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我国古代记时中,“晡时”指什么时候呢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我国古代记时中,“晡时”指什么时候呢以及晡时是什么意思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我国古代记时中,“晡时”指什么时候呢晡时的意思晡时的意思是什么我国古代记时中,“晡时”指什么时候呢我国古代采用“十二时辰”来计时,即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小时。而且,每个时辰都有其特定的名字。比如,题主所说的“晡时”。“晡时”也叫“申时”,它相当于现在的下午三点到五点这一时段。
“十二时辰”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计时方法,早在三千多年前的西周时期就已经在使用了。所以,其源头或在西周之前。
西周时虽然使用“十二时辰”计时,但对每个时辰的叫法是有点混乱的,不太统一。真正把十二时辰的叫法统一起来,固定下来,就已经到了大约八百年之后的汉代了。
在汉代统一固定后的十二个时辰名称如下:
“夜半”——即子时,相当于现在的23点至1点,为一日之起点。
“鸡鸣”——即丑时,相当于现在的1点至3点。“鸡鸣”的叫法有点难解。
“平旦”——即寅时,相当于现在的3点至5点,我们称之为黎明之时。
“日出”——即卯时,相当于现在的5点至7点,如其名,日出之时。
“食时”——即辰时,相当于现在的7点至9点,这是古人的“朝食”之时。“朝食”即早餐。
“隅中”——即巳时,相当于现在的9点至11点,临近中午之时。
“日中”——即午时,相当于现在的11点至13点,是正午时分,太阳已到中天。
“日昳”——即未时,相当于现在的13点至15点,这时的太阳偏西了。
“晡时”——即申时,相当于现在的15点至17点,这是古人吃第二顿饭的时间,后面便是“日入”,貌似古人只吃两顿饭。
“日入”——即酉时,相当于现在的17点至19点,如其名,夕阳西下之时。
“黄昏”——即戌时,相当于现在的19点至21点,太阳落山了,天色将黑未黑。
“人定”——即亥时,相当于现在的21点至23点,如其名,人们都安定了,该睡的睡,该歇的歇,这是十二时辰的结尾。
晡时的意思晡时的意思是什么晡时的词语解释是:晡时是十二时之一,即申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即下午3时正至下午5时正)。猴子喜欢在这时候啼叫。
晡时的词语解释是:晡时是十二时之一,即申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即下午3时正至下午5时正)。猴子喜欢在这时候啼叫。拼音是:būshí。结构是:晡(左右结构)时(左右结构)。
晡时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关于晡时的诗词
《六曹长贰观潮予以入直不预晡时大雷雨走笔戏》
关于晡时的诗句
野外晡时即掩关晡时申晡时坚坐到黄昏
关于晡时的成语
及时雨过时货说时迟,那时快轰动一时冠绝一时
关于晡时的词语
轰动一时现时报冠绝一时赶时髦过时货及时雨时不可失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晡时的详细信息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