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鼻中隔穿孔简介的一些知识点,和口腔中八字缝合法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中医外科学简介鼻中隔穿孔简介中医外科学简介目录 1拼音 2英文参考 3概述 4学科名·中医外科学 4.1中医外科学的定义 4.2中医外科学手术源流 4.3影响中医外科学发展因素 4.3.1疾病谱变化 4.3.2分科细化 4.3.3医院“西化” 4.3.4学术思维淡化 4.3.5学术理论发展缓慢 4.3.6外治药物和技术弱化 4.3.7人才队伍不稳定 4.4振兴中医外科的思考 4.4.1正确定位,与时俱进,扩大诊疗范围,把握主阵地 4.4.2坚定信念,继承弘扬中医特色 4.4.3创新基本理论,提升学术水平 4.4.4创新外治药物与技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4.4.5融合现代科学技术,促进学科发展 4.4.6注重人才培养,造就名中医群体 5同类同名科教书籍·中医外科学 6参考资料附: 1古籍中的中医外科学 1拼音
zhōng yī wài kē xué
2英文参考surge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surge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Surgery of TCM
3概述中医外科学:1.学科名;2.同类同名科教书籍。
4学科名·中医外科学中医外科学为学科名[1]。中医外科学是研究疮疡、瘿、瘤、巖(癌)、***病及外科杂病的诊治与预防的临床中医学[2]。为运用中医理论阐述外科病证的病因、病机、辨证、治疗和预防的一门临床学科[1]。内容包括疮疡、皮肤病、***病和外科其它杂病。在历史上,跌打损伤、金刃刀伤及眼耳鼻喉口腔等病患,曾归入外科范围,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它们已成为独立的临床学科[1]。目前,凡生于体表的疾患,如疮疡、皮肤病,瘿、瘤、巖,肛肠病,男性前阴病,以及烧伤、冻伤、蛇虫咬伤、破伤风和脱疽、肠痈等,虽然多有专科专病的建立,但仍统属中医外科的范围[1]。本学科历史悠久,临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内治、外治结合的特色,在中西医结合以及开展专科专病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取得成果[1]。
4.1中医外科学的定义中医外科学(surge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重点研究以人体体表和窍道为主要表现的外科疾病证治规律及预防保健的一门临床学科[3][4]。
4.2中医外科学手术源流[5]中医外科学手术起源于原始社会,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发展于秦汉隋唐时期,宋代以后则更加成熟。但至宋以后,中医外科手术一直停留在切开疗法、烙法、砭镰、挂线、结扎等浅表手术的层次。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医外科手术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进入了崭新的时代,中医外科手术水平与之形成了巨大的差距。
中医学某种程度上可谓起源于中医外科。早期人类生存环境恶劣,易遭受动物咬伤、冻伤等不测,且当时战事纷争,创伤、流血现象普遍,人们在自救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原始的外科疗法,如伤口包扎、压迫止血、清除异物等。
根据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考证,约在公元前1324年我国就已有外科病名的记载。至周代,外科成为独立专科,外科医生被称为“疡医”(《周礼·天官》)。先秦时期的《山海经》则记载了我国最早的外科手术器械,即用于排脓的砭针。1973年出土于马王堆的《五十二病方》,是目前发现最早的一部医学文献,其不仅记载有30余种中医外科疾病以及痔结扎切除、肛漏手术、腹股沟斜疝手术等外科治疗方法,而且还有作为探针用于检查、治疗漏管的外科器械“铤”的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我国第一部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则奠定了中医外科学的理论基础,并最早提出用截趾术治疗脱疽。
中医外科学发展至汉代已初具规模,当时著名的外科学家华佗被后世尊为“外科鼻祖”。其以“麻沸散”作为麻醉剂进行开颅术、死骨剔除术、剖腹术、肠切除吻合术,开创了应用全身麻醉进行外科手术的先河,而“麻沸散”也成为世界医学史上最早的麻醉剂。东晋《肘后备急方》论述了对开放创口进行早期处理的重要性,并记载有烧灼止血法。《晋书》载有兔唇修补术及目瘤摘除术。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载有短肠吻合术、大网膜结扎切除术、大网膜坏死切除术、结扎血管止血术等手术方法和步骤。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载有食管异物剔除术,同时其中的葱管导尿法是世界上最早应用导尿术的记载,比1860年法国发明橡皮管导尿早了1200年。宋代《医说》有采用烧灼法消毒医疗器械的记载;《小儿卫生总微方论》记载了小儿先天性并指的截指术;《卫济宝书》中记载了炙板、消息子、炼刀、竹刀、小勾等多种医疗器械;《夷坚志》记录了用同种异体骨移植于颌骨骨缺损取得成功的病例,而700年后西方才有骨移植手术的记录。元代《世医得效方》为创伤外科专著,记载了利用夹板、铁钳、凿、剪刀、桑白皮线等器材进行的各种创伤手术,介绍了以乌头、曼陀罗为主要成分的全麻药的适应症、剂量及注意事项,并详细记录了全麻下实行骨外科手术的全过程。
至明清时代,中医外科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治疗水平也有很大的提高。如《外科正宗》载有痈疽的切开引流、脓胸的穿刺排脓、肛漏的挂线、鼻息肉摘除、体表肿物的切除、自刎急救和气管及食管吻合术、断指再续等手术疗法,并载有外伤综合止血术。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的外科学已发展至新的高度,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无菌观念已见萌芽,如要求换药室应“净几明窗”、对患者冲洗疮口应注意卫生等。另外,《外科证治准绳》也认识到了预防感染在外科手术中的重要性,并载有耳落再植术、分层缝合自刎者气管和食管等外伤手术方法,同时还介绍了以“川乌、草乌、南星、半夏、川椒为末调擦”镇痛用于局部手术的经验,这也是世界上局麻的首次报道。清代的《疡医大全》载有***闭锁手术、唇裂修补术以及耳再植、鼻再植、断指再植手术等。《医门补要》载有包茎炎与包皮切开术。《外科图说》则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30余种手术器械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综上所述,中医外科学手术起源于原始社会,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发展于秦汉隋唐时期,宋代以后则更加成熟。但需要特别提及的是,至宋以后,中医外科手术没能得到系统的发展完善。当时的医家更倡导“取类比象”、“有诸内必形诸于外”、“外病内治”,对于外科疾病越来越强调整体治疗,内治特征明显,汤药以及针灸等非手术的外治疗法成为主流,较少涉及颅脑及胸腹腔等内脏的外科大手术,致使外科手术技术的发展受到空前的制约,中医外科学也逐步形成了以整体观等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以中医药内外结合为主要治疗方法(不以手术方法为主)、以人体体表症状为主的外科疾病为主要诊治范围的一门临床主干学科。
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医学作为经济文化扩张的重要内容进入中国,西医外科自此在中国出现。科学技术的落后,加上传统道德观(如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有所损伤)反对手术、解剖,中医理论体系自身限制(如整体观)以及古代医界技术保密风气等,诸多因素限制了中医外科学的发展,加之外科手术的重要基础学科如麻醉学、解剖学等没有发展成为中医学的一个独立的学科,致使中医外科手术一直停留在切开疗法、烙法、砭镰、挂线、结扎等浅表手术的层次。而主要以手术方法治疗疾病的西医外科学在16世纪后由于欧洲的文艺复兴,先后解决了解剖、麻醉、止血、感染、疼痛等难题,其学科发展步入了快速发展的时代。当代,由于计算机技术以及生物技术等学科的飞跃发展,内镜、腹腔镜、机器人手术、克隆技术等新的技术手段不断问世,西医外科学进入了崭新的时代,中医外科手术水平与之形成了巨大的差距。
4.3影响中医外科学发展因素受到疾病谱改变、分科细化、传统外治药物及外治技术应用减少的影响,中医外科的生存空间明显缩小,一些医院没有将“中医外科”作为常规科室设置,加之外科医师工作强度大,经济效益不显著,导致专业队伍分散,从事中医外科学的人员流失严重,学术思维淡化,学术理论发展缓慢
中医外科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曾经以其先进的医学理论体系和技术手段而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时至今日,其发展却步履维艰。主要原因如下。
4.3.1疾病谱变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及影响健康的因素也较以往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如饮食结构的改变、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等,使得外科的疾病谱发生了结构性变化。传统的疮疡病发病率有所减少,但周围血管疾病、乳腺疾病、甲状腺疾病、糖尿病、痛风、肿瘤、各种创伤以及各种手术后窦道、瘘管的发病率却有增无减。由于对许多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治规律等系统认识相对不足,在中医理论研究方面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治疗疾病的新方法及新技术不够丰富,影响疗效进一步提高。
4.3.2分科细化由于有突出优势特色的肛肠科、皮肤科、乳腺科、周围血管科、泌尿科等相继从传统的“中医外科”中分化独立,中医外科的临床生存空间逐渐缩小,加上疾病谱的改变,中医外科成了一个“大而空”的骨架。在许多医疗机构中,以普通外科代替中医外科,以三级学科代替中医外科,导致“中医外科”名存实亡或仅只有教研室意义上的“中医外科”。同时,在医院临床科室的设置中,单独的“中医外科”不多,在三级医院更是凤毛麟角,在二级医院及基层医院则基本消失。越来越多的患者认为外科和手术就是西医的专利,而不知道中医还有外科、中医还能做手术,更不知道中医外科的治疗手段和方法。
4.3.3医院“西化”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加之价格、机制及体制等原因,各家医院都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有关的政策和法规也限制了自制制剂、升丹制剂、动物类药物的使用,导致中医外科执业范围的局限,加上医疗纠纷鉴定的“西医化”等,致使中医医师在工作中多以西医的模式和思维诊治疾病,中医特色优势却不断淡化。同时,由于中医外科外用制剂及外治特色技术的收费低廉,加之劳动强度大,对医院、科室的经济贡献度小,其生存和发展的压力更显沉重。效益压倒特色,当然严重影响中医外科特有的外治治疗手段和药物使用。
4.3.4学术思维淡化目前,中医教育、医事管理、临床医疗、科学研究工作中的中医特色日益不足,存在重“西”轻“中”的现象。中医临床诊疗工作的总体趋势是以辨病论治代替辨证论治,有是病用是方已成为固定模式;医者大都以西医的思维诊治疾病,中医理论、医技、医术、理念、思维日见淡化、弱化。例如,但遇外科感染性疾病即以清热解毒法治疗,此种思维直接动摇了中医外科学术的根基。
4.3.5学术理论发展缓慢学术的发展与创新是中医学长盛不衰的生命线。当前社会经济尤其是现代科学技术在不断地迅猛发展,而中医学由于其方法论本身存在缺陷,导致过分强调继承,忽视创新,不能及时吸收所处时代的科技成果;或继承挖掘不足,学术观点未能升华为学术思想,未形成学术流派,导致中医学术理论发展缓慢。每一项高新技术或新药问世,就意味着中医学原有的临床优势可能被取代,原有的优势变成相对的劣势,诊疗范围逐渐缩小。例如,活血化瘀法治疗周围血管疾病被介入和微创技术取代,清热通淋排石被碎石技术取代等。另外,中医外科治疗手段比较单一,内治是当今临床最常用的方法,但在给药途径和口感上都不容易被患者接受,在危急重症的治疗中更是缺乏有力的措施。
4.3.6外治药物和技术弱化“外科之法,最重外治”。外治法是中医外科最大的优势及特色所在,但外治法的现状不容乐观。例如,外治法的诊疗范围日益萎缩,特色技术及特色制剂传承乏人乏术,其优势、专长正趋于淡化和消亡。
中医外科传统的丸、散、膏、丹等外用药物不仅疗效好,而且价格低廉,但多为院内制剂,使用范围局限、用量小,很难形成规模经济,基本上是负利润,导致很多传统的院内制剂逐步退出临床,甚至停产。同时,有关的规范按管理西药的办法管理中药及院内制剂,未充分考虑中医临床用药的特点及院内制剂的实际应用等情况。审批一个院内中药制剂几乎与审批一个西医新药过程相同,致使院内中药制剂的研发周期长、难度大、成本高,许多医院不得不放弃院内制剂的开发与申报。从目前的发展现状看,中药特色制剂及特色方药正趋向萎缩,部分已濒于失传状态,严重制约了中医外科学的发展。
中药制剂的制作技艺一直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缺乏有关详细的计数资料。随着传统制剂的停产或使用减少,一些药物的制作方法及老药工的技术无人继承,濒临失传。同时,在强调中医药“简、便、廉、验”特色的同时,其中所蕴含的技术价值被忽略,不能有效调动有关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导致中医外科学中颇具中医特色、疗效显著的外治技术在许多医院中正逐渐消失。
4.3.7人才队伍不稳定受到上述疾病谱改变、分科细化、传统外治药物及外治技术应用减少的影响,中医外科的生存空间明显缩小,一些医院没有将“中医外科”作为常规科室设置,从而影响了人才梯队的建设。加之外科医师工作强度大,经济效益不显著,导致专业队伍分散,很多中医人才对外科信心不足,从事中医外科学的人员流失严重,严重影响中医外科学的发展。
4.4振兴中医外科的思考临床实践表明,中医外科技术不仅能治疗常见病、多发病,而且能治疗慢性难愈性溃疡、糖尿病性足病、手术后窦道等疑难复杂疾病,以及毒蛇咬伤、坏死性筋膜炎等危急重症。我们应秉承传统,立足临床,直面疾病谱变化,扩大临床诊疗范围,积极开展外科手术等技术,同时融合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创新理论及技术,发展学术,提高疗效
4.4.1正确定位,与时俱进,扩大诊疗范围,把握主阵地中医外科学发展的重点在临床。要充分考虑中医外科的优势及劣势所在,融合中西医之长,扬长避短。同时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在保持传统优势的学科主攻方向基础上,顺应疾病谱的变化,与时俱进,培育和发展新的技术增长点,扩大中医外科阵地。凡临床疗效显著、中医优势特色明显的疾病或疾病所处的阶段,就必须重点研究及积极发扬,不断扩大中医外科的临床诊疗范围,以利于学术的深化及医疗技术的提升。如解决手术后窦道形成、血管介入治疗后血管再狭窄、腹部手术后肠梗阻等西医目前难以解决的治疗难点。又如外科疾病围手术期的中医药治疗能减少手术创伤,提高手术治疗效果,降低手术风险。肿瘤围化疗期、围放疗期的中医药治疗能减毒增效,提高生活质量。又如丹毒、有头疽、乳痈等外科感染性疾病,西医常规抗感染治疗易形成慢性迁延性炎症,而中医治疗有疗程短、后遗症少、医疗负担轻等独特的优势。再如慢性难愈性溃疡,包括手术后的窦道,中医治疗有促进创面愈合、防治瘢痕形成的优势。糖尿病性足病,中医治疗有加速创面愈合、降低截肢率和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优势。
4.4.2坚定信念,继承弘扬中医特色中医外科学的理论体系和诊疗技术,即使在今天,仍然具有明显的先进性。如煨脓湿润法与湿性疗法、拔火罐与负压引流、局部辨证论治体系与创面床准备理论等,无不闪烁著中医学的智慧,体现了世界医学最先进的治疗理念。同时,中医外科学是保留中医传统特色优势最多的学科,因此其发展首先要立足保持特色,发挥优势,并应力争使特色更鲜明,优势更突出。
多年的临床实践表明,中医外科技术不仅能治疗常见病、多发病,而且能治疗慢性难愈性溃疡、糖尿病性足病、手术后窦道等疑难复杂疾病,以及毒蛇咬伤、坏死性筋膜炎等危急重症。因此,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应坚定信念、树立信心,充分发扬中医的特色和优势。
4.4.3创新基本理论,提升学术水平中医理论发展相对缓慢已成为外科学发展的瓶颈。我们一定要秉承传统,在继承、发掘传统精华的同时,立足临床,不断总结中医药在治疗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复杂病及急危重症的临证经验及其临床疗效,梳理其学术渊源和发展脉络,凝练学术观点,再上升为学术思想,进而建立新的理论体系、形成学术流派,以进一步促进外科学术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诸多学者在创新基本理论、提升学术水平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例如,从清热解毒到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通腑攻下、扶正法治疗外科感染性疾病,从祛腐生肌到祛腐、祛瘀、补虚、活血生肌治疗慢性皮肤溃疡,从提脓祛腐到煨脓湿润法、煨脓祛腐、祛瘀化腐治疗皮肤溃疡(腐肉未脱),从多种治则到活血化瘀法治疗周围血管病,从药捻疗法到灌注、拖线、垫棉法治疗难愈性窦瘘类疾病,从疏肝理气到调摄冲任治疗乳腺病,从以毒攻毒到扶正祛邪防治肿瘤复发转移,等等,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丰富、发展、完善了中医外科基本理论,而且提升了学术水平,进而推动了外科学的发展。
4.4.4创新外治药物与技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外治法是中医外科治疗疾病的主要疗法,是中医外科有别于西医外科最主要的特点,也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所在。传统的丸、散、膏、丹等外用药有不同程度的疗效,并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是中医外科外治疗法中最具有特色的部分。但多数传统制剂的剂型、色泽、味道、给药方式等较难适应现代临床的需求,必须结合现代制药技术,包括纳米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开展对传统有效膏剂、散剂的制作工艺、药物筛选和药物配伍的研究工作,建立新的中药外用剂型及给药方式,如硬膏剂、膜剂、气雾剂、缓释剂、控释剂、经皮给药系统及促渗药物等,同时开展外用制剂的安全性研究,从而提升中医外科外治法的技术含量,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升丹制剂是外科提脓去腐的“圣药”,有不可替代作用,因含砷、汞,药厂或院内制剂室都不愿生产,多数医师不敢用,在临床濒于灭亡状态。但是国内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吴翰香用雄黄(含砷)治疗白血病,20世纪70年代张亭栋研究砒霜、轻粉、蟾蜍等治疗白血病,20世纪90年代后王振义院士、陈竺院士将三氧化二砷(俗称砒霜)与西药结合起来用于治疗白血病,使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五年无病生存率”从约25%跃升至约95%,并通过分子生物学研究阐明其机制,并得到了世界的公认,代表了该领域的世界最高研究水平,这种联合疗法目前是全世界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标准疗法,2012年荣获第七届圣捷尔吉癌症研究创新成就奖,是迄今为止世界在癌症研究方面的最高嘉奖,也是美国以外的科学家首度获奖。国内并以研制三氧化二砷注射液,被评为“中国发明专利优秀奖”,“国家重点新产品”,治疗各种肿瘤,取得良好疗效。国外已研制银离子抗菌敷料,其机制主要是基于重金属离子对细菌蛋白质的变性作用,因而具有广谱杀菌及很少产生耐药菌的特点。我们不仅没有理由反对、质疑升丹制剂的使用,还应该融合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开发出安全、高效的升丹制剂。
外治特色技术,如切开法、烙法、砭镰法、挂线法等是中医药防治疾病的有效手段和方法,但一直缺乏系统规范的深入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临床推广应用及临床疗效的提高,影响了中医药学体系的完整性与优势的发挥,影响了中医药学的发展与走向世界。有必要选择中医外科特色诊治技术,如敷贴疗法、拖线疗法、药捻疗法、熏洗疗法、灌注法等,建立特色外治疗法的规范化方案、技术操作标准以及疗效评价体系,形成临床诊疗指南,并进一步推广应用。同时引进新技术、新方法,使临床诊断、治疗有客观指标,并不断提高疗效。
手术疗法是中医外科主要的外治法之一,在中医外科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曾在世界医学史上处于领先水平。但是自1840年以来,外科手术受到空前制约,与西医差距越来越大。国家医疗服务项目中无中医手术疗法的收费项目,甚至一些地方卫生局则明确表示,在综合医院中医不能进入外科,不能手术,否则属于超范围行医;综合医院出台规定,限制在综合医院工作的中医师开展外科手术,对于中医教育机构培养的外科手术人才不予录用或拒之门外。有必要在政策上进一步保证,打破“手术是西医的东西,中医不能做手术”的错误观点的束缚,纠正限制中医开展外科手术的行为,积极开展手术疗法;同时在相关收费项目中充分体现手术疗法等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的劳务价值,或建立中医特色技术补偿机制。
4.4.5融合现代科学技术,促进学科发展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要与时俱进,中医外科学的发展同样如此,必须依据自身的思维模式和理论体系,融合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丰富和发展自己。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曾说:“中医利用现代化设备和技术越先进,中医药就越能得到发展。利用先进的诊断设备,可以有利于中医的辨证施治,也有利于观察中医治疗的疗效。”如难愈性窦瘘窦道走行复杂,隐匿性管道难以被发现,易致术后复发。而采用腔内超声检查、X线窦瘘造影、螺旋CT窦瘘造影三维重建等现代技术,可以明确病变范围、分布、主管道走向、支管数量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从而使手术操作更有针对性,进一步提高了临床疗效,减少了病情复发,同时也为诊断、疗效评判提供了客观依据。又如,引进血管微创介入技术、干细胞技术治疗周围血管病,能迅速改善局部血供,提高临床疗效。
中医外科学的技术手段用于治疗疾病,其临床疗效显著,但临床研究规范化不够,有关的作用机制研究不够深入,成为学科可持续发展及走向世界的的瓶颈。因此,我们必须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完善中医临床信息采集的标准化、客观化、规范化方法,遵循临床流行病学、循证医学的研究思路,建立能够反映中医药特色与优势的疗效评价体系,探讨中医药的治疗优势及中医药干预的优势环节、适宜时机、适宜人群,阐明其科学性、有效性、规范性、安全性、可操作性,形成具有中医特色的临床诊疗指南(临床诊疗路径)。同时,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建立外科病证结合实验动物模型,通过多学科、跨领域、交叉、渗透性研究,从整体—细胞—基因等层次,多水平、多角度、多靶点研究中医证的本质和内涵;同时对临床有效方药和特色技术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力求揭示疗效基础,阐明作用机制,发现药物的新靶标及药效的物质基础,进而丰富中医外科学的理论内涵,实现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
4.4.6注重人才培养,造就名中医群体人才是学科发展的灵魂。外科要振兴,加强人才培养是关键,尤其是在目前中医外科发展存在诸多困难的情况下,更需要培养有志于从事中医外科事业的人才。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有明确的政策导向,而且要为人才的成长提供适宜的“土壤”,确保在二级和三级医院中独立设置中医外科临床科室。在此基础上建立多层次、多学科的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师徒授受(一师多徒、一徒多师,随师临诊、专题讲授、病案讨论、病房查房、学术经验交流会)+
院校教育(研究生)+多学科融合”以及“挖掘临床经验—临床应用验证—机制研究—学术思想的升华与创新—理论指导临床—提高临床疗效”的模式,形成由“院士、国医大师—名医—中青年名医—学术骨干”组成的结构和分布合理的优秀中医外科团队。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女性安全期计算器预产期计算器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五行八字成人血压评价体温水平评价糖尿病饮食建议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基础代谢率计算补钠计算器补铁计算器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乙醇摄入量计算器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5同类同名科教书籍·中医外科学鼻中隔穿孔简介目录 1拼音 2英文参考 3概述 4疾病名称 5英文名称 6分类 7 ICD号 8流行病学 9病因 9.1外伤 9.2手术 9.3挖鼻 9.4理化因素 9.5感染 9.6肿瘤及恶性肉芽肿 9.7其他 10鼻中隔穿孔的临床表现 11辅助检查 12诊断 13鼻中隔穿孔的治疗 13.1保守治疗 13.2应用赝复物封闭鼻中隔穿孔 13.3手术治疗 13.3.1鼻中隔穿孔的适应证 13.3.2鼻中隔穿孔的禁忌证 13.3.3***与麻醉 13.3.4手术进路的选择 13.3.5应用游离组织瓣封闭鼻中隔穿孔 13.3.6应用带蒂组织瓣封闭鼻中隔穿孔 13.3.7应用复合瓣封闭鼻中隔穿孔 13.3.8游离组织瓣的选择 13.3.9手术前后的处理 13.4以往手术失败原因 14预后 15鼻中隔穿孔的预防 16相关药品附: 1鼻中隔穿孔相关药物 1拼音
bí zhōng gé chuān kǒng
2英文参考perforation of the nasal septum
3概述鼻中隔穿孔(perforation of nasal septum)系鼻中隔软骨部或骨部因外伤、感染、化学药物***或其他原因使之穿破,形成大小不等的穿孔,使两侧鼻腔相通,造成自觉有头疼、鼻塞、鼻出血、鼻腔干燥、呼吸时哨音等症状。多是鼻中隔手术损伤的结果,也可为某些疾病的症状或后遗症,例如梅毒、麻风等特种感染的鼻部症状;鼻中隔肿瘤治愈后的后遗症;鼻腔后部的穿孔症状并不一定明显。不同原因造成的鼻中隔穿孔的部位和大小都有所不同,例如梅毒性穿孔多破坏较大,侵犯软骨部和骨部,多为大穿孔,甚至鼻中隔全部损毁,重者可有鞍鼻畸形;结核性穿孔多发于软骨部,穿孔边缘黏膜增厚或有肉芽组织或呈潜行性溃疡;麻风性穿孔黏膜常呈萎缩样,鼻腔宽大,黏膜干燥,但无臭味,以上特种感染者均应注意全身症状。化学性穿孔例如铬酸***造成穿孔常发生于软骨部,伴有鼻黏膜肿胀、干燥、溃疡等变化;外伤性穿孔边缘多光滑,可有黏膜干燥,穿孔多位于软骨部,病人多有长期挖鼻习惯或有鼻中隔手术史,部分病人由于其他外伤,穿孔常不规则,并伴有其他外伤痕迹。
4疾病名称鼻中隔穿孔
5英文名称perforation of nasal septum
6分类耳鼻喉>鼻及鼻窦疾病
7 ICD号J34.8
8流行病学某些疾病的症状或后遗症,例如梅毒、麻风等特种感染可引起鼻中隔穿孔,我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性病的消灭和工业安全保护的改善,此种原因的病例已少见,虽近几年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多,性病发病已呈上升趋势,但性病造成鼻中隔穿孔的病例尚未见有增多。
9病因各种原因形成的穿孔的部位、大小、形状等不同,一般有些病因往往先致鼻中隔一侧的黏膜溃疡,逐渐侵蚀软骨膜及其支架,继而累及对侧软组织,最后导致鼻中隔穿孔。
9.1外伤鼻面部是外伤常易累及的部位,严重的外伤或鼻中隔贯通伤后可以遗留鼻中隔穿孔,此类鼻中隔穿孔多和鼻腔的粘连、鼻中隔的移位、鼻窦的外伤、骨或软骨的缺损、软组织的缺损合并存在,形成复杂的形状不规则的鼻中隔穿孔和其他鼻腔鼻窦的后遗症,常合并鼻中隔的异位或与鼻腔外侧壁的粘连。
9.2手术在鼻中隔偏曲的手术矫正中,若不慎撕裂鼻中隔两侧相对应部位的黏骨膜或黏软骨膜,手术后就形成了鼻中隔穿孔,单侧的黏膜的撕裂不会形成鼻中隔的穿孔。鼻中隔手术中一定要注意保护好黏骨膜或黏软骨膜,在一侧黏膜撕裂或必须切开时,此时一定要保护好对侧的黏软骨膜或黏骨膜,必要时保留软骨,才能防止鼻中隔穿孔。此种穿孔多在鼻中隔的软骨部。
9.3挖鼻挖鼻是许多人的一个很不卫生的习惯,因挖鼻形成习惯,反复地***鼻中隔黏膜,致使鼻中隔黏膜遭到损伤,形成炎症反应,久而久之鼻中隔黏膜形成溃疡;***如不能及时消除,反复的***使溃疡日益加深,双侧黏膜对应的较重溃疡,使之鼻中隔软骨失去了营养和血液供应,就可以形成鼻中隔软骨部的穿孔,此种穿孔比较小。
9.4理化因素某些厂矿企业如电镀厂、水泥厂、玻璃厂、炼油厂、炼铝厂、磷酸石选矿厂、蓄电池厂等在生产、制造或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有害性气体或粉尘如硫酸、氟氢酸、铬酸、硝酸、铜钒、砷、汞等被吸入鼻腔,腐蚀黏膜,久之即出现鼻中隔黏膜的溃疡,而最终导致鼻中隔穿孔。临床上治疗鼻中隔李特尔区病变时,常反复应用硝酸银、三氯醋酸、电灼或CO2激光治疗,亦可导致鼻中隔穿孔,还有报道行鼻腔镭锭治疗后致使鼻中隔穿孔者。此类鼻中隔穿孔的部位一般都在鼻中隔软骨部。
9.5感染普通感染或特殊感染均可导致鼻中隔穿孔。普通感染主要有鼻中隔脓肿,特殊感染如梅毒、结核、狼疮、麻风等特殊传染病。急性传染病如白喉、猩红热、伤寒等均可能导致鼻中隔穿孔。普通的感染一般鼻中隔穿孔多在软骨部,而且均为中、小穿孔。特殊感染所致的鼻中隔穿孔可以软骨部和骨部同时存在,而且穿孔比较大。
9.6肿瘤及恶性肉芽肿原发于鼻中隔的某些肿瘤累及鼻中隔深层时,可直接造成鼻中隔穿孔。或经手术切除后未当即修复而遗留永久性鼻中隔穿孔。鼻腔巨大肿瘤压迫鼻中隔日久亦可致鼻中隔穿孔。恶性肉芽肿多可直接形成鼻中隔穿孔。这一类鼻中隔穿孔多比较大,而且软骨部和骨部同时存在。
9.7其他鼻腔异物或鼻石长期压迫可以导致鼻中隔穿孔。
鼻中隔穿孔对鼻腔鼻窦功能的影响:①呼吸功能:如前所述,鼻呼吸气流兼有层流和紊流的特征,以紊流为主。吸入的气流以从鼻瓣区沿鼻中隔侧的吸入量和速度为最大。因前部鼻瓣区的整个结构是由顺应性大翼部和稳定的鼻中隔软骨所支撑,所以呼吸气流主要通过鼻瓣区的基底部,沿鼻中隔侧以最大流量和最快速度通过鼻腔。一旦发生鼻中隔穿孔,吸入的气流沿各自鼻腔流动的方向发生改变,吸入量较大的一侧将较多的空气吸入自己鼻腔内,吸入的气流在鼻中隔穿孔的周围形成较多紊流,气流中所含成分沉滞,从而引起一系列的症状。②湿度调节:由于鼻中隔穿孔的影响,吸入气流紊流成分过多的增加,气流中所含颗粒沉滞于鼻中隔穿孔周围,和鼻腔分泌物水分的减少并与之混合,形成痂皮,使鼻中隔局部腺体减少,黏膜干燥,引起鼻腔的临床症状。③纤毛运动:鼻腔局部痂皮、黏膜干燥、腺体减小,共同对鼻腔的纤毛造成了破坏,使纤毛减少并影响了纤毛的运动,使鼻腔分泌物的排泄受到影响,引起鼻部的临床症状。④嗅觉:一般鼻中隔穿孔对嗅觉功能无太大的影响,但是,发生于中鼻甲水平以上的鼻中隔高位的大穿孔,因为痂皮的***,可能影响到嗅觉功能。
10鼻中隔穿孔的临床表现鼻中隔穿孔的病人,一般的感觉是鼻腔干燥,易结干痂,鼻塞,头痛,往往有类似如神经衰弱的症状,例如头昏、头疼、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待排出鼻腔痂皮后鼻塞可以好转,但是可以有鼻腔小量出血。鼻中隔穿孔位于鼻中隔软骨部偏前者,可以在呼吸时产生吹哨声音;若位于鼻中隔后部,则可以没有明显症状。鼻中隔穿孔过大者,可以干燥感觉比较重,如合并鼻中隔的偏曲,呼吸气流可以经常偏向一侧,造成一侧的通气过度、干燥感或其他症状明显。
鼻中隔穿孔一般常规鼻镜检查就可以发现,但是位于后部或偏上、偏下的小穿孔则有时可以漏诊,这时应该详细检查,必要时应用麻黄堿收敛鼻腔黏膜后再行检查,也可以应用鼻内镜检查,纤维鼻咽、喉镜也可以进行检查。一般检查都可以见到鼻中隔的不同部位的大小不等的穿孔,穿孔周围有干痂存在,除去后可以见到穿孔边缘的出血、黏膜的干燥或萎缩。如果鼻中隔存在痂皮,未见穿孔,则应该除去痂皮,仔细检查。在合并外伤的病人,应该仔细收敛检查。
11辅助检查鼻窦CT冠状和水平位扫描明确范围。
12诊断①常有上述疾病史或治疗史;
②有头痛、鼻塞、用力擤鼻后小量出血、呼气时可有吹哨声;
③检查可见中隔穿孔边缘常有痂皮附着、穿孔边缘两侧黏膜日久可愈合;
④各种穿孔特点如下:梅毒性为大穿孔或中隔全部损毁、侵及软骨及骨部、穿孔边缘较厚、鼻黏膜常有炎症或瘢痕;结核性为多在软骨部、周围黏膜增厚或有肉芽组织、穿孔边缘可呈潜行性溃疡;化学性为多在软骨部、伴有鼻黏膜肿胀、干燥、萎缩、溃疡;外伤性为边缘光滑清洁、黏膜外观正常。
13鼻中隔穿孔的治疗鼻中隔穿孔如果病人症状不明显,病人没有特殊要求,则可以不用治疗,但是平时要注意保护性地采取一些护理措施,以防止症状进一步加重。治疗一般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
13.1保守治疗鼻中隔穿孔的治疗主要应查明原因,进行对症治疗,例如抗结核治疗、驱梅疗法。化学性***强应改善工作环境,避免再受***;对穿孔边缘粘膜有溃疡、肉芽组织者,应去除结痂,用25%硝酸银液烧灼或电灼,并涂软膏,以促其愈合;鼻内经常结痂或鼻出血,可涂以1%黄降汞软膏或抗生素软膏;因铬酸引起的溃疡穿孔,须涂以5%硫代硫酸钠软膏;对无炎症反应的又有明显鼻功能障碍或临床症状的鼻中隔穿孔,应行手术修补,但全身病因尚未控制,鼻内尚有炎症时,不宜施行手术。有的小穿孔临床上无任何症状,无须外科修补。穿孔较大、症状明显者,应行穿孔修补。一般认为,鼻中隔穿孔在1cm以上者为大穿孔,手术修补较为困难。
13.2应用赝复物封闭鼻中隔穿孔应用赝复物封闭鼻中隔穿孔,多用蜡模制作的尼龙纽扣,热石膏模翻制的软塑料塞,盘形硅胶置入周边开槽的中隔赝复物,热处理的丙烯酸树脂纽扣,硅胶封闭器等。Pallauch报道应用硅胶中隔纽扣封闭了136例大小为0.09~1.1cm2的鼻中隔穿孔,其中100例(73.5%)效果良好。Reiter和Facer亦有类似报道。Dishoech用蜡模封闭鼻中隔穿孔30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Gray先用硅胶纽扣封闭鼻中隔穿孔,发现易脱落,改用较硬硅胶后效果较好。一般认为,赝复物封闭鼻中隔穿孔,多用于有手术危险者,或肉芽肿和血管性疾病所致鼻中隔穿孔的病人,或穿孔边缘供血不足的病人。
根据穿孔大小选择不同规格的“H”形硅胶钮扣,将其嵌置于穿孔部位,扣的两叶分别位于鼻中隔两侧,两叶中间的中心轴部位于穿孔正中。硅胶扣的两叶厚度应各1mm,中心轴直径5mm,宽度3mm。Facer用此法治疗成功率为72%(图1)。
图1“H”形硅胶钮扣闭合中隔穿孔法
13.3手术治疗鼻中隔穿孔较小者修补较易成功,对大于1cm者则颇感困难。修补能否成功涉及诸多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健康的鼻粘膜。术前应仔细检查鼻腔,改善鼻粘膜状况,有炎症者应积极治疗而不要急于手术,嗜烟酒者应忌烟酒一个月以上,穿孔缘的溃疡、糜烂,更应积极治疗。②合理的切口选择。选择切口的原则是便于操作,以保证修补所用瓣膜能完好对位和张弛有度的缝合。如选用唇龈沟切口,尚应注意口腔及牙体有否感染性疾病。③覆盖穿孔的组织瓣膜有良好的营养供给,因而要求组织瓣膜有足够的宽度。
13.3.1(1)适应证①如果在手术中例如鼻中隔矫正手术,不慎撕裂双侧同一部位的黏软骨膜,造成鼻中隔的穿孔,可以在手术当中立即予以修补。
②鼻中隔穿孔位于鼻中隔前部,引起鼻内干燥、出血、结痂,或呼吸时有哨音者。
③因各种原因所致的鼻中隔穿孔,只要诱发因素已经治愈,可以行鼻中隔穿孔修补手术。
13.3.2(2)禁忌证①鼻中隔穿孔的原因如果为结核、梅毒或其他慢性传染病,若原发因素病因不清或原发病尚未控制时,必须弄清原发因素或待原发病治愈后,再行修补手术。
②如果鼻腔或鼻窦内尚有炎症未完全治愈时,应先控制炎症,炎症控制后方可施行手术。
③鼻腔有萎缩性黏膜改变,行手术时应予以注意,不应强调为手术绝对禁忌证。
④鼻中隔后部的大穿孔,如果筛骨垂直板已经切除,没有明显症状者,可以不行手术治疗。
13.3.3(3)***与麻醉鼻中隔穿孔修补手术一般采用半坐位,病人不能耐受手术者,可以采用平卧位,但是头部略抬高。麻醉一般应用鼻腔黏膜麻醉加局部浸润麻醉,不能耐受者可以采用全身麻醉。
13.3.4(4)手术进路的选择较早的鼻中隔穿孔手术基本都采用经前鼻孔进路,因视野狭小,操作不便,固定困难,所以经前鼻孔修补1cm以内的小穿孔尚可以成功,而1cm以上的大穿孔则成功率不高。国内外专家学者进行了很多研究:
①张庆泉先应用鼻翼切开使手术进路变得宽大,操作方便。在局部麻醉后,顺鼻翼全层切开,牵拉固定,然后行鼻中隔穿孔修补手术。因切口在鼻翼沟处,无明显瘢痕。切口处可以不缝合,应用耳脑胶或瞬康黏合剂黏合切口。
②张庆泉在对复杂的鼻中隔偏曲合并穿孔时,采用了鼻小柱、鼻翼缘蝶形切开,这样可以充分暴露偏曲的鼻中隔和穿孔处,既可矫正鼻中隔偏曲,又可修补鼻中隔穿孔。切口在鼻尖、鼻翼处,瘢痕不明显,亦可使用黏合剂。
③唇龈沟切口:鼻中隔穿孔在前部近鼻底处时,可以采用此切口。局部麻醉后,在上唇系带处向两侧切开约4cm,分离至骨面,然后顺梨状孔向鼻底至鼻中隔穿孔分离,进行修补手术。
④鼻内镜下进路:采用鼻内镜下进行手术,可有清楚的视野,准确的操作,缺点是单手操作,配合较差。对鼻中隔后部的穿孔,鼻内镜下操作可以和其他进路结合进行,取长补短,保证修补手术的成功。
⑤显微镜下手术:陈文文报道,在手术显微镜下行鼻中隔穿孔修补,有双手操作、视野清楚、修补仔细的特点。
⑥前鼻孔撑开器下手术:用特制的前鼻孔撑开器,可以使前鼻孔开大,而且可以双手操作,但是只适用于鼻中隔前部的穿孔。
13.3.5(5)应用游离组织瓣封闭鼻中隔穿孔应用游离组织瓣封闭鼻中隔穿孔是国内外常用的修补方法。用于修补鼻中隔穿孔的鼻外组织为颞筋膜阔筋膜、胫骨骨膜等。游离移植片应略大于穿孔。于左侧鼻中隔穿孔的前方做一纵切口,自切口处用剥离子剥离穿孔周围粘膜,剥离范围距离穿孔边缘约0.5cm。将取下的筋膜自切口内放入并嵌置于穿孔周围已剥离开的两层粘膜间,然后用缝线固定,鼻腔内填塞压迫。
吴学愚报道应用筋膜嵌入法修补鼻中隔穿孔7例,成功5例;陈兆和报道应用耳屏软骨膜修补鼻中隔穿孔9例,成功8例;马培堂、徐怀三等也有类似报道,所用的方法有游离组织瓣嵌入法和外贴法两种。Hussain报道应用骨膜游离移植修补鼻中隔穿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失败的病例系因单层组织瓣修补固定不易,易脱落,血运差,中央易发生再穿孔,边缘易出现裂隙等。
13.3.6(6)应用带蒂组织瓣封闭鼻中隔穿孔中鼻甲粘膜转位法:将穿孔缘切除少许以形成新的创面。在同侧中鼻甲上做到“U”形切口,由上而下剥离粘膜瓣至蒂部,将此粘膜瓣向下翻盖于穿孔并将其缝合于穿孔周围的创缘上。对侧鼻腔填塞,2~3周后切断蒂部。
下鼻甲粘膜转位法:方法同上,所不同的是于下鼻甲表面做正“U”形切口,粘膜瓣向上翻盖于高于下鼻甲水平的鼻穿孔上。
早年有学者报道应用带蒂的下鼻甲黏膜瓣转移修补鼻中隔穿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需要二期断蒂且手术操作较为复杂。Karkan报道应用带单蒂或双蒂的鼻中隔黏软骨膜瓣修补鼻中隔穿孔,血运供应好,成功率高,但有内上端固定困难、边缘易出现裂隙等缺点。Rettinger报道应用旋转鼻中隔黏软骨膜瓣修补鼻中隔穿孔,对1cm以内的较小穿孔较为适宜,而用以修补1cm以上穿孔则较为困难。勾大君报道应用双蒂鼻腔外侧壁黏膜瓣修补鼻中隔穿孔效果好,治疗16例全部愈合,但有鼻塞,而且需要二期断蒂。
13.3.7(7)应用复合瓣封闭鼻中隔穿孔①郭志祥1964年报道采用耳后中厚皮片2片,在刮除鼻中隔穿孔边缘5~10mm的两侧黏膜上皮,使形成新鲜创面,继将皮片分贴于鼻中隔穿孔的两侧,填塞固定1~2天。
②先在一侧鼻中隔穿孔之前做弧形切口,沿穿孔周围分离黏骨膜。在另一侧鼻中隔穿孔的上下做两横切口,上切口作于鼻中隔近顶部,下切口沿鼻底外侧,形成上下两个双蒂黏骨膜瓣。用细肠线缝合两黏骨膜瓣,封闭一侧穿孔。将备用的颞骨骨膜塞入黏骨膜和鼻中隔软骨之间,覆盖鼻中隔穿孔,并超过穿孔边缘5~10mm,摊平铺贴。然后在原侧鼻底做黏膜瓣,旋转至鼻中隔穿孔处,缝合固定,填塞鼻腔,7天取出。
③woolford报道先切除耳后岛状皮肤比鼻中隔穿孔稍大,切口紧贴耳甲腔切除耳甲腔软骨备用。再将鼻中隔穿孔前方正常黏膜弧形切开,向下至鼻底,向后上及后下方分离黏膜瓣,通常分离至鼻底或至下鼻甲下表面纵形切断黏膜瓣,蒂留于鼻中隔穿孔的后方,利于上面的黏膜瓣向下推进与下面的黏膜瓣对合封闭鼻中隔穿孔。用3个0的可吸收肠线缝合封闭穿孔。同法切除对侧鼻中隔黏膜瓣,将复合软骨移植片镶嵌在穿孔的软骨与将近封闭穿孔的黏膜瓣之间,皮肤面放在对侧掀起的黏膜瓣下,3个0的可吸收肠线缝合固定软骨移植片,软硅胶鼻夹板无张力的缝合在下面黏膜表面,略松填塞鼻腔。术后第2天抽出填塞物,术后10天取出鼻夹板。
13.3.8(8)游离组织瓣的选择行鼻中隔穿孔的修补,以往多用颞肌筋膜、软骨膜、阔筋膜、骨膜、皮片等。在手术修补过程中,发现移植局部的黏膜效果很好。在为一例鼻息肉病人行切除手术时,发现了鼻中隔穿孔,病人要求修补,因为别处的部位没有准备,见切下的鼻息肉组织血管比较多,就在做了翻转黏软骨膜瓣封闭了一侧后,将鼻息肉剖成了黏膜瓣,贴于形成的创面之上,固定缝合,结果成活良好。受手术启示后采用了下鼻甲游离黏膜瓣进行修补,效果很好。
使用筋膜、软骨膜等游离组织瓣,成活后先呈灰白色,然后逐渐转变为淡红色。黏膜上皮的恢复则需要2个月以上,所以要定期门诊复查换药。鼻息肉、下鼻甲黏膜因为有黏膜上皮,则成活即为淡红色,但操作时已多少损伤了黏膜上皮,恢复也需要1个月以上的时间。皮片的恢复时间更长,而且很难变化至与鼻腔黏膜一样,现在已很少用。
13.3.9(9)手术前后的处理手术前后的处理也很重要,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鼻中隔穿孔外科手术修补前,应常规鼻腔滴药,例如呋麻液、复方薄荷油等。每天1~2次的鼻腔局部冲洗,清除鼻腔痂皮,但要注意,不能损伤鼻腔黏膜。
②手术后应常规应用3~7天抗生素,应用6542、低分子右旋糖酐等药物。抽出鼻腔填塞物后,应用呋麻液、复方薄荷油等滴鼻剂。
③3~7天抽出填塞物后,应每日鼻腔换药,移植组织瓣处最好应用湿的吸收性明胶海绵贴敷,保持湿润。应避免组织瓣干燥,以免影响组织瓣成活。
13.4以往手术失败原因以往鼻中隔穿孔治疗失败的原因主要有:
(1)手术进路问题:因为以往手术修补鼻中隔穿孔,只从前鼻孔进路,又无撑开器,进路狭窄,操作不便,照明不清楚,术腔视野欠清晰,所以仔细操作受限,是成功率不高的原因之一。
(2)血运问题:以往修补鼻中隔穿孔的方法,大部分都是分离穿孔周围的黏软骨膜,将修补的单层瓣膜,嵌塞于两层之间,这种情况对于鼻中隔1cm以上的穿孔,瓣膜中央的供血就成为问题,所以容易使瓣膜中央缺血造成再穿孔。
(3)固定问题:因为鼻腔本身狭窄,操作不便,所以以往将瓣膜嵌塞于黏软骨膜下,前部较易固定,但后部的固定就成为问题,只靠填塞,稍微填塞操作不慎,就可以使填塞之瓣膜移位,重者使瓣膜脱落,轻者边缘出现裂缝,使手术失败。
(4)带蒂瓣膜问题:有报道应用带蒂的下鼻甲黏膜瓣,外侧壁黏膜瓣等修补鼻中隔穿孔。除了操作上的困难以外,只要固定好,应该效果很好,但是手术后有暂时鼻塞,二次手术,引起泪道堵塞等弊病。
(5)游离瓣膜的问题:游离瓣膜的选择,以往多应用鼻腔以外的组织,就是成活好,黏膜上皮的恢复也需要很长的时间,有些组织例如皮片,基本上不能恢复到较为正常的鼻腔黏膜上皮,所以,就是穿孔封闭也不能恢复成为鼻中隔黏膜上皮的功能。
(6)术后处理的问题:鼻中隔穿孔的术后处理是很重要的,手术中不适当力量的填塞,鼻腔换药干湿度的掌握上,过度干燥可以造成移植瓣膜的缺血坏死。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女性安全期计算器预产期计算器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五行八字成人血压评价体温水平评价糖尿病饮食建议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基础代谢率计算补钠计算器补铁计算器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乙醇摄入量计算器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14预后可经手术治疗封闭穿孔。
15鼻中隔穿孔的预防鼻中隔穿孔应积极治疗鼻及鼻腔疾病,禁止挖鼻,避免外伤及有害粉尘及局部***以减少发病。
16相关药品硝酸银、三氯醋酸、醋酸、麻黄堿、硫代硫酸钠、硫酸钠、复方薄荷油、吸收性明胶海绵
鼻中隔穿孔相关药物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水肿。皮肤:荨麻疹、皮疹、皮炎、瘙痒。气道:鼻中隔穿孔和黏膜溃疡。速发或迟发的过敏反应,包括荨麻疹...
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敏样反应、支气管痉挛、皮疹、面部或舌部水肿、鼻中隔穿孔、青光眼、眼压升高及白内障等。【禁忌】【注意...
丙酸倍氯米松鼻气雾剂眼、面、唇以及咽喉部水肿。3.罕见眼压升高、鼻中隔穿孔。【禁忌】严重高血压、糖尿病、胃十二指肠溃疡...
丙酸倍氯米松鼻喷雾剂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