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星座常识 > 文章页面

八字算命是谁发明的(儒林外史中的故事有哪些)

易经堂 命理之断流年注意点

本文目录

...一份书单,高一的, 麻烦帮忙推荐一下有最价值看的有哪些求后现代皇妃物语第二部儒林外史中的故事有哪些

《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长篇讽刺小说,大约在1750年前后,作者50岁时成书,先后用尽了吴敬梓的20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儒林外史

根据程晋芳《怀人诗》,可以证明在吴敬梓49岁的时候已经脱稿(《春帆集》收《怀人诗》十几首,中有一首注:“全椒吴敬梓字敏轩。”全诗最后四句说:“外史纪儒林,刻画何工妍!吾为斯人悲,竟以稗说传。”),但是直到作者死后十多年,才由金兆燕给他刊刻了出来。这个刻本,今已失传。现在通行的刻本是56回,其中最末一回乃后人伪作。全书故事情节虽没有一个主干,可是有一个中心贯穿其间,那就是反映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毒害,讽刺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风习。这样的思想内容,在当时无疑是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的。加上他那准确、生动、简练的白话语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塑造,优美细腻的景物描写,出色的讽刺手法,艺术上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儒林外史》全书56章,由许多个生动的故事联起来,这些故事都是以真人真事为原型塑造的。全书的中心内容,就是抨击僵化的考试制度和由此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鲁迅先生评为“如集诸碎锦,合为帖子,虽非巨幅,而时见珍异。”冯沅君、陆侃如合著的《中国文学史简编》认为“大醇小疵”。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作者在书中虽然批判了黑暗的现实,却把理想寄托在“品学兼优”的士大夫身上,宣扬古礼古乐,看不到改变儒林和社会的真正出路,这是应该加以批判的。《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吴敬梓对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举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的成功塑造,以及对吃人的科举、礼教和腐败事态的生动描绘,使他成为我国文学史上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作家之一。《儒林外史》不仅直接影响了近代谴责小说,而且对现代讽刺文学也有深刻的启发。现在,《儒林外史》已被译成英、法、德、俄、日等多种文字,成为一部世界性的文学名著。有的外国学者认为:这是一部讽刺迂腐与卖弄的作品,然而却可称为世界上一部最不引经据典、最饶诗意的散文叙述体之典范。

抗美援朝纪念币来了,倒计时开始

编辑本段内容介绍

明宪宗成化末年,山东兖州府汶上县有一位教书先生,名叫周进,他为了能够出人头地,荣耀乡里,屡次参加科举考试,可是60多岁了,却连秀才也未考上。一天,他与姐夫来到省城,走进了贡院。他触景生情,悲痛不已,一头撞在了号板上,不省人事,被救醒后,满地打滚,哭得口中鲜血直流。几个商人见他很是可怜,于是凑了二百两银子替他捐了个监生。他马上就向众人磕头,说:“我周进变成驴变成马也要报效!”不久,周进凭着监生的资格竟考中了举人。顷刻之间,不是亲的也来认亲,不是朋友的也来认做朋友,连他教过书的学堂居然也供奉起了“周太老爷”的“长生牌”。过了几年,他又中了进士,升为御史,被指派为广东学道。在广州,周进发现了范进。为了照顾这个54岁的老童生,他把范进的卷子反复看了三遍,终于发现那是一字一珠的天地间最好的文章,于是将范进取为秀才。过后不久,范进又去应考,中了举人。当时,范进因为和周进当初相似的境遇,在家里倍受冷眼,妻子对他呼西唤东,老丈人对他更是百般呵斥。当范进一家正在为揭不开锅,等着卖鸡换米而发愁时,传来范进中举的喜报,范进从集上被找了回来,知道喜讯后,他高兴得发了疯。好在他的老丈人胡屠户给了他一耳光,才打醒了他,治好了这场疯病。转眼功夫,范进时来运转,不仅有了钱、米、房子,而且奴仆、丫环也有了。范进母亲见此欢喜得一下子胸口接不上气,竟然死了。胡屠户也一反常态,到处说他早就知道他的女婿是文曲星下凡,不会与常人一样的,对范进更是毕恭毕敬。后来,范进入京拜见周进,由周进荐引而中了进士,被任为山东学道。范进虽然凭着八股文发达了,但他所熟知的不过是四书五经。当别人提起北宋文豪苏轼的时候,他却以为是明朝的秀才,闹出了天大的笑话。科举制度不仅培养了一批庸才,同时也豢养了一批贪官污吏。进士王惠被任命为南昌知府,他上任的第一件事,不是询问当地的治安,不是询问黎民生计,不是询问案件冤情,而是查询地方人情,了解当地有什么特产,各种案件中有什么地方可以通融;接着定做了一把头号的库戥,将衙门中的六房书办统统传齐,问明了各项差事的余利,让大家将钱财归公。从此,衙门内整天是一片戥子声、算盘声、板子声。衙役和百姓一个个被打得魂飞魄散,睡梦中都战战兢兢。而他本人的信条却是“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朝廷考察他的政绩时,竟一致认为他是“江西的第一能员”。高要县知县汤奉,为了表示自己为政清廉,对朝廷各项法令严加执行。朝廷有禁杀耕牛的禁令,汤奉不问因由,竟然将做牛肉生意的回民老师父活活枷死,闹得群众义愤填膺,鸣锣罢市。事发后。按察司不仅没有处罚汤奉,反而将受害的回民问成“奸发挟制官府,依律枷责”之罪。如此“清廉”的知县,一年下来居然也搜刮了八千两银子。官吏们贪赃枉法,而在八股科举之下,土豪劣绅也恣意横行。举人出身的张静斋,是南海一霸。他勾通官府,巧取豪夺。为了霸占寺庙的田产,他唆使七八个流氓,诬陷和尚与妇女通奸,让和尚不明不白地吃了官司。高要县的监生严致和是一个把钱财看作是一切的财主,家财万贯。他病得饮食不进,卧床不起,奄奄一息,还念念不忘田里要收早稻,打发管庄的仆人下乡,又不放心,心里只是急躁。他吝啬成性,家中米烂粮仓,牛马成行,可在平时猪肉也舍不得买一斤,临死时还因为灯盏里多点了一根灯草,迟迟不肯断气。他的哥哥贡生严致中,更是横行乡里的恶棍。他强圈了邻居王小二的猪,别人来讨,他竟行凶,打断了王小二哥哥的腿。他四处讹诈,没有借给别人银子,却硬要人家偿付利息;他把云片糕说成是贵重药物,恐吓船家,赖掉了几文船钱。严监生死后,他以哥哥身份,逼着弟媳过继他的二儿子为儿子,谋夺兄弟家产,还声称这是“礼义名分,我们乡绅人家,这些大礼,却是差错不得的”。科举制度造就了一批社会蛀虫,同时也毒害着整个社会。温州府的乐清县有一农家子弟叫匡超人,他本来朴实敦厚。为了赡养父母,他外出做小买卖,流落杭州。后来遇上了选印八股文的马二先生。马二先生赠给他十两银子,劝他读书上进。匡超人回家后,一面做小买卖,一面用功读八股文,很快他就得到了李知县的赏识,被提拔考上了秀才。为追求更高的功名利禄,他更加刻苦学写八股文。不料知县出了事,为避免被牵累,他逃到到杭州。在这里,他结识了冒充名士的头巾店老板景兰江和衙门里当吏员的潘三爷,学会了代人应考、包揽讼词的“本领”。又因马二先生的关系,他成了八股文的“选家”,并吹嘘印出了95本八股文选本,人人争着购买,五省读书的人,家家都在书案上供着“先儒匡子之神位”。不久,那个曾提拔过他的李知县被平了反,升为京官,匡超人也就跟着去了京城,为了巴结权贵,他抛妻弃子去做了恩师的外甥女婿,他的妻子在贫困潦倒中死在家乡。这时,帮助过他的潘三爷入了狱,匡超人怕影响自己的名声和前程,竟同潘三爷断绝了关系,甚至看也不肯去看一下。对曾经帮助过他的马二先生他不仅不感恩图报,还妄加诽谤嘲笑,完全堕落成了出卖灵魂的衣冠禽兽。科举制度不仅使人堕落,同时也是封建礼教的帮凶。年过六十的徽州府穷秀才王玉辉,年年科举,屡试不中,但他却刻守礼教纲常。他的三女婿死了,女儿要殉夫,公婆不肯。他反而劝亲家让女儿殉节。又对女儿说:“我儿,你既如此,这是青史留名的事,我难道反而阻拦你?你就这样做罢。”八天以后,女儿穿着守孝的白色的衣服,绝食而死,他仰天大笑说:“死得好!死得好!”但事过之后,当他女儿的灵牌被送入烈女祠公祭的时候,他突然感到了伤心。回家看见老妻悲痛,他也心上不忍,离家外出散心。一路上,他悲悼女儿,凄凄惶惶,到了苏州虎丘,见船上一个少年穿白的妇人,竟一下想起了穿着孝服殉夫的女儿,心里哽咽,那热泪直滚下来。凡此种种从明朝成化年间以来形成的风气,到了万历年间则愈演愈烈。科场得意,被认为才能出众;科场失意的任你有李白、杜甫的文才、颜渊、曾参的品行,都被看成愚笨无能。大户人家讲的是升官发财,贫贱儒生研究的是逢迎拍马。儒林堕落了,社会更加腐败。看来,要寻找不受科举八股影响的“奇人”,只能抛开儒林,放眼于市井小民之中了。那知市井中间,真的出了几个奇人。一个是会写字的。这人姓季,名遐年,自小无家无业,总在这些寺院里安身。他的字写的最好,却又不肯学古人的法帖,只是自己创出来的格调,由着笔性写了去,他性格乖张,但凡人要请他写字他要斋戒一日,亲自磨一天的墨,要等他情愿,他才高兴。他若不情愿时,任你王侯将相,大捧的银子送他,他正眼儿也不看。他又不修边幅,穿着一件稀烂的直裰,靶着一双破不过的蒲鞋。每日写了字,得了人家的笔资,自家吃了饭,剩下的钱就不要了,随便不相识的穷人,就送了他。一日大雪天,他的烂鞋踩了朋友家一地的泥,朋友让他换鞋,他居然说我这双鞋就不可以坐在你家?我坐在你家,还要算抬举你。一次,他看见和尚房里摆着一匣子上好的香墨,不管人家是否要写字,拿来就写,当一位有权有势的乡绅要他去写字时,他竟破口大骂“我又不贪你的钱,又不慕你的势,又不借你的光,你敢叫我写起字来!”又一个是卖火纸筒子的。这人姓王,名太,他自小儿最喜下围棋。他无以为生,每日到虎踞夫一带卖火纸筒过活。那一日,妙意庵做会。王太走将进来,碰到三四个大老官簇拥着两个人在那里下棋。大家开始很是瞧不起他,但是他们同王太刚下了半盘,就不得不投子认负,众人大惊,就要拉着王太吃酒。王太大笑道:“天下那里还有个快活似杀矢棋的事!我杀过矢棋,心里快活极了,那里还吃的下酒!”说毕,哈哈大笑,头也不回就去了。像他们这样淡泊功名利禄的隐士在市井中还有很多,只不过在那些达官贵人看来,追求功名利禄才是正道。

编辑本段章回目录

第一回说楔子敷陈大义借名流隐括全文

第二回王孝廉村学识同科周蒙师暮年登上第第三回周学道校士拔真才胡屠户行凶闹捷报第四回荐亡斋和尚契官司打秋风乡绅遭横事第五回王秀才议立偏房严监生疾终正寝第六回乡绅发病闹船家寡妇含冤控大伯第七回范学道视学报师恩王员外立朝敦友谊第八回王观察穷途逢世好娄公子故里遇贫交第九回娄公子捐金赎朋友刘守备冒姓打船家第十回鲁翰林怜才择婿蓬公孙富室招亲第十一回鲁小姐制义难新郎杨司训相府荐贤上第十二回名士大宴莺脰腹溯侠客虚设人头会第十三回蘧駪夫求贤问业马纯上仗义疏财第十四回蘧公孙书坊送良友马秀才山洞遇神仙第十五回葬神仙马秀才送丧思父母匡童生尽孝第十六回大柳庄孝子事亲乐清县贤宰爱士第十七回匡秀才重游旧地赵医生高踞诗坛第十八回约诗会名士携匡二访朋友书店会潘三第十九回匡超人幸得良朋潘自业横遭祸事第二十回匡超人高兴长安道牛布衣客死芜湖关第二十一回冒姓字小子求名念亲戚老夫卧病第二十二回认祖孙玉圃联宗爱交游雪斋留客第二十三回发阴私诗人被打叹老景寡妇寻夫第二十四回牛浦郎牵连多讼事鲍文卿整理旧生涯第二十五回鲍文卿南京遇旧倪廷玺安庆招亲第二十六回向观察升官哭友鲍廷玺丧父娶妻第二十七回王太太夫妻反目倪廷珠兄弟相逢第二十八回季苇萧扬州入赘萧金铉白下选书第二十九回诸葛佑僧寮遇友杜慎卿江郡纳姬第三十回爱少俊访友神乐观逞风流高会莫愁湖第三十一回天长县同访豪杰赐书楼大醉高朋第三十二回杜少卿平居豪举娄焕文临去遗言第三十三回杜少卿夫妇游山迟衡山朋友议礼第三十四回议礼乐名流访友备弓旌天子招贤第三十五回圣天子求贤问道庄征君辞爵还家第三十六回常熟县真儒降生泰伯祠名贤主祭第三十七回祭先圣南京修礼送孝子西蜀寻亲第三十八回郭孝子深山遇虎甘露僧狭路逢仇第三十九回萧云仙救难明月岭平少保奏凯青枫城第四十回萧云仙广武山赏雪沈琼枝利涉桥卖文第四十一回庄濯江话旧秦淮河沈琼枝押解江都县第四十二回公子妓院说科场家人苗疆报信息第四十三回野羊塘将军大战歌舞地酋长劫营第四十四回汤总镇成功归故乡余明经把酒问葬事第四十五回敦友谊代兄受过讲堪舆回家葬亲第四十六回三山门贤人饯别五河县势利熏心第四十七回虞秀才重修元武阁方盐商大闹节孝祠第四十八回徽州府烈妇殉夫泰伯祠遗贤感旧第四十九回翰林高谈龙虎榜中书冒占凤凰池第五十回假官员当街出丑真义气代友求名第五十一回少妇骗人折风月壮士高兴试官刑第五十二回比武艺公子伤身毁厅堂英雄讨债第五十三回国公府雪夜留宾来宾楼灯花惊梦第五十四回病佳人青楼算命呆名士妓馆献诗第五十五回添四客述往思来弹一曲高山流水第五十六回神宗帝下诏旌贤刘尚书奉旨承祭《儒林外史》原本仅55回。根据程晋芳《怀人诗》,可以证明在吴敬梓49岁的时候已经脱稿(《春帆集》收《怀人诗》十几首,中有一首注:“全椒吴敬梓字敏轩。”全诗最后四句说:“外史纪儒林,刻画何工妍!吾为斯人悲,竟以稗说传。”),但是直到作者死后十多年才由金兆燕给他刻了出来。这个刻本,今已失传。现在通行的刻本是56回,其中最末一回乃后人伪作。

编辑本段衍生词目

夸夸而谈词目:夸夸而谈发音:kuā kuāér tán释义:形容说话浮夸不切实际。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一回:“进了书房门,听见杨执中在内咶咶而谈,知道是他已来了,进去作揖同,同坐下。”示例:吴蒸甫先不发表意见,任听唐云山在那里~。慷慨仗义词目:慷慨仗义发音:kāng kǎi zhàng yì释义:仗义:讲义气。为了讲情谊或主持公道而毫不吝啬地帮助别人。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回:“象你做这样慷慨仗义的事,我心里喜欢,只是也要看来说话的是个什么样的人。”示例:黄兄~,弟虽力薄,亦可少助之。(★清·黄小配《洪秀全演义》第九回)

编辑本段著作原序

●儒林外史序(清)闲斋老人古今稗官野史不下数百千种,而《三国志》、《西游记》、《水浒传》及《金瓶梅演义》,世称四大奇书,人人乐得而观之。余窃有疑焉。稗官为史之支流,善读稗官者可进于史;故其为书亦必善善恶恶,傅读者有所观感戒惧,而风俗人心庶以维持不坏也。《西游》元虚荒渺,论者谓为谈道之书,所云意马心猿,金公木母,大抵心即是佛之旨,予弗敢知。《三国》不尽合正史,而就中魏晋代禅,依样葫芦,天道循环,可为篡就者鉴。其他蜀与吴所以废兴存亡之故,亦具可发入深省,予何敢厚非。至《水浒》、《金瓶梅》诲盗诲淫,久干例禁,乃言者津津夸其章法之奇,用笔之妙,且谓其摹写人物事故,即家常日用米盐琐屑,皆各穷神尽相,画工化工合为一手,从来稗官无有出其右者。呜呼!其未见《儒林外史》一书乎?夫曰"外史",原不自居正史之列也;曰"儒林",迥异元虚荒渺之谈也。其书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有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人下人者,有倚仗功名富贵而骄人傲人者,有假托无意功名富贵自以为高,被人看破耻笑者,终乃以辞却功名富贵,品地最上一层,为中流砒柱。篇中所载之人,不可枚举,而其人性情心术,一一活现纸上。读之者无论是何人品,无不可取以自镜。传云:"善者,感发人之善心,恶者,惩创人之逸志广是书有焉。甚矣!有《水浒》、《金瓶梅》之笔之才,而非若《水浒》、《金瓶梅》之致为风俗人心之害也。则与其读《水浒》、《金瓶梅》,无宁读《儒林外史》。世有善读稗官者,当不河汉予言也夫!乾隆元年春二月闲斋老人序。(卧闲草堂刊本众儒林外史》卷首)

编辑本段正反人物

由于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是讽刺当时的八股分子和官僚及封建社会,所以,添加了一些正反面人物进行对比。正面人物的划分线主要在于保持着应有的道德品格,而反面人物则是那些整天凭着官位欺压百姓,并且不学无术的官僚以及那些只知钻研儒学、推行正道其实却把道德品质封存的儒士。正反人物还分多种,书中理想人物就是第一回出现的王冕。而其他的正面人物,如虞育德、庄少光、迟衡山、杜少卿等,虽然要比那些反派人物高尚得多,但心里仍有儒家思想,例如杜少卿,虽然讨厌虚伪的孝道,但却因为提倡真孝而进行的“豪举”也不过就是被那些市井之流欺骗夺产,最后落了个贫穷一世的结局。沈琼枝作为一个敢于反抗、自强自立的女性在书中独具光彩。再如儒士“马二先生”马纯上(原型是作者吴敬梓的一位姓冯的朋友),虽然在儒学方面有些封建思想,并且做事天真(见西湖庙里被假神仙骗),不过结果是好人有好报的类型。并且在仗义疏财事件中,也不乏看出他是一个君子,所以他主要还是一个复杂的人物。但有些反面人物,如范进、潘三等,确实全是讽刺了。其实,从正面人物也有很大的儒学思想中可以看出,吴敬梓本人还是有一定的“崇奉孔孟”的道德观。

编辑本段作品评价

胡适《吴敬梓评传》

在浩若星海的中国古典小说中,被鲁迅许以“伟大”二字的,只有两部书,其中之一便是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另外一部为《史记》)。《儒林外史》是写士林阶层的。在中国的古代,所谓的士林,既是知识分子的世界,也即是官场。这是部批判知识分子的书,也可以说是一部揭露官场昏晦的书。这样说来,在当代的中国,确实很有重读《儒林外史》的需要了。作者吴敬梓(公元1701年—1754年),生长在长江北岸安徽省全椒县一个“名门望族”的大家庭。曾祖和祖父两辈官运亨通,在明清之际,有50年“家门鼎盛”的时期。但他自己的祖父在同辈中功名很小,而且早逝;他从小被出嗣给长房吴霖起,即是他的养父,吴霖起只做了几年县教谕,后来因为得罪上司而丢官,郁郁而终。吴敬梓13岁丧母,23岁丧父,本身既不热心功名,又轻视钱财,随意挥霍,慷慨仗义,上代留下的家产在几年之内被他挥霍得所剩无几,以致“田庐尽卖”、“奴逃仆散”,一时“乡里传为子弟戒”(《减字木兰花·庚戌除夕客中》)。加上考场失利,刺激甚重,“那得双眉时暂开?”回乡之后,由于不堪冷遇,于雍正十一年移家南京。从此时直到54岁在扬州逝世,主要靠卖文和朋友周济过活,也是在此期间完成了《儒林外史》这部鸿篇巨著。吴敬梓自幼处在名门望族的社会环境中,而成长的家庭却是一直在走下坡路,中年后又骤然陷入贫困不堪的境地。在他一生所经的这种由“渐”而“骤”的家庭破落过程中,他在家乡全椒县、在苏北赣榆县(其父任职之地)、在南京都曾久住,到过扬州、安庆、芜湖等城市;从宗族几代关系以及自己的人际关系看,他接触的士大夫阶层很广泛,认识与熟知的人物也非常多。他看的嘴脸,受的冷暖,经历的人事,体验的世情,都极其丰富深刻。这就培养了他富有正义的敏锐感觉和体察现实的清醒头脑,使他能够看透清朝黑暗统治下士大夫阶层的堕落与无耻,看透政治的罪恶与社会的腐败。正是这种身世经历,成为吴敬梓严肃的现实主义精神的直接渊源。《儒林外史》对于士林阶级进行了无情的鞭挞,含泪的批判。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儒林外史》“秉持公心,指摘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通过对种种不和谐、悖于人情、逆于常理的荒谬现象的揭露,注入描写人物的自吹自擂、大言不惭、自作聪明、弄巧成拙、欺世盗名、自命清高、自相矛盾等等。正像果戈里所说:“我们的骗子们,我们的怪物们!……让大家笑个痛快!笑真伟大,它不夺去生命、田产,可是在它面前,你会低头服罪,像个被绑住的兔子。”《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有鲜明的目的,那便是“作者之意为醒世计,非为骂世也”。作者虽然极尽讽刺之能事,却是要挽救被讽刺的这一群,正所谓“善者,感发人之善心;恶者,惩创人之逸志”。作者以悲天悯人的手笔描写了八股制度下众多儒林人士的悲剧性命运,进而展开了一幅封建科举时代的社会风情画,抨击了制度的腐朽和社会的黑暗,使《儒林外史》成为中国古典讽刺小说中的圣品。《儒林外史》历来被评价为古典现实主义巨著,即为现实主义作品,其中很多故事与人物直接来源于生活。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就曾说过:“《儒林外史》所传人物,大多实有其人,而以象形谐声和庾词隐语寓其姓名。”《儒林外史》擅长运用“皮里阳秋”的笔法,也就是“口无所臧否,而心有所褒贬”。作者的看法并不是直接拿出来硬塞给读者,而是在具体形象的塑造中微言大义。周进和范进的中举,匡超人的转变,杜少卿的豪举,马二先生的迂腐,这一切都是通过具体的情节来表现深刻丰富的思想。作者并没有直接向我们褒贬什么,但每个形象都饱含着巨大力量的褒贬,传达着作者明确的正义观,我们必须从不同时期、不同场合的各种形象的关联、发展上体会和了解。这是一种富有现实主义色彩的叙事方式。该书另一个艺术特色是速写式和剪影式的人物形象。《儒林外史》是一部主角不断变换的长篇小说,或者说是一部由无数短篇交替而成的长篇小说,基本上不可能通过详细描写其一生经历,以及在曲折的故事情节中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世界。所以,吴敬梓把重点集中在人的性格中最刺目的特征上,从而深入细致地表现一个相对静止的人生相。这就如同从人物漫长的性格发展史中截取一个片断,再让它在人们面前转上一圈,把此时此地的“这一个”,放大给人看。这是勾画讽刺人物的一个很出色的手法,它使人物形象色彩明净,情节流动迅速,好像人物脸谱勾勒一成,这段故事便告结束,而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也正是这些精工提炼的精彩情节。

第二十章现代仙履奇缘的童话进行时

星期四下午,赢灏越提早从军务部下班,到慕容玲家接苏瑾去帝国的心脏-------无忧宫。

上车前,看到苏瑾一副没精神的样子,赢灏越有些担心地握住她的手,低声安慰到:“不必紧张,其实他们说什么都不重要。”

真是天生逆子!苏瑾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

说是宫,其实占地面积几十顷的建筑群,和一个小城也没什么区别了。而经过近代数次改革,皇室成员居住的地方,其实也只剩下以太极宫为中心的几座宫殿,民众普遍称之为“禁宫”。其他地方已经改做了内阁、元老院和议会的办公区域,还有一部分成了皇宫博物馆,开放了让公众参观。

皇帝的办公室及议政厅都在太极宫。

由于此次邀请定位是家宴,因此就设在皇后居住的栖凤宫用餐。

穿过无忧宫高达数十米、气势雄浑的外城门后,车就要减速到二十公里每小时。苏瑾坐在赢灏越的专车里,缓慢地驶过一道道雄伟的内城门,经过一个个设计的精美的御花园,恍惚间,她觉得自己行驶在时空隧道上,见证着时代的变迁。

帝制的民主国家……苏瑾似乎通过这些建筑,对自己的祖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难怪很多人要不远万里地来专门参观无忧宫博物馆,因为这里仿若是正在发生的历史。

发现苏瑾明显对无忧宫非常感兴趣,赢灏越在一旁低声到:“下次有时间带你好好参观一下。”

有他带着,应该能看到很多平时不展出的贵重古董。想到这一层,苏瑾已经发亮地用力点头。

直到这一刻,赢灏越才真正感到,《X周刊》事件爆发后严重流失的生气又再次回到了苏瑾身上,他暗暗地松了口气。

皇帝和皇后已经先一步到了,赢灏越带着苏瑾在侯见厅等了不多时,就被引去了会客厅,一走进去,就见皇帝端坐在客厅的主位上,沈皇后则陪坐在一旁。这两个人物在报纸和杂志上都经常看到,苏瑾从不追星,所以见了真人,也不会感觉热血上涌。

她一丝不苟地向两人行了练习过无数次的宫礼,抬起头后,就见皇帝微笑着摆了摆手,示意她坐在他下首的位置。

檀木雕花椅,没有坐垫。苏瑾迅速扫了一眼将要坐的位置,马上判定自己的臀部要受一点儿小罪了。老派的东西就是不人性化。

心里虽然抱怨着,脸上还是一脸恬静地坐了下去,按照标准的宫廷坐姿,屁股只占了座位的四分之一。

赢灏越等她坐下后,坐在了她的身边。

喝了一轮茶后,皇后首先不太情愿的开口了:“你们交往多久了?”

“母后,我们交往快一年了。”因为皇后没有指明要谁说,所以赢灏越不客气地答了。

皇后微蹙起眉,不满地指责赢灏越:“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交往这么久了,竟然从来都没有提过。我们还是通过报纸知道的。”

才怪!苏瑾暗自给皇后的话接了个话尾。她的小命就差点儿被这老女人算计没了,还在这里装不认识。真会扯……苏瑾不屑地想着。

见苏瑾没有搭话,皇后有些尴尬,想了想,决定直接进入会审程序。

“事发突然,我们都还不太了解苏小姐的情况……不知道令尊在那里高就?”

祖宗十八代八成都快被你翻个遍了,还不了解情况!

苏瑾心里这么想者,嘴上说出来的确实绝对标准的答案:“家父在一间律师事务所做合伙人。”

……

皇后杂七杂八地问了一堆,苏瑾也中规中矩地有问必答,皇帝则是始终挂着幽雅的微笑,不予置评。如此往来了几回后,皇后终于使出了杀手锏:“听说苏小姐在国外读书时,有位关系“非常亲密”的男友,为什么分手了呢?”

皇后特别强调了“非常亲密”几个字,听得赢灏越不舒服地皱起了眉。

虽说在现代社会,婚前交往过几个男朋友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皇后这个问题其实很刁钻。如果苏瑾说,是因为感情淡了分手的,皇后就可以说她不会经营感情;如果说是她厌了男方,皇后会说她不够长情;如果说是被男方甩了,无疑会让赢灏越失了面子,毕竟要了别人不要的女人……

面试总会有几个刁钻的问题,苏瑾这种经历过各种各样面试的人,其实早习惯了。以不输双核CPU的转数,迅速想通了这个问题的凶险之处,苏瑾避重就轻地答得乖巧:“佛家认为,人和人之间就能在一起都是缘分,缘起缘灭的事情,我没有佛祖的大智慧,实在说不出‘为什么’。”

“苏小姐新佛?”没等皇后再开口,皇帝饶有兴趣地插了一句,说了这晚的第一句话。

众所周知,皇帝信佛,这也是苏瑾选择刚才那个答案的原因之一。看皇帝的反应,应该是蒙对了答案,启动隐藏剧情,皇帝特许她直接通过游戏第一关,进入下一关。

赢灏越要是知道苏瑾这个宅女在这时候还想着游戏通关,恐怕连掐死她的心思都有了,他可是白白替她紧张了一把。

“家母是虔诚的信徒,我本人则对佛教经典比较感兴趣。”苏瑾老老实实地答到。

“这样啊……”皇帝温雅地一笑,“朕邀请了圣言法师下周进宫讲经,你要是感兴趣,可以来一起听。”圣言法师是有名的佛学大师,这个苏瑾也有所耳闻。

只是,皇帝竟然这么容易就递出了橄榄枝,似乎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苏瑾楞了一下,看了看皇后,发现她也一副不清楚状况的样子,估计这个邀请是皇帝临时起意,也就顺从地点头答应了。反正就算要暗杀她,也不会选在无忧宫的。

皇帝可能没有了继续会审的意愿,于是不再给皇后开口机会就传了膳,吃完了,痛快地打发他们走了

“这算什么态度?”上了车,苏瑾忍不住问了赢灏越。赢灏越一脸无所谓到:“父皇做事一向让人很难猜测。不过我早说过,他们的态度不重要。”

苏瑾一脸黑线地盯了赢灏越许久,彻底地无语……这一家子人,果然都很有个性。

第二天,公众和苏瑾都在报纸上得知了皇帝在这件事情上的态度。皇帝发言人是这样说的:“帝国是民主的国家,每个公民都被最大程度地给予了自主的权利。而皇室成员作为个体,也同样拥有处理自己私人事物的权利。因此。希望媒体和公众充分尊重皇室成员的隐私,不要对皇室成员的个人感情问题过度关注。”

很冠冕堂皇的声明,后面隐含的意思就是:赢灏越要和谁谈恋爱,纯属他私人事务,他最后是娶了平民还是贵族,都与皇室无关。所以民众也不要把他娶谁和国家的民主程度挂钩。

虽然皇帝这种放羊散养的态度很令人出乎意料,赢灏越还是迅速果断地在皇帝改变注意之前,通过公关办公室向公众确认了他和苏瑾正在严肃交往的事实,还专门允许了一家比较严肃的媒体对他和苏瑾进行了一次采访,把所有大家想八卦的东西一次“八”了个透彻,总算把这次绯闻风波平息了下来。

隔天,《北方都市报》以“走下神坛”的标题发表了社论文章,认为时代的变迁不可避免地消弭世族与平民的差异,而皇帝选择顺应潮流,以不干涉的态度支持皇室成员走下高高的神坛,与民众站在同一个地平线上,这种决定无疑是睿智的。

而赢灏越作为敢于走下神坛的第一人,也被赞为“富于开拓精神的改革者”。

在其后短短的几天内,民调开始显示皇帝和赢灏越的人气骤升,俨然已经成为皇室最受欢迎的两个人。这大概是皇帝和赢灏越都没有料到的意外收获。

皇帝寿宴前一天的朝会过后,赢灏越被皇帝留了下来。这是父子俩自赢灏越回帝都之后第一次单独谈话。

默不作声地喝了杯茶后,皇帝站起身,走到了办公桌前,抬手抚过已故顺淑皇后的照片,半响才开口道:“那日《X周刊》报道了你们的事,朕心意难决时去见了文太师。我问他这件事我该怎么办,他只反问了朕一句话,‘陛下想做当年皇太后对您做的事情吗?’”

文太师是当代大儒,除了贵为帝师之外,也是帝国硕果仅存的几个公爵之一。他终生未入朝,也不参政,却因此成为皇帝最信任与尊敬的人。

赢灏越眼中闪过了然。当年皇帝要娶顺淑的时候,遭到了皇太后的强烈反对。婚后婆媳关系也一直不和谐,甚至很多人怀疑顺淑早夭,和皇太后有很大的关系。

皇帝沉默了一会,转过身面向赢灏越:“朕当时就想明白了。你是朕的儿子,朕终究不想你因为此事怨朕。”皇帝这么说,等于间接承认他一直在怨皇太后。

赢灏越点下头,郑重道:“谢谢父皇!”

皇帝想了一下,接道:“苏小姐是个很好的女孩子,你眼光不差。切记要好好保护她,不要犯我曾经犯的错误。”

意识到皇帝所说的错误,是在指他当年没有保护好顺淑,赢灏越认真回应道:“我会的。”

皇帝又喝了一杯茶,闭上眼似乎又有什么难决的事情,许久才睁开眼到:“帝都对那个女孩子来说,终究是凶险之地,你有没有考虑过带她去安全一些的地方生活?”

赢灏越愣了一下,问道:“父皇是什么意思?”

皇帝深吸一口气,一字一句道:“瀛台是帝国最大、最富庶的殖民地,如果朕把它封给你,世袭罔替,你愿意去吗?”世袭罔替等若列土封疆,但如果赢灏越答应了,就等于要放弃皇位继承权。

去瀛台,无疑是一个轻松的选择,而且对苏瑾来说,远离皇后也是使安全更有保障的方法,但是赢灏越犹豫了一下,还是摇了摇头。

皇帝立刻不悦道:“为什么?朕这个位置对你就那么有吸引力吗?”

这几乎是父子俩第一次尖锐直接地谈到这个讳莫如深的问题,赢灏越的回应还是摇头:“若是一年前父皇作出这种提议,我会毫不犹豫地答应。”

“那现在为什么就不能答应了?”

赢灏越抬头直看进皇帝的眼睛:“因为我爱这个国家。我不认为大哥现在的状态,能够胜任这个国家的君主。”

皇帝偏头下意识地回避了赢灏越的注视,强硬道:“朕没看出太子有什么不妥。”

赢灏越淡淡道:“父皇失了平常心。”

皇帝似乎有些疲累地向后靠进了座椅,没有再说话。许久,他摆摆手,对赢灏越道:“你可以走了。”

赢灏越临走前深深地看了皇帝一眼,突然觉得他强大无比的父皇真的老了。

由于皇帝陛下摆明了默许赢灏越和苏瑾交往,皇帝的寿宴上,苏瑾也没有被为难。跟着赢灏越,又有慕容玲和沈宇护驾,本来预期的一场鸿门宴,就变得无惊无险了。

“这件事,您也不想管了?”宴会上,雷曼伯爵夫人有些好奇地问沈皇后。

沈皇后冷笑一声:“众望所归的事情,谁敢管啊?”用扇子遮住大半边脸,从扇子后面看了苏瑾半晌后,沈皇后又是一声哂笑,“不过……也许人们都认为是结局的地方才是故事的开始。”顺淑皇后不是也嫁给了皇帝,最后又怎样?

“Renee.”

苏瑾终于摆脱了对她充满好奇心的贵族们,尿遁到外面想纳个凉时,熟悉的声音响起。苏瑾回头就看到姚峥站在她身后,立刻绽开了一抹灿烂的笑容:“我就猜你也会来,毕竟这种大事件呢!”

姚峥微笑,隔了一个礼貌的距离找了个地方坐下,没有寒暄,简短道:“有人想见你。你未来能在帝都获得什么样的帮助,全取决于他。”

苏瑾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姚峥是来践约的。当初他们结盟的条件就是,姚峥需要帮助她在帝都取得一定的影响力。

“什么时候?”

“我会去接你。你可以单独出来吧?”

和慕容玲商量一下,应该问题不大,毕竟她对姚峥印象很好。而且慕容玲最近忙着和陈玄玩猫捉老师的游戏,估计也顾不上看着她。

想了想,苏瑾肯定地点了点头。

姚峥带她去的,是帝都有名的茶楼之一—品香楼。这里的贵宾房是穿插在竹林中的一栋栋小楼。正值盛夏,竹林一片幽碧,凉爽宜人。

到了小楼门口,姚峥就停了下来,回头告诉苏瑾:“他想单独见你。我会在门外等。”

是什么人物,能让姚峥这种大世族家主级别的人,像仆人一样等在外面?见苏瑾面露忧色,姚峥安慰道:“不用担心。你没问题的。”

有没有问题也不可能现在打退堂鼓,龙潭虎穴,也得进去闯了。深吸一口气,苏瑾沿着竹梯上了楼,敲门后,听到里面一个苍老却儒雅的声音说“进来吧”,她推门走了进去。

进门后还有一道屏风,苏瑾有些忐忑地绕过屏风,看到一个仙风道骨的白发老者。

从来没在媒体上或任何场合中见到过……苏瑾心中纳闷着到底是哪个权臣这么低调,表面上她还是倾身恭敬地行了长辈礼。

老者微微一笑,点头示意她坐在茶桌对面。待苏瑾坐定后,老者没有丝毫架子地主动替她斟上了茶,苏瑾谢过后,双手执杯饮下,以示敬重。

这样喝了三杯茶后,老者首先口打破沉默:“其实我关注你很久了。一直到今年二月份,我都以为你会成为我某个外孙的媳妇。”

苏瑾面现茫然之色,几乎开始怀疑他是不是认错人了时,就听老者淡淡道:“我一共有两个外孙。一个叫姚峥,一个叫文启东。而他们两个,似乎都不约而同地中意你。”

苏瑾一不小心,下巴就掉了下来,半天都没合上。这世界不用小成这样吧?她真的应该认真考虑移民火星。

正当苏瑾用想些有的没的,来试图纾解尴尬与压力时,老者大概觉得她的反应有趣,竟然轻笑出声:“不用担心。我没有别的意思,他们两个互相也不知道喜欢上了同一个女孩子。只不过,我在你身上,总强烈感到命数对人的影响力。”

听到姚峥和文启东互相并不知情,苏瑾莫名地松了口气,刚想狡辩她和姚峥不是男女关系时,听到老者谈到命数,思维又跳了过去,眼睛发亮地问道:“先生会算命?”

Orz……大概也只有苏瑾这种宅女才会在这个时候还想让人替她算命……

老者显然看出了她的意图,再次失笑,摇头道:“只是略通。当时发现小峥对你总是超乎寻常地照顾时,我就看了看你的命格。看过之后,竟然批出极贵之格,而你出身平常,因此我断定你必然是凭夫而贵。”见苏瑾听得一头雾水,他耐心地接着说,“只是我当时还是没有想到,这个‘极贵‘果然是至极之贵,我的两个外孙都还不够格。”

苏瑾总算明白老者是在说她的命格贵到可以夹进皇室,普通士族门庭还装不下她。可是……“这和命数又有什么关系呢?这一切都是偶然,不是吗?”

老者淡笑:“这世上没有真正的偶然。所有的偶然都是一种必然。”

他年轻的时候不信天命,不信鬼神,然而遍读天下典籍,始终有些关于生命的疑惑无法明了。

因此天命之年,他开始以批判的态度研究他一向不屑一顾的命理术数,结果一研究就是二十多年,才发现人之命、国之运皆有定数。人的后天努力,能改变的东西实在有限。

现在他批人命格,预测国运都能八九不离十,这也是皇帝一有难决定的事情就找他的原因之一。

见苏瑾半信半疑的样子,老者没有打算向她灌输他用毕生时间来体悟的东西,将话题导回正路:“不管怎样,我的外孙终是和你无缘,三个月内,你就会成为帝国第一位平民皇子妃。”

“啊?”苏瑾又是一愣,忍不住插嘴道,“我们还没准备好结婚呢!怎么也要明年吧?”皇室大婚,事先最起码要筹备个几个月,就算现在开始准备,三个月也很难来得及。更何况苏瑾还随时想一有机会就跑路呢!

老者仍只是莫测高深地微笑,继续道:“今天叫你来,只是想见你一面,满足下个人的好奇心。其实你想要的帮助,我一开始就已经决定尽量提供给你,也算是顺应天命吧……这将是我为帝国做的最后一件事了。”

见苏瑾目中不解之色更浓,他也不打算解释:“小峥在下面也等久了。你请便吧。”说完,就自顾自喝起了茶。

人家下了逐客令,苏瑾也不好死皮赖脸地再追问什么,一脑子问号地下了楼,都搞不清楚是自己神经质还是那个老者神经质。

“你外公好……神秘!”苏瑾看到姚峥,想了半天才想出这么个形容词,终于忍不住问道,“他到底是谁呀?”

对苏瑾的评价和问题,姚峥似乎毫不意外,轻笑出声道:“你听说过文太师吗?”

苏瑾“啊”了一声,睁大眼睛看向姚峥:“帝师?刚才那个……你的外公……是文太师?”

姚峥看她夸张的反应,笑得更厉害地点头。

深吸了一口气,苏瑾开始明白那个老者为啥能承诺帮助她,而且还承诺得那么轻松。那可是帝国最德高望重、门生遍天下的老公爵。她曾听赢灏越提到过,如果得到他的帮助,毫不夸张地说,就等于得到了半壁江山,只不过除了皇帝,他谁都没有帮过。

“他……为什么会答应帮我?他那种人,不会只是因为你求他就点头吧?如果他是这样的人,皇帝也不会那样尊重他了。”苏瑾尖锐地问道。

姚峥点头:“确实,即使姚家的事情,除非到了存亡之际,外公也从来不管的。只是这次,我说了你我的结盟,外公当时闭上眼睛想了想,就说你确实有可能结束颉玛的灾难,但前提是你要成为这个国家最有政治影响力的女人。”

听这口气,又是玄玄的大预言。不过,最有政治影响力的女人?那怎么也轮不到我啊……苏瑾翻了个白眼,不以为然。就算她有朝一日嫁给赢灏越,做了皇子妃,排在前面的还有皇后和太子妃。

姚峥摇头:“也不是不可能。我估计外公并不看好皇太子。”

“啊?”苏瑾一脸黑线地看着姚峥……为什么听他越解释越复杂?连皇太子也被牵出来了?皇太子深得皇帝宠爱,她怎么看他都有帝王相,也不似短命的人,姚峥的外公怎么总是预测些不靠谱的东西?

不过……算了,既然他同意帮她,估计也足够她在帝都开开心心地活到离婚。那么深奥的事情,就不是她这种凡妇俗女能操心的了。

小命儿有了文太师这个大靠山总算有了保障,苏瑾想到这一层,心情大好,文太师哪些玄之又玄的话,很快就被她抛到脑后了。

然后苏瑾的好心情只持续到了八月初例行的月度身体保健检查。

“恭喜您!您已经怀上小龙孙或是小龙女了。”赢灏越的私人医生满脸欢喜地通知苏瑾时,她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所以没看到一旁的赢灏越一幅如释重负的表情……这样总是可以把这条滑溜得像鱼一样、随时觑机跑路的女人套牢了。

于是乎,文太师的预言很快地成为了现实。为了不大肚子穿婚纱,婚期只能提前,当礼部选了黄道吉日,再由皇帝御批传到苏瑾和赢灏越手上时,她特意算了算日子,婚礼距她见文太师的日子,正好两个月零二十八天……苏瑾的汗毛都竖了起来。

好在已经是二十一世纪,物质极大丰富,婚礼虽然突然,但准备起来并不仓促。然而皇室婚姻,婚礼上戴的首饰都是国宝级的古董,也不用现买了。

唯一需要比较多时日的手工结婚礼服,慕容玲之前就已经十分有先见之明地委托国际服装设计大师曼德利帮助设计,消息传出时,苏瑾只要从已经构思好的几个设计图中选择就可以了。

不过,让苏瑾特别遗憾的是,帝国皇室成员结婚都要到宗庙进行大礼。如果男方有军衔,就可以穿军装,但女方一定要穿深红色的古风汉服,因此结婚的大礼服,根本没有什么设计的空间。而设计剪裁比较时尚的白色小礼服,只有大礼完成后,回无忧宫国宴厅招待宾客的婚宴上才可以穿。

而无论如何,苏瑾再婚之前,是和华丽的婚纱无缘了。

一片忙碌之中,举国上下乃至全世界都在瞩目这场盛大的世纪婚礼。皇室发言人每周都负责任地向公众报告婚礼准备的进程,报纸也尽职尽责地跟踪报道现代仙履奇缘的童话进行时。

压力是巨大的,所以神经必然是粗大的。这是苏瑾被媒体折腾了一段时间后,对赢灏越总结出的定论。赢灏越的扑克脸也没有维持住地破了功笑出了声。

试穿、改动了无数次后,婚礼前一周,苏瑾的礼服终于到位,不甚兴奋地在赢灏越的帮助下一起拆开一个个包装华丽的盒子,却不小心拆到了一套完全出乎意料的、精美至极的白色婚纱,正是曼德利的设计中苏瑾最喜欢的一款。后来知道用不上,便没有定制。

她的遗憾,他竟然察觉到了,所以特意帮她做了这套礼服。

苏瑾若有所悟地回过头,呆呆地看着赢灏越,心中澎湃的浪潮竟然涌到了眼里。

一时间凌乱至极,千言万语到了嘴边,竟然变成最为简短的一句:“我爱你!”

话出口,苏瑾就愣住了。她爱他?什么时候的事情,为什么她自己都不知道?她一直以为这三个字对她来说太过于沉重,她一辈子都不可能有勇气承担……可是现在她竟然说出口了,而且在这种乱七八糟的时候。她到底干了什么蠢事呀?

赢灏越也愣了一下,不过看到苏瑾的表情,他反应很快地在苏瑾改口之前紧紧地抱住了她,尽量放柔声音表达自己的心情:“我也是。”

苏瑾的大脑这次彻底当机。于是,两人在这象征圣洁的白色婚纱前沉默地相拥了好久。

帝国大事记记载着:20X9年10月21日,帝国第三皇子赢灏越迎娶平民苏氏。苏氏是帝国历史上第一位以平民身份嫁入皇室的女性。

事实上,当苏瑾和赢灏越牵手走出太庙,我们可以说,灰姑娘的童话就已经结束了,然而历史其实才刚刚开始。

(完结)

1、范进中举

故事讲述古代广东有一贫苦童生范进从20岁开始考秀才,理想是中举人。直到34岁才中了秀才。他的岳父胡屠户是个趋炎附势、嫌贫爱富的人,对女婿感到很不满意,在范进面前趾高气扬,粗野狂暴,范进也只是唯唯连声、低声下气。好不容易在次年范进中了举人,他喜极而疯,后来又被岳父胡屠户一个耳光打醒了。范进身边的人都是趋炎附势的小人,因此他因中举而升官发财了。

2、匡超人

匡超人,原名匡迥,号超人,温州府乐清县人。小说在匡超人的行为描写中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是表现质朴孝顺的匡超人,二是表现泯灭人性的匡超人。他本是一个淳朴的农村少年,为人乖巧、做事勤快,其对父亲的一片孝思,亦令人感动、小说最初对匡超人的行为描写是表现他纯朴孝顺的一面。

在流落他乡时,他受社会影响逐步发生了变化。在杭州,匡超人遇到了马二先生,并受马二先生的影响,把科举作为人生的唯一出路,考上秀才后,又受一群斗方名士的“培养”,以名士自居,以此作为追名逐利的手段。

社会给他这样的道路,他巧妙周旋其间,一步步走向堕落。他吹牛撒谎,钻取功名,卖友求荣,忘恩负义,变成一个衣冠禽兽。

3、少年王冕

元朝末年,诸暨县的一个村子里有一个少年叫王冕,因家境贫寒,他从小替人放牛,聪明颖悟,勤奋好学,他画的荷花惟妙惟肖,呼之欲出,并且他博览群书,才华横溢。

他不愿意接交朋友,更不愿意求取功名利禄。县令登门拜访,他躲避不见;朱元璋授他“咨议参军”的职务,他也不接受,心甘情愿的逃往会稽山中,去过隐姓埋名的生活。

4、周进中举:

周进原本是个教书先生,对科举考试极为热衷,可惜到了花甲之年,却连个秀才都没考中。有一回,他和姐夫来到省城开科取士的考场贡院,触景生情,伤心欲绝,竟一头撞到木板上,晕了过去。

醒来以后,他嚎啕大哭,满地打滚。这一幕被几个商人见到了,他们出于怜悯,帮这个可怜的老头儿捐了个监生。周进欣喜不已,向他们叩头谢恩。后来,借着监生的身份,他居然中了举人。

扩展资料:

一、作品鉴赏

1、作品主题

《儒林外史》是一部以辛辣的笔触对社会现状和儒士命运进行批判揭露的讽刺小说。小说形象地刻画了在科举制度下,知识阶层精神道德和文化教育腐朽糜烂的现状。它透过人生百态揭示了士人功名利禄的观念、官僚制度、人伦关系和整个社会风气。

作者从揭露科举制度以及在这个制度奴役下的士人丑恶的灵魂入手,进而讽刺了封建官吏的昏聩无能、地主豪绅的贪吝刻薄、附庸风雅的名士的虚伪卑劣,以及整个封建礼教制度的腐朽和人民灵魂的扭曲。

吴敬梓的讽刺显然给了封建社会有力的一击,宣泄了大多数心有同感的读书人对人性卑劣、社会黑暗的控诉。

2、艺术特色

《儒林外史》是一部短篇艺术与长篇艺术相结合的作品。虽然它一般被归类为长篇小说,但它的结构却与人们平常所说长篇小说的结构有着很大的不同。

小说全书中没有贯穿始终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框架,而是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故事的连环套;前面一个故事说完了,引出一些新的人物,这些新的人物便成为后一个故事中的主要角色。有的人物上场表现一番以后,就不再出现,有的人物还再次出现,但基本上只是陪村性的了。

但全书也不只是若干短篇的集合,它以明代为背景,揭露在封建专制下读书人的精神堕落和与此相关的种种社会弊端,有一个非常明确的中心主题,也有大致清楚的时间线整部小说有着统一的情节线索:

第一回以王冕的故事喻示全书的主旨;第二至三十二回分写各地和各种类型的儒林人物;第三十三回以后,随着杜少卿从天长迁居南京,全书的中心便转移到南京士林的活动,并以祭泰伯祠为主要事件;最后以“市井四大奇人”收结全书,与第一回遥相呼应。

3、讽刺艺术

《儒林外史》通过不和谐的人和事进行婉曲而又锋利的讽刺。五河县盐商送老太太入节孝祠,张灯结彩,鼓乐喧天,满街是仕宦人家的牌仗,满堂有知县、学师等官员设祭,庄严肃穆。

但盐商方老六却和一个卖花牙婆伏在栏杆上看执事,“权牙婆一手扶着栏杆,一手拉开裤腰捉虱子,捉着,一个一个往嘴里送”。把崇高、庄严与滑稽、轻佻组合在一起,化崇高、庄严为滑稽可笑。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儒林外史》

古代十大军事发明排名 风筝 指南车 降落伞均入列

联系我们

Q Q: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