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颜炳罡的关于《心灯》的一些知识点,和颜炳罡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颜炳罡的关于《心灯》颜泉的社会评价颜炳罡的关于《心灯》1996年的秋天,颜炳罡教授和几个研究生一起创办了“经典读书班”。弹指一挥间,已经过去十六个春秋了。这十六年来,无论寒暑冬夏,无论刮风下雨,每周三晚(06年之前是周五)华灯初上时,在洪家楼校区的校园里都可以听到朗朗的读经声,从未间断。在《心灯》创刊号上,当时的发起人之一赵卫东博士说,当时他们办这个班是受到了当代新儒家孤往精神的感染和启迪,以及承续和弘扬儒家文化的历史担当感与文化担当意识的驱使。目的就是推广和普及儒家经典,进而弘扬儒家文化,提高同学们的传统人文修养素质。
2006年底,颜炳罡教授发起创办了《心灯》报纸,其主题是“构筑民间儒学的平台,架起大众儒学的桥梁,耕耘草根儒学的沃土,点燃生活儒学的灯火,照亮实践儒学的征程”。一直以来,颜炳罡教授倡导儒学的大众化、平民化,为“民间儒学”的发展辛勤耕耘,至2006年,恰好是“经典读书班”一个十年之期。十年的坚持,十年的辛劳,十年的汗水,带来的是丰富的经验、丰硕的成果。凭着这种经验,这些成果,颜炳罡教授为大家搭建起又一个得以集中展现和交流的平台,这就是《心灯》报。
心灯――代发刊词
——颜炳罡
人人都有一盏灯,
清澈、晶莹、鲜活、跃动。
这盏灯,
光着无始,
明着无终;
彻乎无可微,
遍乎满苍穹;
见彻乎动,
默运乎静。
无形以之起,
有形以之生。
长于佛陀之先,
成就老君之名,
舞动真宰的手臂,
显示上帝的大能。
森罗万象,
感而遂通。
这盏灯,
将我从昏暗中引出,
将我从迷惑中唤醒。
将我的腰杆挺起,
将我的脚板摆正。
照亮我当下的跬步,
指引我遥远的征程。
灯暗了,
万物之灵会露出四脚行走的原形;
光没了,
高堂大厦会化为阴森的囚笼;
蒙尘了,
宝光玉器会变作捆身的大绳。
没有这盏灯,
宇宙万法皆虚空!
阴风冷雨,
擦明这盏灯;
风和日丽,
彰显这盏灯;
颠沛流离,
守住这盏灯;
春风得意,
敬畏这盏灯。
千折万磨,
成就这盏灯。
非行仁义,
由仁义行。
这是仁爱之灯,
这是正义之灯,
这是羞恶之灯,
这是智慧之灯。
拨亮她,
浩气亘古今,
沛然塞苍冥。
光大她,
寻孔颜乐处,
与列贤同行。
人人都有一盏灯,
我的灯,你的灯,他(她)的灯,
灯灯相同。
我的光,你的光,他(她)的光,
光光互映。
精诚,无畏,
奉献,牺牲,
让人间充满温暖,
让宇宙永远光明
颜泉的社会评价悟性、功力、境界是一切人类文化创造活动不可缺少的三要素。做学问是这样,画家创作也是如此。境界是立意之本,功力是创作之基,悟性是灵感之源。读颜泉的画,给人最直接的感受是意存高远,灵气飞动,功力扎实。——颜炳罡
颜泉正在奋力拓展自己写意花鸟艺术的成果,假如要我对颜泉的艺术说一点建议的话,我想到潘天寿先生在读老子《道德经》时的一个眉批:“强骨,静气。”(《见潘天寿谈艺录》,潘公凯编,1997年,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邵大箴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