明朗,虽然有那么一点点无奈;可是我知道,她和史铁生一样,也会在桑榆之时想自己活着的意义,想自己的悲哀与困苦,她也想过放弃,可是她都熬过来了,没有什么比坚强地活着更令人敬仰。然而最近我听闻她得了癌症,且是晚期,也许死亡已向她逼近,可是我坚信,历经风雨后的顽强与坚韧会让她依旧豁达地走完人生。
再回顾自己的生活,烦恼遍地。如果我选择一一拾起,只会更加困惑与迷茫。人生是有限的,我为什么要纠结于让自己难受的事,而不是多想一想以后的美好呢?沧海桑田,没有人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你我会变成什么样子。倾覆或是流离,我们要随遇而安,像史铁生那样,悲伤后,找到自己的方向,重新出发。这些也许现在我们还无法做到,但当我们在这条路上走了很久很久,也许有一天会突然发现,曾经的悲伤不再那么悲伤,曾经的回忆里亦充满了欢乐。一切都是既定的,行走在世上,朝朝夕夕繁华与沧桑入目,是罪孽,亦是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