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星座常识 > 文章页面

结婚过大礼清单怎么写(结婚过大礼清单怎么写祝福语)

香港中式婚礼 过大礼清单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结婚过大礼清单怎么写,八字彩礼格式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结婚过大礼清单怎么写中国历代婚庆礼仪结婚过大礼清单怎么写

1.结婚过大礼

香港中式婚礼 过大礼清单

广东关于出嫁习俗:

男方决定要娶女方,结婚前要给女方家送彩礼,同时,女方家的直系(父母辈份兄弟姐妹及长辈)也要送礼。以后逢年过节都要送礼(一般就是中秋节和春节)。出嫁时选定良辰吉日新娘从女方家由女方的亲戚朋友送亲,男方家由男方的亲戚朋友和新郎一起去女方家接亲。成亲当天后三天要由女方亲戚的未婚男女两个人去新郎家接新娘回娘家。在娘家小住几天后就没有什么风俗了。结婚后的第一年春节必须在娘家过,以后就没有忌讳了。

为满意回答。

2.过大礼下日子请帖格式合肥地区

格式一

谨定于200*年公历*月5*日(星期*)

农历*月初*日

为GG、MM举行婚礼敬备薄酒酌

恭候张三、李四夫妇(或者写张三携夫人、张三携家眷,李四与先生)

光临XX大酒店,地址:****路***号*楼**厅

敬约

恕邀时间:下午**:**时恭候

下午**:**时入席

席设:*号

格式二

送呈张三台启

谨定于200*年公历*月*日(星期*)

农历*月初*日

为GG、MM举行婚礼

恭请张三、李四夫妇(或者写张三携夫人、张三携家眷,李四与先生)光临**大酒店敬邀

邀地点:***路***号*楼**厅

恕时间:下午**:**时

A处是不用填写的,如果是封皮或者硬要添的话就把被邀请者写上,写主要的一个人。B处把你的名字写前面,再写尊夫人的。C处一定要填写,而且要把请的人写全。D处就把地址写清楚就可以,典礼的时候你可以找专车接送的。

3.现今是怎样写婚嫁过大礼清单

中式婚嫁礼仪摘要三书六礼"三书乃聘书(订亲之书)、礼书(礼物清单)及迎亲书(迎娶新娘之书)。

"六礼乃纳采(提亲)、问名(夹八字)、纳吉(过文定)、纳征(过大礼)、请期(择日)及亲迎(迎亲)。过大礼现代人早已不讲究「三书六礼」,通常只行「过大礼」的仪式。

过大礼注意事项:"聘礼中物品寓意吉祥,数量则必须成双,忌用单数。"聘礼需用五个中式礼盒盛载,以为一担礼品,为了取其双数,另附加一帖盒,共六礼盒。

"男家择良辰吉日(约在婚前十五至二十日),备礼金和过大礼礼品到女家。"女家收到男家聘礼,并不是全部收下,其中属于男家福分的物品,则需要回礼。

过大礼的物品包括:1.礼饼:龙凤礼饼两对,男女双方各一对。礼饼一担可分四式、六式及八式,全取双数。

2.椰子:父母健在用两对,否则宜用一对。3.茶叶、芝。

4.槟榔两对。5.三牲:鸡或鹅两对,两雌两雄(如父母不健在,只需一对)。

猪肉起双飞,即若干斤一片开二而底部相连。鱼一对,通常为大鱼。

6.海味:通常为四式海味,高级的可选用鲍鱼、海参、鱼翅、鱼肚、瑶柱;较经济的可选用鱿鱼、虾米、冬菇、蚝豉。丰俭由人,但必须有发菜。

7.京果:湘莲子、百合、红枣、元肉(龙眼)、荔枝é、合桃或花生,任选四式。8.帖盒:礼金盒内当然要有礼金,其余还要放入莲子、百合、青蒌、扁、槟榔、芝麻、红豆、绿豆、四京果、红头绳、利是、金饰等。

9.其它:烟、酒、水果,适随尊便。龙凤烛两对,千万不要遗漏,以及对联两对。

女家回礼物品包括:1.男家聘礼的一半或若干,但必须成双。2.茶叶、芝、水果。

3.莲藕、芋头、石榴各一对。4.贺帷巾(即毛巾)。

5.送给女婿的西装或衣料,皮带、银包(内置利是)、鞋一对及袜两对。6.槟榔一个。

7.大茶一担,包括金钱、煎堆、松糕大发等。安床"择好吉日,由好命佬搬新床;再由好命婆铺床,并撒上各式喜果,如红枣、桂圆、荔枝、红绿豆及利是。

"安床后任何人不可触碰新床,直至新人结婚进房。"新人进房后,可让小孩子在床上食喜果,称为「压床」,取其百子千孙之意。

"闹新房被认为是越闹越发,如意吉祥之举。嫁妆"由于嫁妆项目繁琐,某些不合时宜的东西可用利是代替,新娘可自行挑选合自己心意物品。

"女家收到大礼后,最迟于结婚前一天将嫁妆送到男家。嫁妆物品包括:1.子孙桶:即马桶,内放用红线贯串之金钱、扁柏及利是。

马桶今改以痰盂代替。2.碗筷:子孙碗、子孙筷各两份,用红绳缚着。

3.龙凤被铺:床单、枕袋及棉被,要绣上鸳鸯、双喜、龙凤等图案。4.剪刀、尺。

5.银包裤头带。6.铜盆和鞋。

7.片糖。8.茶具:包括托盘、茶壶、茶杯。

9.衣服布料:将新衣服放于衣箱中,伴以扁柏、莲子、龙眼等,并放利是。10.金银珠宝。

上头"在婚礼前择良辰吉日进行上头仪式。"由「好命」(即父母子女健在、婚姻和睦者)亲友在男女双方各自家中执行。

"新人在上头前用柚叶沐浴,穿上全新睡衣及内衣裤。"女方应在一个靠窗的桌子上,燃点龙凤烛,清香一炷,连同莲子、红枣、汤丸三碗,每碗六个或九个,另备生果、烧肉及鸡,诚心向天参拜。

"男家上头所需用品包括:镜、红头绳、尖梳、子孙尺及一对龙凤烛。女家方面:木梳、比梳、剪刀、针线包及红丝巾。

"由「好命」亲友边替新人梳头边说:「一梳梳到尾」、「二梳梳到白发齐眉」、「三梳梳到儿孙满地」、「四梳梳到四条银笋尽标齐」。"然后将扁柏和红头绳系在新人的发上。

迎亲"新郎自备花球到女家接新娘。"开门前,新郎要给姊妹团开门利是。

"开门后,新娘由大妗姐或伴娘带领出来交给新娘父亲,再由父亲交给新郎。"一对新人交换介子。

"新人先拜天地,再拜祖先。"新人向双亲奉茶跪拜。

"新娘准备两封利是,分别为威旺金及满堂利是,过门后才交予家姑。出门"大妗姐或伴娘撑红伞护新娘出门。

"大妗姐及姊妹一边行,一边撒米(可加红豆)。"陪伴新娘过门至男家的必须是未婚女性。

"新娘的兄弟不可陪伴新娘过门。过门(回男家)"新人回男家后先拜天地,再拜祖先。

"新人向翁姑奉茶跪拜,翁姑祝贺新人,并给新人利是、首饰。"新人向其它长辈及亲戚奉茶。

"新人跟同辈兄弟亲友握手。"新人留在家中和翁姑及其它长辈吃中午饭,翁姑需准备九道菜。

三朝回门"婚后第三日新婚夫妇回娘家祭祖甚至小住。"可选即日回门,省时省钱。

男家回门礼品包括:1.烧猪一只(千万不要以利是或烧肉咭代替)。2.洋酒两瓶。

3.西饼两盒。4.生果。

女家回礼物品包括:1.烧猪头、尾及猪手各一,猪半边,放在烧猪盆上。2.洋酒一瓶。

3.西饼一盒。4.生果。

5.公鸡、母鸡、鸡仔数只。6.竹蔗两枝。

7.连根生菜。

4.婚礼准备清单

结婚流程 1.婚礼筹备计划 1.1.决定婚礼日期、地点、仪式及婚宴方式 1.2.确定婚礼预算 1.3.草拟客人名单 1.4.召集好朋友讨论婚礼计划 1.5.确定伴郎、伴娘 1.6.确定主婚人、证婚人 1.7.成立婚礼筹备组 1.7.1.召开kick-off项目启动会 1.7.2.制定婚礼项目计划书 1.7.3.明确筹备组分工 2.婚礼前准备 2.1.与婚礼的所有项目干系人沟通 2.1.1.就婚礼筹备计划和进展与父母沟通 2.1.2.发喜贴给亲友 2.1.3.电话通知外地亲友 2.1.4.网上发布结婚通知 2.1.5.再次确认主、证婚人 2.1.6.及时反馈亲友受邀信息 2.1.7.对于重要亲友再次确认 2.2.结婚物品采购 2.2.1.新家布置用品 2.2.1.1.家电、家具 2.2.1.2.床上用品 2.2.1.3.彩色气球 2.2.1.4.彩灯(冷光) 2.2.1.5.纱 2.2.1.6.蜡烛 2.2.1.7.胶布 2.2.1.8.插线板 2.2.1.9.其他物品 2.2.2.婚礼用品订购 2.2.2.1.新郎新娘婚纱礼服 2.2.2.2.结婚戒指 2.2.2.3.新娘化妆品 2.2.2.4.喜贴、红包、喜字 2.2.2.5.彩带、拉花、喷物 2.2.2.6.烟、酒、饮料 2.2.2.7.糖、花生、瓜子、茶叶 2.2.2.8.录像带、胶卷 2.2.2.9.预定鲜花 2.2.2.10.预定蛋糕 2.2.2.11.水果 2.2.2.12.蜡烛 2.3.新郎新娘形象准备 2.3.1.新娘开始皮肤保养 2.3.2.新郎剪头发 2.4.拍婚纱照 2.4.1.挑选婚纱影楼 2.4.2.预约拍摄日期 2.4.3.拍照 2.4.4.选片 2.4.5.冲印或喷绘 2.5.布置新房 2.5.1.请清洁公司彻底打扫新房 2.5.2.布置新房 2.6.确定婚礼主持人 2.6.1.就婚礼当天计划与设想与之沟通 2.7.婚宴预约 2.7.1.估计来宾人数 2.7.2.估计酒席数量 2.7.3.选择婚宴地点 2.7.4.确认酒席菜单、价格 2.7.5.确认婚宴现场的音响效果 2.7.6.与酒店协调婚宴布置等细节 2.7.7.预定酒席 2.8.婚礼化妆预约 2.8.1.选择化妆地点 2.8.2.与发型师、化妆师沟通 2.8.3.确认婚礼当天的造型 2.8.4.预约化妆具体时间 2.9.婚庆车辆预约 2.9.1.确定婚车数量 2.9.2.选定婚车司机 2.9.3.预约扎彩车时间地点 2.9.4.确定婚礼当天婚车行进路线及所需时间 2.9.5.预约婚车 2.10.婚庆摄像预约 2.10.1.确定摄影社摄像数量 2.10.2.选定婚礼当天摄影摄像人员 2.10.3.安排摄影摄像分工 2.10.4.准备摄影像器材和胶卷录像带 2.10.5.预约摄影摄像 2.11.其他 2.11.1.调换崭新钞票 2.11.2.确定滚床儿童 2.11.3.为远道而来的亲友准备客房 3.婚礼前一天准备 3.1.与婚礼的所有项目干系人沟通 3.1.1.就婚礼准备工作完成情况与父母沟通 3.1.2.就准备情况和婚礼当天分工与筹备组作最后沟通 3.1.3.根据准备情况就婚礼当天仪式进程与主持人作最后沟通 3.1.4.与伴郎伴娘再次沟通 3.1.5.最后确认帮忙的亲友 3.1.6.最后确认婚宴、车辆、摄影像、化妆等细节准备情况 3.2.确认婚礼当天要发言人的准备情况 3.2.1.主证婚人发言准备情况 3.2.2.父母代表发言准备情况 3.2.3.来宾代表发言准备情况 3.2.4.抢亲时新娘提问准备 3.2.5.新郎新娘在仪式上或闹洞房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3.3.最后确认婚礼当天所有物品准备情况 3.3.1.最后试穿所有礼服 3.3.2.将婚礼当天要穿的所有服装分装口袋 3.3.3.准备两瓶假酒 3.3.4.准备婚礼当天新郎新娘的快餐干粮 3.3.5.最后检查所有物品并交于专人保管 3.3.5.1.新娘的新鞋 3.3.5.2.结婚证书 3.3.5.3.戒指 3.3.5.4.红包 3.3.5.5.要佩戴的首饰 3.3.5.6.新娘补妆盒 3.3.5.7.糖、烟、酒、茶、饮料 3.3.5.8.焰火道具 3.3.5.9.烛台、婚礼蜡烛 3.4.新郎新娘特别准备 3.4.1.新郎新娘反复熟悉婚礼程序 3.4.2.预演背新娘动作 3.4.3.预演婚礼进行台步 3.4.4.预演交杯酒动作 3.4.5.放松心情,互相鼓励 3.4.6.注意睡眠,早点休息 3.5.准备闹钟 3.5.1确认一只正常工作的闹钟 3.5.2将闹钟调到5点半 4.婚礼当天流程 4.1.化妆 4.1.1. 5:30起床 4.1.2. 7:00新郎发型做好后到达新南门女方娘家附近等待 4.1.3. 7:45新娘妆完成,通知新郎 4.1.4.化妆师、美发师红包 4.2.婚车 4.2.1. 6:30开始扎彩车 4.2.2. 7:00专车送新郎至新南门 4.2.3. 7:30彩车完成 4.2.4. 7:45专车送新娘回新南门娘家(8:30前到达) 4.2.5. 9:00所有婚车到达新南门 4.2.6.司机红包 4.3.抢新娘 4.3.1. 8:00伴郎准备好鲜花、红包 4.3.2. 8:30新娘回到娘家,藏好新鞋 4.3.3. 8:40新郎带领兄弟们开始抢人 4.3.4. 8:45敲门、盘问、塞红包、挤门 4.3.5. 8:55新郎找新鞋,向女方家人承诺 4.3.6. 9:00彩带师到位气球到位 4.3.7. 9:05新郎背新娘出门,彩带,踩气球 4.3.8. 9:10车队出发 4.4.迎新娘 4.4.1. 10:00车队到达化成小区男方家 4.4.2 10:05新郎抱新娘进门,彩带,踩气球 4.4.3 10:10小孩子滚床 4.4.4 10:15伴娘准备好茶 4.4.5. 10:20新娘给男方父母敬茶 4.4.6 10:40新郎新娘出发至酒店 4.5.酒店准备 4.5.1 10:00将糖、烟、酒、茶、饮料等带至酒店 4.5.2 10:10最后检查酒席安排、音响、签到处等细节 4.5.3 10:30准备好新郎新娘迎宾香烟火柴糖 4.5.4 10:45彩带师到位酒店门口 4.6.酒店迎宾 4.6.1 10:50新郎新娘到酒店,彩带 4.6.2 11:00签到处人员就位 4.6.3 11:00引导人员门口就位 4.6.4 11:00新郎新娘伴郎伴娘门口迎宾 4.7.婚礼仪式 4.7.1. 12:15主持人准备 4.7.2 12:15音响准备 4.7.3 12:15结婚证书、戒指准备 4.7.4 12:15气球、彩带到位 4.7.8 12:20奏乐,新人入场,彩带、踩气球主持人介绍主婚人致词证婚人宣读结婚证书新人父母上台新郎新娘交换戒指,三鞠躬新人给父母敬茶双方父。

中国历代婚庆礼仪

旧时,绍兴有指腹为婚习俗。清末民初,此俗虽基本绝迹,但将儿女自幼许字者为数不少。男女婚事大多由父母包办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大力宣传贯彻《婚姻法》,男女青年取得婚姻自主权,但事先多征求父母意见。

婚姻,一般经历做媒、订婚和结婚等阶段。

做媒

旧时,绍兴有以说合婚姻为业之中介人,多为中老年妇女,俗称媒婆,亦有尊称大媒太太者间有男性媒人,俗称媒公、大媒先生。媒人平时十分留意小官人(未婚男子)、大姑娘(未婚女子),遇有年龄、财产等条件相当者,即于男妇双方游说。上虞等地俗为:媒人至男家先行试探:“我来向XX老爷令郎年XX岁大吉”字样。若小官人之叔伯较其父有声名,则改令郎为令侄。即男家以最具身份者出面托媒。开媒条之时,须择逢双之黄道吉日,且日支须与小官人生日相合。媒条字数须成双配对,书写不得错漏。

男媒取得媒条后,约女媒同去女家。如女家愿开媒条至男家,则为女家允婚之非正式表示。女家所开媒条格式与男家同,仅将令郎改作令嫒。媒人见女家开出媒条,即取出随身所带书有“茶仪”字样、内装钱币之红封筒送给妇家,俗称收茶钱。

订婚

男女双方经媒人撮合,略有头绪后,即须“合肖”。旧时以为生肖不合则不能相配,如龙与虎、蛇与鼠均会发生争斗,鸡与犬、羊与鼠均索不相和,虎羊相配会“羊落虎口”,羊鼠相配会“羊鼠俱休”等等,因而忌通婚。男女年龄相距及属相亦有忌讳。男女年龄相差六岁称“大六冲”,相差三岁称“小六冲”。“小六冲”尚可,“大六冲”则忌婚配。绍兴有谚云:“男子属羊闹堂堂,女子属羊守空房”,以为男子属革命佳。女子属羊运舛,以致男子多不娶属羊女子为妻,属羊女子或嫁命“硬”男子,或屈为“填房”。此俗表明旧式婚姻不仅须门当户对,恪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且须获得迷信认可。

昔日,绍俗同族不许通婚,同性亦不能联姻。金、刘两姓虽不同姓,但据称金姓来自刘姓,故金、刘两姓亦不得通婚。新昌袁、吕两姓为世仇,通婚视为有违祖训。

男女双方如合肖,且均愿意结亲,即须互相送帖。订婚吉日由女方拣送,婚日则由男方择定,女方拣定吉日后,男家出“求帖”,连同“拜贴”送至女家;女家则出“允帖”,连同“拜帖”于当日带交男家。拜帖书有“全福”或“正肃”字样,落款为“忝姻年家眷愚弟××庄敬顿首诚拜”。求帖余书“全福”或“正肃”字样外,另附“敬求台允”四字大红签条一纸。允帖与求帖相同,但签条上改写“敬遵台命”。

男家送帖时,须随送荔枝、桂圆、核桃、红枣、莲子、松子、百子糕、榛子、桐子、青豆等“十全果”。女家循例收受大部礼物。女家出“允帖”后择日,男家“发盘”(即送彩礼),过礼订婚姻。

男家发盘有“头盘”、“二盘”、“三盘”之分。头盘彩礼,为姑娘身价钱,含有偿付女家养育费之意。一般按女子年龄计价:清道光前,“越风,贫女许字,婿家聘以钱,按女齿每岁贰仟文”计;清同治后,“女稀,钱增数倍”;民国8年(1919)前后,绍兴“女子每岁须洋钱六元,至少四元”;1949年,“订婚付的聘金,在乡下有以一石米或石半米合女人一岁”。范寅《越谚》“发盘”条云:“结婚姻行聘盛,备钱银、绸缎、喜花、红贴、钗镯、粘果、结果、响果、鸡鹅、鱼肉、船亭、果亭、茶架、花雕酒、拜柬而往”。女家收下彩礼,回赠龙糕、凤饼、袍褂料子、文房四宝、锡酒壶等物。礼品中,男家必备花雕酒,女家必备茶叶,故有“男酒女茶”之说。此礼仪,即“三茶六礼”。新昌、嵊县等山区农家贫女订婚,男方一般准备一篮外货、两#壶老酒及少量聘金,由媒人送至女家即可。

男家发送头盘彩礼后,即向女家“请庚”,请问女方生日时辰,再将男女双方生辰送至择日店,请星相家排“八字”,拣定“安床”及“合卺”吉日。请庚时,男家备两份红全贴及一对提盒送至女家。红全贴亦称拜贴或求贴,只是求贴书有“敬求淑造”字样。提盒内盛湘莲、白糖等“茶料”。女家循例璧还茶料,将拜贴与允贴送至男家。

此后,男家发送二盘彩礼至女家,用于置办嫁妆。礼仪与发送头盘时大致相同。所送帖为红绿帖,分别书安床与合卺日辰,格式通常为“谨詹×月×日×时安床(或合卺)大吉”。同时,男家须送成双“缎头”(绸布料子)、“衣折”(成衣)等彩礼。

少数男家头盘、二盘同时发送,俗称“随盘进”。

结婚前夕,男家须送三盘彩礼,用于女家置办喜酒。女家如高堂健在,男家须致送孝敬钱及礼品。花矫临门迎娶时,男家还须送“开门钱”、“上轿钱”等。贫素之家有以下几种节省聘金办法:

以劳动力代聘金。经媒人从中周旋说妥,并立下条规:男方须至女家无偿劳动若干年,期满男家不必筹办彩礼,只须张罗—笔结婚时所需费用即可完婚。

调亲,即换婚。双方各将女儿许配对方为媳,藉此省却彩礼及节约婚礼费用。

老亲结亲。旧时,此俗普通流行,多为姑表、姨表、舅表亲联姻。除为增强戚谊,亦可少花彩礼,但近亲结婚,常祸延后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收革婚姻制度。男女青年虽多自由恋爱,自主结婚,但大都仍赖介绍撮合。80年代,共青团、工会、妇联、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等团体机构组织婚姻介绍所,为男女青年乐当“红娘”。恋爱成熟,即至当地政府登记,领取结婚证书。旧时婚姻陋习基本不存,但婚时大办酒席之风甚炽,靡费之习未止。

结婚

旧时,新人眠床之棕棚暂用木棒搁架。婚礼前,男家须择吉“安床”,即于吉日拿去木棒,使棕棚落榫。绍俗,新人眠床不可空,自安床之日起至结婚之日,新郎或陪郎均须睡新人眠床。陪郎须为童男或夫妻双全之族中男姓。

女子出嫁前,女家即发送嫁妆至男家。嫁妆中梳头桌等称方件,脚盆等称圆件,并须有火熜等铜器,饭锡锅等锡器,彩瓶等瓷器及首饰、衣箱等。除首饰等少数嫁妆于婚日随花轿送至男家外,大部分嫁妆均由执喜役者(俗称“行郎”)用“眠桥”或船先送至男家。行郎多为男女双方亲友、佣工、人数视嫁妆多少而定,但务必成双。

婚前,新人须举行淴浴仪式。仪式由两位夫妻双全、多子多女之夫妇主持。一人手拿砻筛。上放红色喜果、鸭蛋,下接大脚盆,另一人以热水自砻筛淋入脚盆,再以毛巾浸盆内热水,绞干后让新人揩试,如此重复三次,仪式即算完成。

同时,男方须剃头。先点烛,供茶食。理发匠进门须恭喜道贺,口念“七子保团圆”或“十全如意”等吉祥语,并拔下7根或10根长发,挽成花结,准备送至女家。女方则须“开脸”,雇用老嫚用纱棉线绞除脸上汗毛。开脸时,亦须拔下7根或10根长发,与未婚夫之长发混合搓线。扎于发髻,称“发线”,为结发夫妻象征,系妇女最为珍贵之信物。

婚前一日,男女双方均须祀神(俗称祝喜福)、祭祖(俗称请大人羹饭)。祀神礼仪与祝福相似,但唯新人及主婚人朝拜。祭祖礼仪与平时相同。但最后跪拜者应为新人。

绍俗女子出嫁,必用彩舆。不坐花轿者多为妾或再醮之妇。花娇顶有“五岳朝天”的锡制饰物,遍置灯彩,嵌空玲珑。花轿多向轿店租用,每逢嫁娶之日,必先期赁定。

男家在发轿迎娶前,须请两位夫妇齐眉、儿孙绕膝之长者作“福星”、“禄星”,至花轿内借烛光以镜映照—遍,再以满燃檀香之熨斗熏轿,俗称“搜轿”,意在驱逐轿内妖魔鬼怪。

男家发轿时,新郎身穿吉服至门口向花轿作三大揖,以示恭送,称“送轿”。迎亲仪仗队伍,轿前为对锣、铳手、吹鼓手、后有行郎手执各种灯伞、红绳束腰之木柴(俗称膛柴)等,并有乐队随行。女家收受膛柴后,换上红绳束腰之木炭送还男家,即所谓“柴新郎炭新娘”,取人财两旺之意。绍兴城内有以“五福”、“大庆”、“宝#、“长安”、“万安”、“福禄”等吉语命名之桥,花轿自男家抬出,须绕道至少抬过其中两座桥,方至女家、以博吉利。俗以花轿与花轿不得迎头相遇,故迎亲队伍前面、手持肩头灯之两行郎,不仅带路,且负有设法回避其他花轿之责。花轿不得途中停顿,且前进时必奏乐,转弯时必鸣锣,过桥时必放铳,为驱邪亦为显示隆重。俗称结婚为“小登科”,即使官员亦须让道。

花轿临门,女家有“哭轿”之俗。除惜别外,尚有为免新娘所产子女致哑之意。

男方迎亲队伍临门前,女家须请两位“顺流”妇女将新娘衣装入箱,称“叠箱”。送嫁老嫚为新娘梳太婆头、穿耳嵌等,此举均须伴以吉语。新娘兄弟则须为新娘准备行装称“打铺陈”。

女家于新娘上轿前亦须搜轿,仪式与男家相同,惟“福、禄”两星改由女性充任。新娘上轿时,不能随带剪刀之类快口,以免冲犯“轿#”,招惹不测之祸。

女家发轿前,男家行郎不时狂敲大锣,催促新娘上轿。新娘上轿前循俗进上轿饭,叩别祖宗,辞别父母亲友,扎“兜脚绸”,穿红罗大袖、全红太婆衣,戴花冠,盖袱,由兄弟抱入花轿并挽轿杠送出大门。花轿须连绕三个圆圈(俗称望娘弯)。此时,其母须坐于房内马桶上按“哭嫁调”即兴吟唱,多为劝诫、祝颂之辞。绕罢望娘弯,兄弟将轿杠前推,以示送行。新娘穿新鞋与扎“兜脚绸”后,即不能接触地面,以免带走娘家财运。新昌嵊县一带,哭嫁之俗为新娘之母边哭边上楼梯。新昌,新娘上轿前有腰插铜镜避邪之俗。诸暨,姑娘出嫁,须随嫁两箱上锁素衣。嵊县山区,新娘则穿素服上轿,至夫家方易吉服举行婚礼。

花轿循原路抬至男家,新娘兄弟及轿子应接踵而至。男家铺床,按规矩叠放“铺陈”,送嫁老#献妆:向男家点交新娘首饰等物。亲送新娘之兄弟通常为4位,亦可以侄辈凑数。男家出门恭候,并须放铳与奏乐欢

婚礼在鼓乐声中举行。男家所雇老#代婆母向轿内新娘献三道茶。此时“礼生”(司仪俗称)呼:“行亲迎礼!”“奏乐!”“请新贵人登堂!”,4位手执“裤脚灯”、“子孙灯”行郎步入内室请新郎。新郎身穿“开气袍”,腰束“扣带”,脚登粉靴自右边步入厅堂。面南、向北各作3个大揖,于礼生赞“请新贵人回玉”后从左边步入内室。

接着,拜堂成亲。礼生依次高赞“行合卺礼!”“奏乐!”“请新贵人登堂!”“请新玉人降彩舆!”(各请3次)新郎、新娘各由两位“顺流”太太按到厅堂“福禄寿”星像前恭立。鞭炮声中,新郎、新娘先向外拜天地,再朝内拜“三星”,最后行交拜礼。婚礼主持人为礼生,副礼生读祝词(花烛诗)。平民亦有请厨师权充礼生者。

此后,新郎、新娘又面向“三星”恭立,举行“晋福杖”礼仪。其时,请长者扮“南极仙翁”,由行郎迎至厅堂,以束红绳之甘蔗所充“福杖”,向新娘头上轻打5次,每次均配以如“—闭和气”、“五子登科”之类祝同。其后,由行即送出厅堂。

待礼生呼“请新贵人、新玉人喜绾同心”、“鸣锣升炮送入洞房”时,鼓乐声、鞭炮声大作,即行“牵红”。新人至新房途中,须铺放米袋、酒盅,新人行过其上,从人即须将米袋、酒盅拿起越过新人头顶,又铺放于前面地上让其走道,如此重复,直至洞房。此举名曰:传宗接代(“宗”与“盅”、“代”与“袋”均谐音)。

进入洞房,“扶郎”、“舅爷”须帮新郎、新娘抢坐新床。俗谓占坐位置多者,日后在家权力亦人。此外,新郎须设法将衣襟覆盖于新娘衣襟之上,以示权力大于妻。坐定后,两位“顺流”太太给新郎、新娘各喂7颗小汤团,俗称“喂子孙汤闭”,“七子保团圆”。新昌、嵊县、诸暨一带,则让新人食糖拌饭、团圆果。此后,“顺流”太太各给新郎、新娘呷一口醇酒,交换后又各呷一口,两小盏混合后再一分为二让新郎、新娘呷完,是称“交心酒’(亦名“交杯酒”)。饮毕,新郎以一对同样长短、红绳束腰之甘蔗将新娘盖头袱及花冠挑起并抛至床顶。“送嫁老嫚”迅即放下帐门,以防“热脸冲热脸”。此时,撤出喜果,贺客竞相拾取。

婚日,男女双方均大办喜酒,宴请宾客。男方发轿迎娶前,办“发轿酒”、“暖房酒”。婚礼日俗称“好日”,须办“正酒”。中午,女天地方办“女酒”,邀女方亲友参加喜筵。晚上,男方设筵,丈人(即岳父)、舅爷循例坐首位,新郎、新娘均须向尊、宾客一一敬酒。新昌有“满筵”之习,即男家在厅堂临时搭台为新娘设专座。送上第二道菜肴后,新娘开始“脱通换通”,即脱去一件外衣,另外换穿一件。至第九道莱肴上桌,新郎、新娘在伴郎、喜娘陪同下、从东首第一桌至西边末一桌,依次一一敬洒,此后方可进房。宴后,按俗闹新房。

绍兴各地婚礼一般于冬季夜间(多为寅卯时)举行、循序履行繁缛礼仪,往往至半夜,故有“舅爷怕日光”之说。是日,女方兄弟均不在男家留宿。

翌日清晨,老嫚登门“送子”。即将一红衣绿裤木质“小人”送入洞房,置于床上,焚香烛奏乐祝祷,谓之送子。

是日早饭为新人首次会食,俗称头聚饭。新娘须坐上首,新郎则屈居下席。

头聚饭后,新婚夫妇循俗至附近寺庙、当坊上谷祠(土地庙)和宗祠拜谒,祈求神灵先祖保佑。回家后至厅堂“拜三朝”,即祭祖、跪拜长辈及受晚辈拜见。

婚后第三天,新人至女家“回门”,拜见尊长,俗称“过三朝”。礼仪与男家拜三朝同。新人务必当天返回夫家,绝不能在母家过夜。入夜,新娘须向各尊长请晚安,而且须到婆母房间“坐夜”。婆婆启齿放行,新娘方能回房歇息。

至“正三朝”,新娘又须与夫家及房族尊幼行见面礼。此时,方可开口按称谓呼叫家人(俗称开金口)并操持家务。至厨房应先添柴烧火,取其火红、兴旺之意;裁剪缝制应先做裤、袜,取“裤”“富”,“袜”“发”谐音求吉利,俗有“若要富,先做裤;若要发,先做袜”之说。

绍兴婚姻观念与习俗亦有变化。民国时期,城区开明士绅曾倡导简化礼仪,文明结婚,但城区平民及农村依然如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婚俗趋向文明、简约。结婚时间多在五一劳动节、国庆、元旦或春节,并出现集体婚礼或旅行结婚等形式。

参考资料:http://library.sx.zj.cn/gywh/fengsu02.php?cid=706&page=1&parent=60

回答者:风的娇羞-助理二级 3-31 20:26

一、订婚

解放前,婚姻论门第,讲究“户当门对”。男女双方不见面,媒妁撮合,双方父母同意即可永订终身。一般男方托媒人(俗称“介绍人”或“大人”)访寻合适的女子,问其生辰八字,若与男方合婚,提单瓶酒去女家说亲。女家若同意,将酒瓶打开喝酒,如果不同意,不开瓶口,将酒瓶退回,从此不提。

一旦同意联姻,就选吉日订婚。订婚时媒人领求婚者,带上成双的衣服或布料及点心、连瓶酒(两瓶相联的一种瓶)去女方家。女方家请来至亲盛情招待,喝完连瓶酒就算订婚。男方回去时,女方家在空酒瓶中盛满粮食让带回去。解放后,逐步由介绍人“引线搭桥”,男女双方见面,互相了解,情投意合后,约定日期举行订婚仪式。订婚仪式俗称“提提盒”或“下订礼”。

二、下彩

订婚后,男方逢年过节和平素都可去女方家拜访老人及未婚妻。每去一次,必带一份薄礼。在结婚前一年或前几个月要下彩礼,俗叫“下酒”。男方备好衣物、礼钱、酒肉等,请介绍人同去女方家,女方家设席款待,其仪式同订婚,但规模略盛而已。彩礼钱根据双方家境而定。解放前,俗有“养女度荒年”之说。解放后旧习继续,彩礼钱,1956年前一般在80元至240元之间;1978年前,在400元至1000元之间;1979年后,上升到1600元至4000元之间。城市略高于农村,水川地区略高于山区。

三、结婚

结婚时,男女两家根据双方生辰八字择选吉日良辰举行婚礼。男方结婚俗叫“娶媳妇”;女方出嫁称“嫁丫头”,出嫁日称“催妆”。女方家亲友恭喜俗称“添箱”,多送首饰、衣物、器皿、钱等。女方家设宴招待比较简单,择选至亲若干人随姑娘去男方家作客,称“西客爷”。给姑娘陪嫁妆据家境而异。一般是一对箱子、毡被、衣服及鞋袜、梳妆用具等。80年代开始,陪彩电、洗衣机、缝纫机、组合柜等家具。不可缺的要陪一对碗,叫“衣饭碗”。意为去婆家后衣禄不断。女方还要给公婆、至亲长辈及兄嫂要带件见面礼物,多为枕头顶、鞋袜之类的东西,在婚礼上认亲见面时赠送,俗叫“抬礼”。

男方家结婚之日备轿车两辆,按所择吉时迎娶新媳妇。到女家要带上“报恩索’’(也称离娘索),即给女方父母送的衣物布料。还带上花馍馍、肉方子(四根猪肋条肉)及酒等。今民乐、大有、连城、通远等乡镇(原连城鲁土司辖地)在娶亲时,女方家要求男方要带一只母山羊(俗称讨吃羔)羔领献给家神。传说,原鲁土司辖民的家神叫“旮旯神”。姑娘出嫁如果不献“讨吃羔”,旮旯神就不喜欢,婚事就不吉利。娶亲去的人数要单,其中要有一妇女,叫“娶亲奶奶”。此人要选合属相的,父母、丈夫、儿女都齐全的,俗称“全和人”。娶亲轿车忌用骡子。姑娘离开娘家时要哭,否则,要被人耻笑的。出娘家门前,手拿一把筷子,转身抛在地上,表示不带娘家的财。女方家的人要偷藏轿车上的挽具等东西,临走时让新女婿出钱赎回。

新娘上下轿车要有合属相的亲人抱上抱下,俗称“抱轿”。娶进门时放炮、打锣,用和着食盐、五谷杂粮的色纸花打身,以示驱邪。这时不合属相的人要暂时躲避。新房炕上有合属相的未婚男子守床,俗叫“压床”。新房窗户用软红纸糊,新娘进房时要戳破窗纸。炕头、被中藏放核桃、红枣,象征团圆、早生贵子之意。举行婚礼时,男左女右,行三叩首礼,拜天地、祖先、父母。然后新夫妇互拜,再给来宾拜。这时,主持人说一些生财得福、尊老爱幼、早生贵子的古语喜话。尔后,新夫妇给父母及至亲长辈敬酒,磕头馈赠礼品,这叫“抬礼认亲”。有的女方陪嫁的东西这时让小姑开箱,展示于众,叫“摆针黹”。在摆“针黹”时,有些地方,还请一位能说会道的宾客,向亲朋好友们致词赞美新娘的针线手艺如何高超;同时也谦辞述说姑娘如何年幼无知、家教不严,手拙嘴笨,尚请婆家公婆多加谅解之类的话。女方给新女婿做一身衣服或鞋袜、腰带,在婚礼上由新娘的弟妹或侄辈呈上让新郎试穿。这时,新郎的同辈人用腰将新郎束住紧勒,让他掏钱给呈盘的人,这叫“掏腰包”。

婚礼毕,众人把门,新夫妇抢先入洞房,认为谁先进洞房,将来谁就是当家的。晚上闹新房,俗称“闹床”。有“三天的新媳妇没大小”之说。

结婚第三天,娘家的父母或兄嫂来吃“三日酒”。来时带着护襟、护袖等物,新娘穿戴上,下灶房做饭,这顿饭叫“试刀面”。有的在地上抛一把筷子让新娘去拾,测验其麻利与否。这一天,新娘由“全和人”领到麦场上给石磙磕头上香,这叫“回对爷”。这样一做,从此可以出门。回第一次娘家时要乘早出门,忌让路人看见。娘家住的时间不能超过在婆家待的时间。婚后,男方要携带酒礼答谢媒人。

旧时有纳童养媳之俗。寡妇改嫁被视为不贞,常由娘家、婆家干涉。解放后,恋人到结婚年龄,双方持介绍信一起到乡(镇)政府登记,领结婚证书,选定日期举行婚礼。其礼仪基本沿袭传统,但一些迷信、陈旧的礼节逐渐淘汰。如禁纳童养媳,寡妇改嫁自由,不拜天地,不抱轿,娶亲用车不用轿。70年代后期开始,县城机关、厂矿青年结婚时,也有政府、工会、青年团、妇联等部门组织集体婚礼,多选节假日举行。有的兴旅游结婚,其婚礼简单、文明而不多花钱。多以请来至亲好友,以糖果烟酒、饮料招待,再跳舞结束婚礼。这种习俗当地人大多不习惯。嫁娶讲派场,广收礼,大摆宴席,讲究烟、酒、菜的档次及娶亲车的数量、豪华等。自1980年以来,互相攀比的不良风气城乡渐浓。

回民结婚,先请媒人向女方说合求婚,经女家允许后,只送“订茶”(茶叶、水果、羊肉等四色礼)表示已订婚,待双方准备就绪后,择日送大礼,并议定婚期。结婚前一日,请阿訇到女家问明生辰、经名,征求双方的同意后,诵“尼卡”(从宗教角度使婚姻合法化的经文)一遍。将女子净身接至男家入洞房。新郎在阿訇前承诺向女方交“尼卡”金若干,不拘何时付,许给新妇。若终生未交者,到临终时,必须向子女当面说清,双方才能俱无所憾。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香港中式婚礼 过大礼清单

联系我们

Q Q: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