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星座常识 > 文章页面

小儿推拿(小儿推拿按摩去哪里学比较专业)

传统中医小儿推拿按摩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小儿推拿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拇指八字推项部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小儿推拿八卦连环掌的简介小儿推拿

小儿推拿就是根据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对小儿体表特定穴位或部位进行的推拿,从而达到防病治病、强体保健的目的。

怀化小儿推拿从业资格证哪里有培训

小儿推拿视频

所谓小儿推拿,就是根据小儿的形体、生理、病理以及特定穴位的形态位置等特点,专用于防治小儿某些病证的推拿方法,又称小儿按摩。当宝宝吃不好、睡不香时,推拿是一种很不错的选择,简单易学,对改善小儿厌食、便秘、睡眠不好等有明显的效果。

小儿风热感冒的推拿治疗

小儿推拿护理作用

1、提高小儿机体各项功能

穴位与经络的治疗功能,已被现代临床医学所证实。穴位即为经络上的最重要点,通过刺激穴位,就可以起到调整经络气血、阴阳平衡的作用。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小儿推拿确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同时,还可以保证小儿气血充盈,饮食不偏,食欲旺盛、发育正常等。

2、缓解、解除小儿病痛

如果小儿身体不适,按摩小儿身体的某一部位,通过经络的联系,使其体内相应的脏腑产生相应的生理变化,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小儿推拿治疗范围很广,可以对发热、感冒、咳嗽、哮喘、流口水、腹痛、腹泻、便秘、厌食、营养不良、夜啼、遗尿、近视、小儿肌性斜颈等多种常见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3、未病先防,提高小儿对疾病的抵抗力

小儿推拿对小儿强身防病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未病先防:通过按摩,小儿气血调和,经络通畅、阴阳平衡、正气充足,因此可以起到不得病、少得病的功效。

防病传变:小儿得病后传变较快,易发生危急状态,小儿推拿可以起到预防发病、防止传变以及发生危急病症的作用。

小儿推拿手法

小儿推拿手法技巧和力度要求轻快、柔和、平稳,如果推拿力道轻重无度不但会弄疼孩子,也不会产生好的治疗效果。

目前不少家长也会自学小儿推拿手法为孩子推拿。但小儿推拿手法如何正确地运用、如何选用推拿穴位,针对何种病症应用何种手法都是有讲究的,家长如果没有相关的医学基础难以掌控。比如推拿穴位时,把补和泻两个手法用颠倒了,效果就大相径庭,甚至可能会伤害宝宝的身体。如果家长要学习小儿推拿,可以到正规的、有医疗资质的中医培训机构。

常见部位的小儿推拿手法如下。

1、脾经

位置:(1)拇指螺纹面;(2)拇指桡侧缘。

主治:消化不良、腹泻、呕吐、疳积。

操作:旋推拇指螺面或屈其拇指,沿拇指桡侧缘直推约300次,或直推拇指螺面约300次。

2、胃经

位置:拇指掌面第二节或大鱼肌外侧缘。

主治:腹泻、呕吐。

操作:直推300次。

3、肺经

位置:无名指螺纹面。

主治:胸闷、咳喘。

操作:旋推或向指尖方向直推约200次,或由指尖向上直推100次。

4、小肠

位置:小指尺侧缘。

主治:遗尿、尿赤。

操作:从小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或反之,推50次。

5、六府

位置:前臂尺侧缘(神门到少海)。

主治:发热、汗多、便秘。

操作:直推300次。

6、二人上马

位置:手背侧小指与无名指指关节后陷中。

主治:牙痛、惊、腹痛、脱肛。

操作:掐3—5次,揉30次。

7、虎口

位置:手背侧第一、二掌骨之中,稍偏食指(即合谷穴)。

主治:感冒、牙痛。

操作:拿3—5次。

8、腹

位置:腹部。

主治:腹胀、食积、呕吐、腹泻、疳积。

操作:指摩、掌摩约5—10分钟;沿季肋向外分推。

9、肺俞

位置: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寸。

主治:发热、咳喘。

操作:按、揉50次,或沿肩胛骨内缘自上而下分推30次。

10、龟尾

位置:尾骨端到肛门之间(即长强穴)。

主治:腹泻、脱肛、便秘。

操作:揉、旋推300次,掐3—5次。

小儿推拿治咳嗽吗

咳嗽是小儿疾病常见的症状之一,冬春季节尤为多见。症状主要以咳嗽为主,伴有发热、鼻塞、胸闷气短、干咳少痰或咳嗽痰多、神疲等。咳嗽的治疗除了常用的中西药物疗法外,也可以结合中医小儿推拿疗法来治疗。

1、父母用拇指揉板门(手掌大鱼际部)100次。

2、用拇指罗纹面在小儿掌心内八卦(掌心内劳宫四周)处作旋转运摩,左右手各1分钟。内劳宫位于掌心中,握拳中指端所指处。

3、按揉天突(在喉下方,胸骨切迹上缘正中上0.5寸凹陷中)和膻中(在胸骨上,两乳头连线中)穴各2分钟。

4、分推胸肋:患儿仰卧,大人在其头前,两手拇指相对,其余四指分开,自胸骨顺1~4肋间向外分推至腋中线,操作3分钟。

5、小儿俯卧,大人用拇指按揉肺俞穴(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寸)2分钟。最后沿肩胛骨内侧缘,自上而下左八字式分推,约30次,结束治疗。

上述方法每日一次。在治疗过程中,宜在施术部位用少许爽身粉以防患儿皮肤破损,同时应做好保暖工作。

小儿推拿治退烧吗

如果小儿是因为阴虚发热,可以用推拿方法有效治疗。

阴虚发热表现主要为午后低热,手足心热,心烦易怒,盗汗,食少消瘦,大便干,小便黄。舌红少苔,脉细数,指纹淡紫。

治疗步骤:

1、补脾经:用拇指螺纹面着力,在小儿拇指的螺纹面旋推300次。

2、补肺经用拇指螺纹面着力,在小儿环指螺纹面旋推300次。

3、揉二人上马:用拇指指端揉小儿手背环指与小指掌指关节后凹陷处50次。

4、揉肾顶:用中指指端着力,按揉小儿小指顶端100次。

5、按揉足三里:用拇指指端按揉膝眼下足三里穴50次。

6、推涌泉:用拇指螺纹面着力,自足底涌泉穴推向足趾50次。

小儿推拿注意事项

1、小儿推拿适用对象为9周岁以内的孩子。

2、给小儿推拿时,应选择避风、避强光、噪音小的地方;室内应保持清静、整洁,空气清新、温度适宜。推拿后注意避风,忌食生冷。

3、推拿时家长要保持双手清洁,摘去戒指、手镯等饰物。指甲要常修剪,刚剪过的指甲,一定要用指甲锉锉平。冬季推拿时双手宜暖。

4、小儿过饥或过饱,均不利于按摩疗效的发挥。在小儿哭闹之时,要先安抚好小儿的情绪,再进行推拿。

5、小儿皮肤娇嫩,按摩时切勿抓破小儿皮肤。家庭推拿一般可使用按摩油或爽身粉等介质,以防推拿时皮肤破损。

6、小儿推拿手法的基本要求是:均匀、柔和、轻快、持久。

7、小儿推拿手法的操作顺序:一般先头面,次上肢,再胸腹腰背,最后是下肢;也可先重点,后一般;或先主穴,后配穴。拿、掐、捏、捣等强刺激手法,除急救以外,一般放在最后操作,以免小儿哭闹不安,影响治疗的进行。

8、一般情况下,小儿推拿一次总的时间为10—20分钟。但是由于病情和小儿年龄的不同,在推拿次数和时间上也有一定的差别。年龄大、病情重,推拿次数多,时间相对长。反之,次数少,时间短。一般每日1次,重症每日2次。

9、在施行手法时要注意小儿的体位姿势,原则上以使小儿舒适为宜,并能消除其恐惧感,同时还要便于操作。

10、小儿推拿的禁忌证有:骨折、创伤性出血;皮肤破损、皮肤溃疡;烧伤、烫伤;急性、烈性传染病;癌症及危重病症等。

11、每次给孩子推拿最好只针对一个毛病,如果保健和治疗目的太多、推拿的穴位太杂,会影响最终效果。

12、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小儿推拿治疗前,必须有明确的诊断。如果家长不能肯定,请先送医院就诊。

八卦连环掌的简介

八卦连环掌是一种以掌法变换和行步走转为主的拳术。下面是我为专门您整理好的:八卦连环掌的简介。

八卦连环掌

是一种以掌法变换和行步走转为主的拳术。八卦连环掌由于运动时纵横交错,分为四正四隅八个方位,与"周易"八卦图中的卦象相似,简称"八卦掌"。有些八卦连环掌老拳谱常以卦理解释拳理,以八个卦位代表基本八掌。是中国流传很广的拳种,是武当内家拳三大名拳之一,也是道家养生、健身、防身阴阳掌的一个体现。

八卦连环掌的起源发展

关于八卦连环掌的起源,据考证为清代河北文安县人董海川(约1813~1882)在江南游历时得到道家修炼的启示,结合武术加以整理而成。董海川曾在清朝肃王府作拳师,故八卦连环掌首先在北京一带流传开来,近百年来遍及中国,并传播到国外(如东南亚地区)。

清朝咸丰年间,

董海川于北京传授“八卦连环掌”,简称“八卦掌”。董海川生于清朝嘉庆三年(1797年10月13日),卒于光绪八年(1882年)。原名继德,后改为海川,河北省文安县朱家坞人。自幼好武,云游四方。投名师,访高友,学习了多种拳术,取其精华,整理了一套较完整的拳术套路练法——八卦连环掌。董因为乡里打抱不平,涉嫌命案潜逃至京都肃王府为太监听差。匿迹消声,不露锋芒。府中人皆不知董公为技击家。当时有肃王府护院总管,自荐演武献技于演武庭前。肃王大悦。来宾及府中多人围观,人潮水泄不通。此时肃王唤董公献茶,由于观众拥挤,董公难以进入。他于情急之下,一手托盘,一手提壶,纵身跃过人墙,送茶至肃王面前,为客献茶。肃王大惊,问道:“你也精通武艺?”答曰:“略知一二”。肃王下令叫董老先师当场表演。先师从容献艺,只见他左翻右转,步法敏捷,掌法神出鬼没而多变。身体左旋右转,时高时低,身起时高一丈,身落时如鹞子钻林,行云流水,滔滔不绝。观众见状,目瞪口呆,鸦雀无声。正在此时,先师提气腾空,跃起数尺之高,旋转而下,落地无声。王爷大惊,问道:“此术何名”当时董老先师寻思,此掌乃自己所创,并未定名,情急之下乃定名为“八卦连环掌”。从此八卦连环掌开始见露头角。后来他又根据八卦学说加以整理补充,使之日臻完善,这是后话。当时,肃王又命董公与总管比武,以分高低。不到两个回合,董公一掌将对手打翻在地,对手含羞而走。后来肃王命董老先师为肃王府护院总管。从此,董老先师名声大震,授徒日多。最著名的弟子是尹福和程廷华。董老先师去世后,尹福,程廷华二人对八卦连环掌加以发扬光大,承先启后。遂在清末慈禧年间盛于民间。

八卦连环掌的主要流派

董海川后,在弟子们的努力推动下,八卦连环掌传人辈出,传播甚广。在其发源地北京,八卦连环掌成为很有影响力的武术流派。第二代弟子以后,八卦连环掌开始向河北、山东、天津等周边地区发展,经过几代的努力,现在八卦连环掌已经流传到世界各地,成为很多人选择的武术。第二代宗师,尹福、程廷华、樊志涌、宋长荣、宋永祥、刘凤春、梁振普、史继栋、刘宝贞等,充实完善八卦连环掌技艺,自然贯通,形成不同风格,使八卦连环掌在神州大地上更加丰富多彩。由于董海川的各个弟子都是带艺投师的,董海川因材施教,因此形成了不同风格的八卦连环掌流派。八卦连环掌各个流派支系既有共性特征,又有突出的个性特色。现已形成的主要流派有:尹福所传的尹氏八卦连环掌,程廷华所传的程氏八卦连环掌,史继栋所传的史氏八卦连环掌,樊志涌所传的樊氏八卦连环掌,梁振圃所传的梁氏八卦连环掌,宋长荣、宋永祥所传的宋氏八卦连环掌,刘宝珍所传的刘氏八卦连环掌,还有刘凤春秘传的刘氏八卦连环掌及张占魁所传的形意八卦连环掌等。

樊氏八卦连环掌以“瓦垅掌”为基本掌型,该掌形虎口撑圆,四指并拢微屈,掌指竖立,中指上顶,掌心涵空。步法以“三角步,打四面,踩八方,穿九官”为主,走转圈为辅。走转时为踩步,行走自然,落地生根,变掌换式不讲摆扣步,其拳式紧凑、轻捷灵活。

梁氏八卦连环掌以“龙虎掌”为标准,该掌形拇指外展,虎口撑圆,食指回指眉梢,中指上竖,中指、无名指分开,无名指小指内旋,其形似龙爪,又似虎爪,故称“龙虎掌”。步法抱膝摩胫,如趟似踢,其特点是以正击斜,借力发劲。

宋长荣一派八卦连环掌特别注重下盘功夫,要求运动时前脚起,后脚蹬,掌要与肩齐,掌要握力,步法为“驼形步”。

宋永祥一派八卦连环掌的基本掌法为“荷叶掌”,要求坐手腕,掌心内含,指根外旋,劳宫穴稍内含,手指的第二节后勾,指尖往前探,五指分开,大拇指尖微往里扣,其余四指梢各个距离相隔一厘米。其特点是换掌时要叠步,摆扣均衡,暗掌多于明掌。刘宝珍(贞)的八卦连环掌又称八卦阴阳掌,两臂分前后,后臂抱肩,横卧于胸口前,另一臂微曲肘,四十五度侧前上伸,两肘垂地,后前臂里拧,坐腕,掌形成指尖向上挑的阴掌,前掌坐腕,形成微向上平托阳掌。两掌虎口撑圆,四指分离,掌指尖微扣,掌心内吸,前掌指尖与眉平齐,后掌置于前肘里下侧,后肘对胸口。行步转圆速度较快,变掌换式不讲摆扣步法。

刘凤春一派八卦连环掌。由于刘凤春入门董海川门晚,受董教浅,程廷华强教之,刘凤春长年苦练不辍,功夫深厚,仅单换掌一势就练了三年,所以“翠花刘”的单换掌未逢过敌手。

张占魁的八卦连环掌集形意、八卦、迷踪拳为一体,刚柔相济,身法灵活。掌形为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向上分开竖直,拇指斜向上与食指作八字形,掌心向外,手腕上屈。步法为蹚泥步。

八卦连环掌的功法特点

点是身捷步灵,随走随变,与对方交手时身体起伏拧转,敏捷多变。拳谚说它“形如游龙,视若猿守,坐如虎踞,转似鹰盘”。其基本功以桩步、行步为基础。身型要求顶头竖项,立腰溜臀,松肩垂肘,实腹畅胸,吸胯提裆。步法要求起落平稳,摆扣清楚,虚实分明,行步如蹚泥,前行如坐轿,出脚要摩胫(两脚踝关节相贴而过)。走圈时,内脚直进,外脚内扣,两膝相抱,不可敞裆。身法讲究拧、旋、转、翻,圆活不滞。手型有龙爪掌、牛舌掌两种。主要手法有推、托、带、领、搬、拦、截、扣、捉、拿、勾、打、封、闭、闪、展16法。要求能进能退,能化能生,虚实结合,变化无穷。每掌发出,皆要以腰作轴,周身一体,内外相合,外重手眼身法步,内修心神意气力。八卦连环掌的动作要求顺颈提顶,松肩垂肘,畅胸实腹,立腰溜臀,缩胯合膝,十趾抓地。八卦连环掌以“滚钻争裹,奇正相生,走转拧翻,身随步走,掌随身变,行走如龙,回转若猴,换势似鹰,威猛如虎”;以曲刹直,以动扰静,以静刹动为修炼原则。

八卦连环掌分为“定架子”、“活架子”、“变架子”3步功夫。“定架子”是基础功夫,要求一招一式,规规矩矩,宜慢不宜快,以求姿势正确,桩步牢固,行步平稳;切实做到“入门九要”,即塌(塌腰)、扣(含胸)、提(尾闾上提、谷道内提)、顶(头上顶、舌上顶、手前顶)、裹(裹臂)、松(松肩、沉气)、垂(垂肘)、缩(胯根、肩窝内缩)、起钻落翻(臂内外旋)等要领;切忌挺胸提腹、努气、拙力(称为 3大病)。“活架子”主要练习动作协调配合,使基本要领在走转变换中运用娴熟。“变架子”要求内外统一,意领身随,变换自如,随意穿插,不受拳套节序限制,做到轻如鸿毛,变如闪电,稳如磐石。

八卦连环掌的基本内容是八母掌,也称老八掌,即单换掌、双换掌、顺势掌、背身掌、翻身掌、磨身掌、三穿掌和回身掌。各地流传内容不完全相同,有以狮、鹿、蛇、鹞、龙、熊、凤、猴八形代表的,也有用双撞掌、摇身掌、穿掌、挑掌等作为基本八掌的内容。其中每一掌都可以衍化出很多掌法,素有一掌生八掌、八八六十四掌之说。

八卦连环掌有单练、对练和散打等形式。根据老拳谱记载,八卦连环掌拳系尚有十八趟罗汉手、七十二暗脚、七十二截腿,但目前很少传习。八卦系统所有器械,有刀、枪、剑、戟等,练法仍体现随走随变、械随身走、身随步换、势势相连的特点。另外,还有鸳鸯钺、鸡爪锐、风火轮、判官笔等短小的双器械,这在其他拳种中较为少见。八卦连环掌有利于训练人的柔韧、速度、耐力,对下肢力量的培养尤为突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八卦连环掌被列为中国武术表演和比赛项目。

八卦连环掌的武功介绍

“八卦”最早见于<周易>:“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原指八个方位,即北、南、东、西、西北、西南、东北、东南。八卦连环掌以掌法为主,其基本内容是八掌,合于八卦之数;在行拳时,要求以摆扣步走圆形,将八个方位全都走到,而不像一般拳术那样,或来去一条线,或走四角,所以称为“八卦连环掌”。其实,八卦连环掌与八卦并无什么内在联系。

目前流行的八卦连环掌,又名“游身八卦连环掌”或“龙形八卦连环掌”,为董海川(1796年-1882年)在北京所传。八卦连环掌是一种以掌法变换和行步走转为主的拳术。它将武功与导引吐纳溶为一体,内外兼修。不仅有强身健体之功用,而且能够锻炼攻防搏击的技能,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享誉武林。

八卦连环掌是一种以掌法变换和行步走转(走圈)为主的拳术。也就是,以自己的一个臂长的距离为半径画一个圆,然后沿着这个圆走圈。它将武功与导引吐纳溶为一体,内外兼修。可以强身健体,而且能够锻炼攻防搏击的技能。也有一个例外,有一套六十四式的掌法是在一条直线上打拳。

传统八卦连环掌经许多名师的不断研究,以八卦为理论基础,一圈八步八个掌势,以单换掌为基本掌势,套路非常灵活,并不固定,习练者的不同,套路也不相同,但是现在许多演练的八卦连环掌已不完全按照这个传统了。

八卦连环掌注重身法的灵活性,要求练者在不断走圈中,改变敌我之间的距离及方向,避正击斜,伺机进攻;出手讲究随机应变,发挥掌比拳和勾灵活多变的特性。其手法有推、托、盖、劈、撞、搬、截、拿等。

八卦连环掌的运动特点是:一走、二视、三坐、四翻。这些特点为发展身手的捷径、灵活,特别是下肢的力量提供了必要的锻炼条件。八卦连环掌以“行桩”、“蹚泥步”内功功法为入门基础,以拧翻走转为基本运动形式,以掌法的变化为主要技击手段。内外兼修,强调身心合练,身捷步灵如龙游空,拧翻走转掌法幻变无穷。出手成招,刚柔相济,踢打摔拿溶为一体。拧裹钻翻,避正打斜,围圆打点,循循相生无有穷尽。

八卦连环掌以掌代拳,步走圆形,突破了以拳为主、步走直线的传统拳法,为中国武术开辟了一方新天地。其步法以提、踩、摆、扣为主,左右旋转,绵绵不断。八卦连环掌以走为上,要求意如飘旗,气似云行,滚钻争裹,动静圆撑,刚柔相济,奇正相生。好手行拳,真个是行如游龙,见首不见尾;疾若飘风,见影不见形;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常常能使对手感到头晕眼花。以此应敌,则避实击虚,手打肩撞,皆可以意为之。

八卦连环掌技法以实战为主,同时在强身健体,却病延年上有独特的功效。

八卦连环掌另有对练和散手,器械有刀、剑、棍、鸳鸯钺等,其步法要求与掌法相同。八卦刀又名“八盘刀”,长1.4米,重2公斤,其长度和重量都超过一般的单刀。

八卦连环掌的器械主要有:

春秋刀战身枪连环剑连环纯阳剑连环蟠龙棍五行棒昆仑铲八卦刀

八卦连环掌的功理内容

八卦连环掌的功理很多,主要讲究:

▲(一)八要:

1.三形三势:三形即“行走如龙,动转若猴,换势似鹰”。三势即“步如蹚泥,臂如拧绳,转如磨磨”。

2.三空三合:三空即:“手心涵空,脚心涵空,胸心涵空”。三合即:“意与气合,气上力合,力与意合”。

3.三圆三顶:三圆即“脊背要圆,两膀抱圆,虎口张圆。”三顶即“舌顶腭,头顶天,掌顶前”。

4.三裹三敏:三裹即“气要裹,肩要裹,两肘要裹”。三敏即“心要敏,眼要敏,掌要敏”。

▲(二)九论

“九论”:论身、论肩、论臂、论指、论手肘、论股论足、论谷道、论腿。

1.论身:头正身直,虚灵顶劲,以腰为轴,跨为先锋。

2.论肩:肩宜松,松则肩穴开,气贯全身。

3.论臂:前臂圆则内劲伸出,似曲非曲,似直非直,曲如弓形其力无穷。

4.论指:食指勾眉,中指上指,无名、小指并拢,大指微扣。

5.论手肘:前手向外推,后手向下坠,前肘对准脚跟,后肘对准后脚尖。

6.论股:前股领路,后股坐劲。

7.论足:里足直出,外足微扣,足扣要小,足摆要大,足如趟泥,平起平走。

8.论谷道:股道上提气通督脉,接至任脉,气如丹田,此所谓提肛实腹。

9.论腿:上腿带动跨部,小腿后膝带动踝部。

歌日:十要九论理要明,生花变化妙无穷。

若能悟出此中妙,周身浑圆任意行。

▲(三)八卦连环掌的技法主要讲究:

1.掌型掌法:

掌型有仰掌、俯掌、竖掌、抱掌、穿掌、劈掌、撩掌、挑掌、塌掌、撞掌、掖掌等。

掌法主要有:推托带领,搬扣劈进。穿闪截拦,沾连粘随。削砸劈挎,缠挑刁钻。撩塌掖撞,片探切翻。

2.步型步法:

步型:掰步、扣步、仆步、半马步等。

步法:起落摆扣,进退跟撤,开掰插闪等等。

3.腿型腿法:

两腿形似剪,行步如蹚泥。腿法:摆扣踢曲,兜崩翻踹,劈蹬截切。八卦连环掌有明腿、暗腿之用,但以腿掌齐至,暗腿为主。

4.身型身法:

八卦连环掌身形似游龙,腰如轴立,身法讲究拧裹钻翻,圆活不滞,身随步动,掌随身变,步随掌转,上下协调。周身一动无有不动,拧旋走转似流水,上下翻动如骄龙。

八卦连环掌的技击原则

以掌为法,以走为用,溶踢打摔拿为一体,循循相生无有穷尽。避正就斜,顺势顺劲,虚实莫测,脱身化影。柔则绵里藏针,沾粘随化;刚则冷弹崩炸,迅如闪电惊雷。

八卦练功者从行步入手,内功为基,正形、通气、懂劲、熟技、明变。以八大掌为母掌,演化出不同风格的实用掌法和套路。八卦连环掌的器械种类很多,尤以八卦刀最为著名。

八卦连环掌不但是中国著名的三大内家拳之一,在国内各地广为流传,而且更为国际友人所喜爱而广为传播。

八卦连环掌的掌诀

八卦连环掌,走为先,收即放,去即还,变转虚实步中参。

走如风,站如钉,扣摆转换步法清。腰为纛,气为旗,眼观六路手足先。

行如龙,坐如虎,动似江河静如山。阴阳手,上下翻,沉肩坠肘气归丹。

抱六合,勿散乱,气遍身躯得自然。扣摆步,仔细盘,转换进退在腰间。

脚打七,手打三,手脚齐进莫迟缓。胯打走,肩打撞,委身挤靠暗顶膝。

高不扼,低不拦,迎风接进最为先。数语妙诀掌中要,不用纯功亦枉然。

八卦连环掌的人物介绍

■董海川

八卦连环掌为河北省文安县人董海川所创。董海川生于清嘉庆十八年(公元1812年)逝于光绪九年(公元1882年)。清光绪九年春二月诸弟子于东直门外小牛坊村的坟前立碑纪念,先后建有碑文四座。因“”中遭受破坏,经李子鸣先生等人倡议,八卦连环掌门人共同努力于1980年迁至北京万安公墓,并立碑为记。■尹福

尹福(1840-1909)字德安,号寿鹏,因身长体瘦,人称“瘦尹”。河北省冀县人,幼年来京,居朝阳门(齐化门)吉市口,以卖烧饼油条为业。尹派八卦连环掌其掌法特点是屈腿蹚泥,以自然步走转,步子小,趋于急行,横开斜进,拧翻走转,进退直接,多穿点,动作刚猛,以冷、弹、脆、快、硬见长。重腿法、步眼和腰身,出掌形似牛舌,故名“牛舌掌”。四指并拢,拇指内扣。出手冷脆快,富弹抖力,掌的运用轨迹接近直线,走自然步,趋于急行,以足碾地横开斜进,拧翻走转,进退直接,身行变化简捷明快。

■程廷华

程廷华,(1848-1900)字应芳,河北省深县程村人。自幼入京学徒,艺成后在京崇文门(哈德门)外花市上四条,以制镜为业,江湖人称“眼镜程”投师董公门下,深得八卦连环掌之精奥。程派八卦连环掌其掌法的特点是屈腿淌泥,横开直入,拧翻走转,舒展稳健,劲力沉实,刚柔相济,善摆扣步,以推、托、带、领、搬、扣、劈、进见长,螺旋力层出不穷,拧裹劲变化万千。程氏八卦连环掌以“龙形掌”为基本掌型,该掌形虎口撑圆,拇指外张,四指内抱,食指上顶。掌式的运转曲线圆活,弧度较大,千回百折,形成螺旋,步行屈腿如蹚泥,用摆扣步进行身形转换,多双摆双扣,运作舒展大方,其风格为大开大合。走转拧翻,行云流水,连绵不断,圈中有圈,层层不断,形成了一套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游身八卦连环掌”。程有龙:字海亭,程廷华的长子。自幼在父严格的教育下苦习家传技艺,因聪慧过人,加父之真传,练就一身高深的技击功夫,尤轻功之绝后人莫及。与其较技末闻有胜者。在天津、北京等地设馆收徒。从学者有孙锡堃、马德山、朱文豹、吴俊山.陈泮岭等人;于民国十七年十一月故于天津净业奄内。晚年生活艰难,独居天津净业庵,闭门精研八卦掌。时年正在津经商之河北吴桥人孙锡堃倾资供养并拜在程师门下,勤学苦练数年后得真传。民国二十三年,出《武学秘诀---八卦拳真传》一书,一经问世,轰动一时,多次再版。陈泮岭先生龙形八卦游身掌《前中央国术馆副馆长》(一八九二至一九六七)陈师在台中市农场所传授的八卦,计有:龙形八卦游身掌。简称「八卦掌」。飞龙八卦双剑。简称「八卦剑」。龙形八卦棍。简称「八卦棍」。八卦掌为董海川的再传弟子程海亭先生所传;八卦棍为佟联吉先生所传,佟联吉先生的师承不明;八卦剑,系程或佟所传,尚未述及。但八卦掌、八卦剑、八卦棍三者路子相同,显然是同出于一个系统,而又曾经过整理的。

陈师的八卦,除得程、佟二先生直接传授外,纪德及许禹生先生亦尝加指点。掌、剑、棍,皆为八节。每节左右换式,由简入繁,井井有条,招招连环,节节贯串,为八卦掌的精华,实当之无愧!尤其八卦剑和八卦棍,传习者极少,再不推广流传,就要成为绝学,随时代而湮没了

■史计栋:史派八卦连环掌创始人

字振邦,行六,人皆以史六称之,河北冀县小寨村人。生于清道光十七年(公元一八三七年),卒于宣统元年(公元一九0九年),享年七十三岁。幼拜谭腿名家、当时人称铁腿秦凤仪学武术,锻炼刻苦勤奋,家离师寓约十里,来去途中踢腿不停,凡数年尽得师传。后尹福亦从秦学,二人切磋钻研,相处颇为投机。秦殁后,尹重拜八卦连环掌大师董公海川门下,后史先生知其事,亦投入董公门墙。尹因先入董门为大弟子,马维祺次之,先生添列第三,艺名史立卿。当时董公以拳勇显名于京师。号称“八卦派”,其术变化多端,尤以步法转换莫测奇妙,誉満九城。京师内外,及各地武术专家慕名来访者实繁有徒,然卒未有能出其右者。肃王曾赐匾,题为“大清一人”。史氏八卦连环掌出掌为“钩镰手”,食指、中指二指并拢,虎口撑开,其余二指内抱微屈。步法有蹚泥步和鸡形步两种。讲究五形五势,八字八法,尤善腿法,因此其八卦连环掌步法和腿法更加快捷、巧妙。

■宫宝田

宫宝田,字少滦,于清同治十年(1871)十二月,生于现乳山市马石店镇青山村。十三岁时去北京元亨利堆房(米行)学徒,堆房老板正黄旗龙票,将米专供各王府食用。宫宝田经常往王府送米,得以认识正在王府护院的董海川得意弟子尹福。尹福经多次观察考究,认定宝田是习练八卦连环掌的难得之才,遂领宝田去拜见老师董海川。这是宫宝田第一次拜见师祖董海川,董海川握住他的手上下端详,连声说:“难得,难得!”再三叮嘱尹福着意培养。从此,宫宝田便辞去米行差事,行了拜师礼,做了尹福的徒弟。宫宝田回乡后,广传八卦武技。成名的弟子有上海的王壮飞、广西的姜胜伍、台湾的刘云樵等。 1943年,宫宝田与世长辞,终年72岁,遗体安葬在本村。■杨荣本八卦连环掌第三代传人杨荣本(法号:福源上人)

福源上人,俗姓杨,名荣本,山东掖县海兴庄人氏,生于1873年4月,他诞生于武术世家,祖父、伯父及父亲均擅长武术,以勇名闻于乡里。福源幼年随伯父学武。后入袭太和殿当侍卫,又经人介绍,拜董海川先生的干女婿史计栋为师,苦练八卦连环掌,艺益精进。福源所传东城派八卦连环掌,八卦母掌、八八六十四掌、八卦散推、空手对练、三角步、又有剑、刀、枪、戟、钩、锐等器械。

■孙志君

孙志君先生,八卦连环掌、门人四世,山字代,中国武术八段。原北京市武术协会八卦连环掌研究会第二届委员会副会长、第三届委员会监事长、第四届顾问,现任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委员。生于1933年,原籍河北省深县程家村,和“游身八卦连环掌”(程派八卦连环掌)的启始者程廷华同村。幼年前后拜于刘子扬(程殿华的高徒)、程有生(程廷华之侄、程殿华之子)、程有信(程廷华次子)三位八卦连环掌老师门下。专修程派八卦连环掌,兼习河北形意拳六十多年, 1964年在北京武术冠军赛中,获八卦连环掌及器械两项冠军。1983年在中国传统武术观摩交流大会上获金牌,被评为中国优秀武术运动员。在年过七旬之时2004年又以中国武术运动员的身份在河南郑州首届世界传统武术节竞赛中获八卦连环掌与刀术两枚金牌。

1983年在中国武协主办的传统武术挖掘整理中,被选为当代程派八卦连环掌代表。他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武技以录像和文稿的形式奉献于众。1990年和1992年在中国电子音像出版社和北大音像出版社,先后出版了<中国传统武术>和<八卦连环掌>两套录像带,之后又由北大出版社出版了<程派八卦连环掌>其中内容包括:散手、擒拿与反擒拿光盘一套。1994年和2002年及2004年,先后在新加坡和中国人民体育出版社及台北市新潮社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出版了<游身八卦连环掌>一书。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宝宝感冒 打针,吃药,小儿推拿

联系我们

Q Q: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