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星座常识 > 文章页面

算命准吗??中国最具有民族特色的地方有哪些(中国算命最准的地方在哪里)

街头算命到底准不准 街头真的有高人在算吗

很多朋友对于算命准吗?和中国最具有民族特色的地方有哪些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中国最具有民族特色的地方有哪些天尊地卑,乾坤定矣。湖北地区 戒淫辞

中国最具民族特色的地方有有湖北恩施,云南泸沽湖,喀纳斯。

算命的不认识你,为啥能知道你家有几口人 掀开算命先生神秘面纱

1、湖北恩施—体验原味土家族风情。

恩施腾龙洞,号称亚洲最大的洞穴,除了看洞内的奇景,最不容错过的是夷水丽川歌舞表演大厅,演员用舞蹈讲述了土家族的传说和故事,通过它可以了解一些当地的风土人情与传说。

2、云南泸沽湖—神秘女儿国

居住在泸沽湖畔的摩梭人,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也有着自己独特的信仰和习俗。

摩梭人是中国唯一仍存在的母系氏族社会,实行“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制度。“走婚”让很多游人好奇。除此之外,祖母屋,母系生活方式,传统的歌舞服饰,也吸引着不少人。

3、喀纳斯图瓦人—成吉思汗的后代

喀纳斯,人间净土,图瓦人,被人遗忘的民族。他们如森之精灵,生活在喀纳斯这方净土上。过着半游牧的生活。

图瓦人是我国一支古老的民族,以游牧、狩猎为生。近四百年来,定居喀纳斯湖畔,他们勇敢强悍,善骑术、善滑雪、能歌善舞,现基本保持着比较原始的生活方式。原木垒起的木屋、散布村中、小桥流水、炊烟袅袅、奶酒飘香。古朴的小村景致,象喀纳斯湖一样充满神秘色彩。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

第一个道理是“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尊卑是两个对立的名词,并不是说权力财富的尊贵,卑亦不是下贱,是指人的感情思想,对于宇宙不可知的事,尤其古人觉得天很伟大,如对登山者登上玉山,赞它一句伟大,这是尊的真意,是一种形容词,越远大的,越摸不到的,我们觉得它越尊贵;而对于地,我们离不开地生活,离开了一秒钟就不得了,所以我们和地很近、很亲切,卑也就是很亲近很亲切的意思。这其中有很多哲学的道理,人的心理思想,凡是远的,摸不到的,看不见的,都认为是好的,理想永远是美的,越是稀少的、得不到的,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便越高,对于浅近的,就觉得没有多大意思,没有多大令人稀罕,就如男女之间的恋情,对于一个没有追到手的小姐,永远觉得是好的,永远美丽,爱情笃实,可是一旦结婚以后,慢慢地接近,这个卑就出来了,这是人情之常。

“乾坤定矣”,许多人用这四个字,作为结婚者的贺词。过去结婚,要把新郎、新娘的生辰八字,送给算命先生合婚,就用这句话说是“乾坤定矣”。其实这句话用错了,真正的意思是,“乾”、“坤”是两个卦的代名词,乾卦是代表高远的天,坤卦是代表与我们亲近、卑近的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这是《易经》的学理上、卦上的话,可是古人的解释,以为有了《易经》,我们的祖宗伏羲画了八卦以后,天地就开始了,这和今日西方宗教的说法一样,西方人说上帝创造了世界,我们说盘古老祖宗这么一画,天开于子,地辟于五,于是天地就开始了,是一样的错误。真正的意义是,乾坤两卦是天空与大地两个自然形象的代表,我为什么这样解释?因为在这里接下去说,“卑高以陈,贵贱位矣”。这句是解释上面的话,卑就是亲近的,地球对我们太近了;高就是太空,越高越远,“以陈”这一高一卑陈列在我们的前面,所以我们人类的思想感情,看见远大而摸不到的,认为尊贵,而对于亲近的却觉得无所谓了,因此乾坤两卦也代表了位置的不同,道理就在这里。

动静有常刚柔断矣

“动静有常,刚柔断矣。”

这要注意,将来研究《易经》的象数,一定要记住动、静、刚、柔这四个字,动静就是阴阳,一动一静,动为阳,静为阴。刚柔,看得见的事物,如牙齿与嘴巴,牙齿是硬的为刚,嘴巴是软的为柔。实际上是这里面含有两层道理,动静是讲物理世界的情形,当地球没有形成以前的那种物理层面的世界,是一动一静的现象,这是阴阳正反两面的力量在互荡,到了物质的世界,就是刚柔,是物质出来的现象。所谓“动静有常”,宇宙间任何法则,太阳、地球、月亮、宇宙的运动,乃至人类思想、感情、情绪的变化,国家大事的趋势,并不是盲目的,虽然未来的前途如何,大家不知道。这是因为不懂《易经》,懂了《易经》至少会知道个大概。“动静有常”总离不开一个一定的原则、一个常规,等于一个孩子的长大,今日一岁,绝不可明天就是两岁,后天就是三岁,一定要一天天加下去,加满了三百六十五天才能长大一岁,这是有常。“动静有常”就是指物理世界的动静是有其常轨的,研究科学的人知道,原子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则,这种排列形成这种现象,那种排列产生那种变化,经过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空间,便发生一定的变化,这种轨迹,没有办法违反。“刚柔断矣”的“断”,不是一根线断成两截的断,是断定的断,判断的断,决断的断,有了刚柔,就可以判断物质世界的一切变化。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这个“方”字有两种解释,古代的方字,写得像一只猴子蹲着,所以有人解释方以类聚,是说像猴子一样,一类一类地分别聚在那里。这说法有人反对。“方以类聚”的真正意义,方是指空间、方位,所以学《易》要注意时间与空间,也是现代的科学精神,中国过去不称空间而称“位”,“位”这个字用得比“空间”还要更好。懂了《易经》以后,处理事情,到处都有位的因素,譬如我们现在立脚的一块地,在五十年前,是荒郊野外,没多大价值,可是到五十年后的今天,虽不是黄金地带,也是白银地带了,这就是位的作用。任何事情,一个很好的计划,太早或太迟提出来都不能实现,一定要在恰好的时间提出来才能做到,而且是双重因素,除了时间,还有位置。方以类聚,每一方位的人,乃至个性、情绪都不同,物也是一样的道理,像台湾高山上和大陆温度相同的地方,种出来的某种蔬菜,看起来外形和大陆的一样,可是吃到口里,就不一样,这是因为方位不同,这就是方以类聚。至于“物以群分”是说在物理世界,一群一群的分类现象,就是这个道理。于是吉凶在这里发生了,“吉凶生矣”。学《易经》的人都知道,世界上未来的事情,只有两种结果,就是吉或凶,好或坏,做生意不赚钱便蚀本,没有做一年生意,不赚一毛也不赔一毛的。过去有人跨着门槛要求卜卦者卜断他是进门抑或出门,因而把卜卦者难倒了。假如我是卜者,我会断他不进门则出门,这断法表面上看来好像很滑头,其实这是一定的道理,吉或凶,都是因人的心理而产生的,为什么呢?因为“方以类聚,物以群分”,这一类的人和那一类的人,利益有了冲突,于是吉凶就分出来,到这里,也把《易经》运用的原则告诉了我们,那么我们怎样知道过去未来呢?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就是说,欲知过去、未来的学问很简单,人人都可以学会,只要看见太阳系统里,星辰运转的法则,懂了它的原理,在地上的每一成形的东西,山是高的,水是流动的,任何现象,都可以看得出来的,懂了变化的法则原理,那么对于过去、未来便都知道了。

刚柔相摩八卦相荡

“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

这一段的意思是接着上面来的,是研究《易经》八卦道理最重要的地方,这是指我们现处的太阳系统,所带领的星球世界中的物理法则,扩大一点来说,也可以说是宇宙运行的法则。懂了宇宙运行的法则,自然会了解人事,正如儒家所标榜的“天人合一”的道理,至于把这个法则应用到另一个太阳系统,是不是相通呢?推测下来,大概也是相通的。

现在说的“刚柔相摩,八卦相荡”,就是说我们人类所居住的这个太阳系统以内,物理的法则都由刚柔(这是两个物质世界的代号)也就是阴阳,互相摩擦而产生。宇宙间,任何东西,都是由这两个相反的力量,互相摩擦才生出来的,这是摩。至于八卦相荡,开始时我们已经画过八卦,为了解说的方便,现在需要先介绍一些关于《易经》的基本知识。

先说什么是《易经》?前面我们曾经说过,“易”就是变易、不易、简易三个原则,这是汉代儒家提出来的解释,这个解释对不对倒是另外一个问题。究竟为什么叫作《易经》?这是根据汉朝一位道人魏伯阳——道家的神仙,又名火龙真人的说法来的。他有一本有名的著作叫《参同契》,朱熹一辈子不敢说对这本书已经研究通了。这本书是根据易理讲修道的书,也就是中国所谓道家的鼻祖。在书中,他提到了“日月为易,刚柔相当”的话。我们看古文“易”字,上面是日的象形,下面是月的象形,把上面太阳下面月亮合起来,便是“易”字了。这个意思是说,《易经》这本书,是叙述我们人类这一个太阳系统的宇宙中,日月所运行的一个大法则,可见有关《易经》的定名,以魏伯阳的解释为最正确。可是自宋朝到清朝这几百年间,很多人怀疑这个解释,而日本人解释的更妙,他们说“易”是一种动物——四脚蛇,也就是蜥蜴,因为它的特征是善于变化,它栖在绿色的树叶上,体色就变成绿的,栖在红的花上,体色就变成红的,所以“易”就是蜥蜴。日本人对于我们的文化,有时候固然歪曲得很厉害,但有时也是很有趣很可笑的。他们还提出证明,说《易经》中有很多都是用动物代表的,如龙、象、马等等都是,所以“易”就是易变体色的蜥蜴。在几十年前,我们中国的学者,也跟着日本人如此说,中国人把中国自己的文化弄得一塌糊涂,甚至说大禹是一条爬虫,根本没有大禹这个人。日本人这样说,我们的学者也跟着这么讲,这些说法都是不对的。什么叫《易经》?到现在为止,大家考据讨论的结果证明,还是魏伯阳对《易经》作的解释最为正确,因为后来出土的甲骨文上,找到《易经》的“易”字,就是太阳、月亮的象形字,上下合在一起,就是远古时代的“易”。照《易经》文化来看,我们的历史,应追溯到两百多万年以前,我们现在自己号称五千年历史,那还是太谦虚了。两百多万年前的文化,“易”就是日月,可见“刚柔相摩,八卦相荡”就是太阳月亮以内的宇宙法则。

明白了以上这些,现在我们再谈八卦相荡的问题。所谓“荡”,如同荡秋千一样,一来一往。六十四卦就是八卦的一来一往,彼此相荡出来的。以先天卦的方位来看,如以乾卦为标准,乾卦一荡,与兑卦碰在一起,于是便成天泽履卦,反过来,兑卦一荡,碰到乾卦,于是成为泽天央卦,乾卦如果荡到另一边,碰到巽卦,于是便成天风女后卦,无论以任何卦为标准,都是一样。昨天报纸刊出,美国总统福特卜了一个卦说如何如何,灵不灵且不管,不过有时候拿来玩玩,或是心里实在不宁静,生死存亡之间,来玩玩亦不错。准不准呢?等于在事急时祷告上帝、拜求菩萨一样,也可以在这中间找出办法来,找出生路来,因而一下子精神便安定下来了,这也可以说是精神的最高寄托,但却与宗教信仰不同,宗教信仰是依赖的,是把自己交给另外一种看不到的神,而卜卦则是可以在自己的智慧中解决问题,找到所应走的道路,这是荡的道理,也与上面所说综卦的道理一样。

这里孔子研究《易经》的报告所谓“刚柔相摩”,是说这个物理世界的刚柔相摩,用现代语勉强解释为坚硬的和柔软的互相磨擦。譬如物理世界最柔软的东西,老子常说是水。老子的思想,孔子的思想,诸子百家的思想,没有不是从《易经》里出来的,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等这一套观念,也都是从《易经》里面出来的。所以老子也说,“福者祸之所倚,祸者福之所伏。”都是来自《易经》的思想。我们研究了《易经》,再研究老子思想、孔子思想的问题,就可迎刃而解了。天地间没有绝对的,老子提到世界上最柔的是水,刚强的,终归会软化,水一滴一滴。都是软的,没有骨头,风一吹就干了,可是不管是铁板、硬石,年深日久,都会被这一滴水滴穿了。老子是在这个观点上说水是最软的,实际上照《易经》的道理,水还不算最软,因为水还是有形态的,最软的是没有形态的,是空间,是这个虚空。那虚空有些什么呢?普通说来,虚空就是没有东西。而《易经》的道理,和现代科学观念一样,认为虚空并不是空无一物,而是充满了原子,我们的手在虚空中挥舞一下,虚空中的原子便都动了,发生作用了,这样宇宙便已经受了很大的影响,好像是一颗小石子投到河里一样,开始时只见到一点小波纹,这个波纹照科学的道理,慢慢扩大开去,一万年以后还在扩充,所以任何一点的动,都会产生很大的力量。空是柔的,刚的可以被空摩掉,由这个道理说明刚柔相摩,是互相摩擦,并不是刚不及柔,有时候柔的东西也会被刚克掉,这是刚的成分较重的关系。

《易经》的道理告诉我们,像一架天秤一样,那一头重,这一头就高起来;这一头重,那一头就高起来,不能均衡,几乎没有一个时间是均衡的。均衡是最好的状态,但是很少,就以我们自己的心身来说也是如此。我们心理方面的思想,没有一个时候是均衡的,不是心里不舒服,就是思想在混乱。一般人说打坐修道,什么叫作“道”?能经常保持心身的均衡就是道。那么打坐,又何必闭起眼睛、盘起两条腿装模作样呢?我们知道打坐的目的,也是求得身心的均衡,如果身心不是均衡,打坐也没有用。大家都有几十年的经验,每天不是情绪不好,就是身体不舒服,过分高兴也不是均衡,身体绝对没有一点毛病,心理绝对平和的状态,生活一百年也难得有十天到达这种境界。这些都说明了,刚柔时刻都在相摩,因此就产生了大宇宙间八卦相荡的道理。这个道理,推于人事,我们也可了解,人与人之相处,不管是在一个团体或一个家庭,不可能永远没有摩擦,因为“刚柔相摩,八卦相荡”这个宇宙的法则,都是两个彼此不同的现象在矛盾、在摩擦,才产生那么许许多多不同的现象。一切人事也都不能离开这个道理。我们学了《易经》的好处,就是对于人事的处理会有更好的原则,例如对方发了脾气,就会劝他不要动怒,等一等再说,等他的这一爻变了,变卦了,他不气了,再谈下去,又是另一卦的现象了。学通了《易经》的人,对别人在发脾气,自己觉得没有什么,他火发得天大,那是“火天大有”,让他发去,发过了以后,反过来“天火同人”,两人还是好兄弟,算了,不要吵了,学通了《易经》,用之于人事,便无往不适了。

时与位

《易经》上告诉我们两个重点,科学也好,哲学也好,人事也好,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两件事情,就是“时”与“位”,时间与空间,我们说了半天《易经》,都只是在说明“时”与“位”这两个问题。很好的东西,很了不起的人才,如果不逢其时,一切都没有用。同样的道理,一件东西,很坏的也好,很好的也好,如果适得其时,看来是一件很坏的东西,也会有它很大的价值。居家就可以知道,像一枚生了锈又弯曲了的铁钉,我们把它夹直,储放在一边,有一天当台风过境半枚铁钉都没有的时候,结果这枚坏铁钉就会发生大作用,因为它得其“时”。还有就是得其“位”,如某件东西很名贵,可是放在某一场合便毫无用处,假使把一个美玉的花瓶,放在厕所里,这个位置便不太对,所以“时”、“位”最重要,时位恰当,就是得其时、得其位,一切都没有问题。相反的,如果不得其时、不得其位,那一定不行,我们在这里看中国文化的哲学,老子对孔子说:“君子乘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莱以行。”机会给你了,你就可以作为一番,时间不属于你,就规规矩矩少吹牛。孟子也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也是时位的问题,时位不属于你的,就在那里不要动了,时位属于你的则去行事。八卦相荡就包涵了这许多道理。

日月运行寒来暑往

现在再继续讲到:“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

物理的法则,宇宙的法则,我们感觉到,人生在地球上,受天体的变化,气候的影响,尤其学中医的,更要留意,所谓风寒暑湿,这是外感进来,最容易发生病态的情形,这些都是《易经》所说太阳、月亮以内的宇宙法则。这个自然的现象,都是可爱的,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写文章技巧的高明了。我们说过,《系传》这篇文章,纯以文学的价值来说,比《老子》、《庄子》两本书更美,读起来更有节奏音韵感。“鼓之以雷霆”可不是打鼓的意思,也不是说像打雷的声音一样。这个“鼓”字的意义,等于现代四川人说“生气”为“鼓气”的“鼓”字一样。吹气吹胀了就谓之“鼓”,这里就是这个意义。宇宙自然的法则,必须要有雷电的震动,才能维持宇宙万物均衡的发展。用《易经》的道理来看这个宇宙,有时候大风、大雨不一定坏。譬如台风在我们来说,台风来了,破坏了农作物,吹倒了房子,觉得它很坏,但在整个大自然来说,在某一个角度,某一个时间,某一些情况下,却需要这一个台风,否则的话,自然界的各种生命,便会发生某种意想不到的问题。宇宙间必须要这样的震动才好,所以要“鼓之以雷霆”,不过假如宇宙永远在打雷,那也就糟了。太干燥了不行,又要“润之以风雨”,宇宙自然的法则,刮风下雨,天阴天晴,每一个现象都不能缺少。太阳月亮的运行,构成了一寒一暑的流转交替。这里要注意的,《易经》没有讲春秋,只有讲寒暑,冬夏则用得很少。《易经》的道理是宇宙只有冷与热两种对比,人们觉得春秋两季,不冷不热最舒服,刚好中和。在《易经》的道理上看,秋天是开始冷,小冷,春天是开始热的小热,所以《易经》只是说两个东西的对比,寒暑两种而已。夏天是热到了极点,冬天是冷到了极点,这样一寒一暑,便形成了这个五彩缤纷的花花世界。

《金瓶梅》流传的故事

(2004-12-17 12:59:11)作者:俞小红

明朝嘉靖年,一种手抄本形式的《金瓶梅》便开始在民间流传,一颗明珠悄然在黑暗中绽放奇异的光采。禁书的魅力远胜于官方钦定的四书五经,雪夜围炉读禁书,三更灯火五更鸡,平时涂着假面的缙绅士大夫,也特别的喜欢听讲《金瓶梅》呢。1634年,《陶庵梦忆》作者张宗子在他住的园子里和朋友欢宴,席间,有杭州人杨与民

用北调说《金瓶梅》一剧,众人闻之绝倒。1634年距离明朝灭亡尚余年,一本书已在士大夫中间广泛的流播,可见,坊间流传的各种《金瓶梅》本子也不在少数。《虞初新志》作者张潮这样评说:《水浒传》是一部怒书,《西游记》是一部悟书,《金瓶梅》是一本哀书。

有道言:美人令众卉皆香,名士令群芳俱舞。自从《金瓶梅》以手抄本形式在坊间流行的百余年间,明清两代的文人学士纷纷搜罗抄本,补缀连篇,文心细如牛毛茧丝,金针度似奇光异采。先有山东兰陵笑笑生隐居湖北麻城,随之明代嘉靖年间大名士王世贞与奸臣严蒿父子的明争暗斗,由此牵扯出手抄《金瓶梅》上半部的踪迹。到了万历年间,一批第一流的文人学者登台亮相,为《金瓶梅》的完整成书魂萦梦绕心口相映。其中有书法家董其昌,湖北省公安县人氏袁宏道、袁宗道、袁中道三兄弟,戏曲家屠隆,嘉靖年间八才子之一的李开先,临川四梦作者汤显祖,《味水轩日记》作者李曰华,《三言二拍》作者冯梦龙,掌故野史作家沈德符等人。

大约在明朝嘉靖年间,湖北省麻城县居住着一个喜欢附庸风雅的退休官僚,他叫刘承禧。此人原先在京城里是一个著名的打手,是锦衣卫的金吾。所谓“锦衣卫”,这实际上是明朝皇帝加强集权统治而设立的一种特务组织,就好象是现代社会中美国的中央情报局、戴笠的军统、陈立夫的中统一样。明代的“锦衣卫”是一种军事组织,它名义上是京城卫队的下属,实际上由皇帝直接指挥,是皇帝的御林军,借侦察为名,专门欺压平民百姓和一般官吏,是皇帝忠实的鹰犬。刘承禧虽是个四品官,但在朝中很会巴结四大奸臣--严嵩、严世藩、陆炳、陶仲文,为虎作伥,搜刮地皮,几年下来,宦囊丰厚油水很足。刘承禧五十岁时,眼见得再升官也无望,便趁早收蓬,告老回乡,回到麻城享清福了。

回乡不久,刘承禧便用当官几十年搜刮来的金银,在麻城县中购地建园大兴土木,造了一座刘家花园。花园占地四百余亩,请了当时的造园名家绘图描形,假山玲珑,碧池宛曲,极尽豪华侈奢。他还附庸风雅,在园中造了三座雕梁画栋的楼宇,一曰“聚古楼”,专门收藏古玩文物汉玉宋瓷。一曰“藏书楼”,搜罗了一批海内珍本唐抄宋刻,尤多春宫淫词秘戏图考。一曰“怡情楼”,乃是刘承禧寻欢作乐声色犬马的场所。他遣人去苏州、扬州一带买来年轻女子,有的为他唱歌跳舞弹拨五弦,有的被他奸淫取乐目送飞鸿。一些女子被他奸淫致死后,便被偷偷埋在楼窗西边的花园草丛深处。

有一天,一个操山东兰陵口音的儒生到刘家求见,说是身上携带一部罕见的抄本,想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整理出版,听说刘家藏书楼秘籍甚多,很想一睹风采。刘承禧见他不象是凡俗之人,谈吐也大方得体,便有意留他在身边作一个门客。这儒生也怪,虽见主人留他,却仍不肯道出真实姓名,只说自己已到不惑之年,平时视人生如同儿戏,有名无名都无妨,只管唤他为“笑笑生”便罢。刘承禧倒也不怪他,因为他要寻欢作乐的事多着呢,门下养着的清客闲人一大帮,多一个滑稽人也无妨。他便吩咐家人带笑笑生到“聚古楼”去访书,并给了笑笑生一桩差事,叫他为“聚古楼”整理书目。却说这笑笑生也是个有点来路的人,他本来在京城一个官宦之家当书办,虽有满腹诗书,但也难讨主人的欢心,再加上他脾性耿直,看不惯官场势利小人的马屁功,所以既不发财又不在仕途上长进,困顿了二十余年。飞鸟倦而思乡归,远游久而把家回。可惜,待他回到兰陵后,亲朋故旧早已星散,几间破屋也无力修补,便只能再次离乡背井,外出谋生。仗着一手漂亮的蝇头小楷,他一路流浪,为人写贴子和书信,在茶肆酒楼换几两碎银子,讨一口残羹剩饭聊度余日。也算巧,他在麻阳城里遇见一个从前在京城里熟悉的仆人,那仆人向他透了一个口风,说刘承禧家想请一个人鉴别古字画,条件是外地人,又要有相当的书画根底。就这样,笑笑生便来到了刘家。

笑笑生在京城里当书办时,不管白天多么劳累辛苦,一到更深夜静时分,总是要把每天的所见所闻记载下来。他把听到的、看见的各色社会新闻风俗掌故记录下来,只是隐去人物姓名,不署年月,以防被人发觉惹上祸殃。日积月累,那密密麻麻的字迹铁笔银钩,铺满了张张宣纸。他把这一部日记视作珍宝,精心装裱成册,一直带在身边。不管怎样穷困潦倒,那怕冬天当掉寒衣,夏天卖去凉席,这本日记是他的性命,也是他赖以生存的精神寄托。一个有骨气的文人,还有什么比他的文字心声更值得珍视呢?他也只有这部日记是他的唯一的亲人了,他无妻无儿无房无产,无所牵挂无愧良心,一入夜,便沉浸在世俗众生相的记录之中了,有时增减一二分,有时褒贬一二人,所谓为月忧云,为书憔悴,为才子佳人忧命薄,为天下黎民百姓忧冷暧。写到云霞满纸锦帆高涨时,他能彻夜不眠;进入神游境界心驰八极时,他忍不住涕泪交流。怀抱美玉诉诸文字,笑笑生的一生心血无数精神,便凝注在这部日记之中了。

刘承禧虽然是个肚里一包草的奸险小人,但对于藏书楼的事务却不太管,因为各类古籍实在是太多了,有的是被他逼的倾家荡产而献上的,有的是手下人随意抢夺得来后送上的。笑笑生只要每天挑出几卷画供刘承禧过目,便可埋头于书海之中搜寻资料了。他看到这么丰富的藏书,不禁萌发出一个念头,想把日记修改成一部小说,以此警戒讽劝世人要做善事行正道,曲尽人间丑态,体贴人情天理,也算是一桩大慈大悲的大好事。

每到夜间,笑笑生在书楼灯下翻书,离藏书楼很近的怡情楼,不时传出阵阵丝竹弦乐之声,那妙龄少女的宛转歌喉,有时候彻夜不歇。灯影迷离倩人缥缈,怡情楼半敞半露的妙高台上,月亮滴下了无数清泪。偶尔传来几声惊鸿一般的尖叫,随之又复归那丝丝缕缕的靡丽之音。时间久了,笑笑生这个比较迂腐的人,也慢慢耳濡目染刘承禧许多丑不可闻的秽行,这自然为他写小说增加了很多鲜活的资料。

日子就在平静中度过,一个是粗茶淡饭,夜夜伏案翻书写书,一个是锦衣玉食,夜夜脂粉堆里打滚。不料,就在笑笑生快要把小说写成草稿时,却被刘家另一个门客发现了。那一天清晨,笑笑生写小说熬了一夜,竟然伏在桌子上睡着了。刘家的一个门客姓秦,也恰巧走过书楼。此人原籍苏州,会摇头晃脑哼几首吴地方言的民歌,时常来找笑笑生闲聊。这天早上,他无意之中推开书楼的门,却见到笑笑生酣睡不醒,嘴角的口水流淌在稿本上。他便拿起稿本读起来,一读,竟读出兴味来了。读到精彩处,他忍不住拍拍笑笑生的肩膀,说:“兄长真是大手笔,如此好书,为何不让我先睹为快!”笑笑生从梦中惊醒,吓了一跳,赶忙慌不迭地说:“兄台恕罪,这只是小弟的涂鸦之作,恐污了兄台耳目。”秦门客也是个读书人,本心是厚道的,听笑笑生这一说,并不以为然,反而劝慰说:“这样的书传世,可以戒善惩恶,指示迷津,兄台如蒙不弃,不才愿为此书作序,不知兄台意下如何?”笑笑生到底书生脾气,被他恳切的言词一说动,心头热呼呼的,便说:“兄台真有此心,那就等我把全书完稿后再作序吧。”

春来秋去,经过几百个日日夜夜的劳心费神,笑笑生终于写完了六十万字的小说稿本。书名经过两人推敲,初定名为《金瓶梅传》。

书写好了,序也作了,必得付印才能流芳百世。但一介穷书生,如何付得起几百两银子的印刷费呢?明代的印刷业很发达,但工价昂贵,书版以雕版为主。两人没有办法,便去游说刘承禧出资印书。一钱逼死英雄汉,百无一用是书生,笑笑生和欣欣子为了实现印书的目的,只得借助魔头的力量。笑笑生假托自己寻访到一部警世讽喻古籍,请刘承禧过目。岂知刘承禧一读,竟然读出了瘾,尤其对书中男女关系的细节感兴趣,还动手在稿本上添了许多淫秽的笔墨,把原作改得面目全非。这真应了东吴弄珠客那句话了:读《金瓶梅》而生怜悯心者,菩萨也;生畏惧心者,君子也;生欢喜心者,小人也;生效法心者,乃禽兽也。

这时候的朝廷,是奸臣严嵩、严世藩父子专权揽政的时代。父子俩生性贪狠,哪个地方有珍奇古玩,他们便想尽办法搜罗诈取。哪个人家有秘本古籍,他们也要耍尽阴谋掠夺到手。明朝自从朱元璋开国,实行的是残酷的专制暴民政治。朱皇帝一上台,首先是大开杀戒,剿灭一大批功臣。接着是重用太监,宦官专权,一些清正廉洁的官员稍有不慎,便会惨遭抄家、充军、甚至满门抄斩的大祸。几次争夺皇位的大动乱,杀戮了不计其数的清官和百姓。明嘉靖年间的严家父子专权数十年。

有一首《满江红》着实吟得好:“日月隙驹,尘埃野马,东流不尽江河泻。向来争夺名利人,百年几个长存者?世事浑如花上露,人生一似风前烛。看繁华转眼,玉楼金谷,到头来,都付水东流,空劳碌。”

那一天,严世藩听说巡抚王抒府中藏着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便图谋要弄到手。他差人持请贴,邀请王抒到严府赴宴。王抒和严家素无往来,接到请贴,便明白这鸿门宴可不是好兆头。严世藩平白无故请客,一定是想要自己的藏画。王抒毕竟是城府颇深的人,便从自家的藏画中选了几幅精品,其中就有一幅《清明上河图》,以此去闯严世藩的鬼门关。席间,王抒说:“近来卑职收藏了几幅字画,不敢自专。特地进呈恩公笑纳。”严世藩嘿嘿一笑,假客气了一番,挥手让管家收下。在宴会上,严世藩兴致颇高,频频劝酒。席终,严世藩还送王抒上轿。一待王抒离开,严世藩赶紧回到书房展开那幅画,凑着紫绡红灯细察,不觉大吃一惊。原来,这《清明上河图》可是一件宋朝宫廷画家张择端的杰作,传世之作难得一见。宋徽宗虽是个昏君,但做一个书法家和画家却是十分称职的,因为他是个懂得生活情趣和绘画艺术的高才,眼界开阔,又有极为出色的艺术鉴赏力。张择端便得到他的宠幸,被收罗于翰林图画院。据说,凡张择端所用的宣纸和墨锭,都是精制的上品。因而,整幅《清明上河图》长卷墨色精亮手法娴熟,所绘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廓都脱胎于汴京郊外的民俗风情,尤其是人物,官吏、儒士、商人、摊贩、和尚、道士、江湖郎中、算命先生……三百六十行,行行俱全。不过,自宋至明,历代画家模仿《清明上河图》的有成百幅,是真是假,没有相当的鉴赏力,是断难识别的。严世藩老眼昏花,只顾着击节赞叹,不料这也是一幅请高手临摹的仿制品。

严世藩毕竟老奸巨滑,第二天,他又请一位鉴赏字画的幕僚来赏玩。这位幕僚从印章和题款上才看出一点破绽,悄悄对他说:“大人,凭临摹这幅画的功夫来看,这个画家功力不凡,而且,所选纸张墨色,也与宋代所用不相伯仲。可惜的是印章颜色鲜了点,题款的气度也不象五百年前的旧物。”严世藩气得目瞪口呆,心里恨恨不已。不久,他就借故把王抒杀了。

王抒有个儿子,叫王世贞,他是江苏太仓人。因为诗文俱佳,交游甚广,名气很响。他是嘉靖年间的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与李攀龙同为“后七子”首领。他喜欢戏曲,曾有很好的剧本问世,例如传奇《鸣凤记》。王世贞为了替父报仇,表面上装作韬光略影不动声色,暗地里物色民间武林高手去暗杀严世藩。但严府戒备森严,王世贞派出的几个刺客,都白白断送了性命。

有一天,文武百官上朝,王世贞远远看到严世藩大模大样地从轿中出来,连忙转身与别的官员闲聊,想避开严世藩。谁知严世藩偏偏叫他。对他说:“王世弟,听人说你正在写传奇剧本,能否让老夫先读个痛快?”王世贞听了严世藩的话,先是眉头一皱,心想这个老贼不愧为掌管锦衣卫的老特务,消息很灵通,连我写剧本也知道。他又转念一想,我最近觅得半部《金瓶梅》的手抄本,书页已残缺,但故事写得着实好,正在请几个门客添补一些内容,把这部书献给老贼,岂不是一条好计策?王世贞脑子转得快,便堆着笑容说:“不瞒恩公,卑职才疏学浅岂能写什么剧本。只是卑职最近得到一部叫《金瓶梅》的小说,本子翻得稀烂,卑职正在请人誊抄清楚。”

严世藩平时最喜欢读野史抄本,一听《金瓶梅》三个字,倒觉新鲜,便欣然说道:“很好很好,几时让老夫派人来取?让老夫先饱眼福!”王世贞只好答应:待门客誊抄清楚后,半个月之内一定奉上。

下朝回到府中,王世贞把这部从湖北麻城县刘家流散出来的半部《金瓶梅》又从头至尾看了一遍。王世贞平时写剧本读话本,很有写小说的才情,他从严世藩小名严庆,号东楼,联想到《水浒传》里有个恶棍叫西门庆,“东楼”和“西门”恰好相对,便借西门庆来影射“东楼庆”。于是,王世贞从《水浒传》中搬来大段情节,插入书中以掩人耳目,凑成了足足一百回。

这部书誊抄出来后,王世贞暗中派人在每页书角上都涂了砒霜。因为严世藩读小说有个习惯,喜欢用食指蘸着口水翻书。所以,王世贞使手下人在这本书的每一页书角都涂上了砒霜溶液,只要严世藩翻过书页,准会当夜毙命不可。为了不暴露自己暗杀严世藩的计谋,王世贞还想出了一个绝妙的献书方法。

清晨,严世藩趁轿到宫中上朝,忽然遇到一个青衣笑帽的儒生拦轿献书。严世藩一看,书的封皮上端端正正地写道:“天下第一奇书《金瓶梅》,兰陵笑笑生撰”他心里一阵高兴,唤轿子停住,问道:“你从哪里得到此书?”儒生答道:“我从湖北麻城访得此书,虽是残页烂本,经小生誊抄增补,终于成为全书。闻严相国喜好野史小说,今特献上一阅,也算明珠大白于天下。”一番话,说得严世藩这个奸臣心花怒放,马上吩咐手下赏给儒生五十两白银,怀抱《金瓶梅》绝尘而去。

到了宫中,众同僚聚在朝房中等候宣旨召见,严世藩见了王世贞,脸上一副高傲之色,他故意问王世贞:“世兄的那部《金瓶梅》誊抄得如何了?”王世贞谦恭地答道:“请恩公稍再宽限几天,门客正在日夜抄写,来日便可奉上。”严世藩嘿嘿冷笑一声道:“世兄的那部《金瓶梅》还是自己留着读吧!”说着,腆着大肚子,自顾自走开了。严世藩的这番话,当时在朝房候值的许多人都听见了。王世贞心中暗自高兴,自己了计谋快要成功了,这个老奸贼,居然也有失算的时候。

当夜,严世藩围着暖炉挑灯夜读,读得津津有味之时,他舔着食指翻动书页。翻着翻着,他觉得舌头有点麻木了,味觉也迟纯了,手指也不灵活了,眼睛也昏花了,喉咙间一股血腥气喷涌而出,化作一脉浓浓的污血淌出鼻孔嘴角。他瘫倒在地上,临死前喊了一声:“我命休矣。”便魂归西天。可惜严世藩,空有满腹文蹈武略,深宅大院纵有精兵良将武林高手,却不料一世奸雄竟栽倒在聪明的文坛奇才之手。这真是人算不如天算,天算不如机缘巧。奸险小人有百密而一疏,天假人手,除掉了这个人人痛恨的特务头子。《金瓶梅》为王世贞报了父仇,也替许多无辜惨死于严家之手的人雪了恨。“天下第一奇书”的美名愈传愈远。

嘉靖皇帝在位45年,继承者隆庆皇帝,只有短命的六年。于是,到了万历年间,家有万顷良田的董其昌像一颗新星从书画界升起,达到了一字值千金的昂贵地步。此时,想跟随董其昌学书法的人很多,不论是年纪轻的,还是上了点年纪的,都想拜董其昌为师,想从他浑身的才气中博取一星半点光采。可惜,董其昌恃才傲物,从不轻易收徒。十年八年中,才千选万选出一两个好苗子。他教徒弟,既不先教字画,也不读碑习帖,而是让徒弟吹箫弄笛,清晨练剑法,运气功,随后去名山大川临摹写生。经此几年习练,再学提笔挥毫,果然大有长进。有的徒弟自知天份不足,便中途退学。有的徒弟硬着头皮坚持下来,也可学个半瓶醋。但要想学得老师真谛,难于上青天。所以,董其昌的徒弟,在书法上的造旨,没有一个超得过师傅。为何原因,只因明代上下五百年,才出了这么一个深谙艺术之道的艺术大师。说起董其昌收徒弟,也与《金瓶梅》有缘呢。一个下雨天,一个背着青布包袱的年轻人,来到上海松江县董府,求做董其昌的门生。董其昌一问青年的来路,才知道这青年是从四川绵阳跋山涉水而来。

董其昌难得见到这样诚心诚意的学生,第二天便在大厅里召他面试。董很自负地说:“学习书画,得有揣度人心随机应变的能力,你要做得到,我就收你为徒。”青年人答道:“只要老师吩咐。学生一定做到。”董其昌又说:“我近日心里烦闷,你有什么赏心悦目的法子,让我大笑三声,让我高兴高兴?”这句话虽是一句玩笑,但份量却是很重,既是一句委婉的推托之辞,又是一种十分机巧的考验。如果这青年没有法子让老师解闷大笑,这徒弟自然也当不成了。

不料,这青年随手从肩头取下蓝花青布包袱,露出一迭厚厚的抄本,封皮是杏黄绫裱,装订得十分齐整。只见《金瓶梅》三个行楷字,铁笔银钩,醒目耀眼。青年人说:“这是稀世珍本,由兰陵笑笑生撰稿,太仓王世贞补正。你读上几回,便知道它不同寻常的地方了。”董其昌拿过书,信手翻起来,读了几页,竟然津津有味,读到后来,完全沉浸在小说的故事情节中了。一会儿,他捻须微笑,一会儿,他又连声高叫:“妙文,佳作!好笔墨!”读完几章,他不禁哈哈大笑起来,道:“我平生还没有读到这样风情万种的小说,恐怕枚乘的《七发》也要逊色三分了!”他放下书,和颜悦色地问:“怎么只有前半部?那后半部呢?”青年人便把得到这部书的经过告诉董其昌。

原来,他自幼在四川绵阳一个富绅人家当书童,平时也见到不少董其昌的真迹字画,私下里临摹了许多张,心领神会略有心得。事有凑巧,那富绅也不知从哪里得到一种《金瓶梅》的手抄本,据说是从湖北麻城县刘家散出来的。因为全书霉蛀的厉害,富绅便命书童抄写一遍。富绅为防止书稿传散,也为提高抄书速度,便让一个书童抄上半部,另一个书童抄下半部。他抄着抄着,越抄越觉得这部书不同寻常,便想录个副本,好自己留下来慢慢细读。这样,他抄书的时间便延长了。富绅供给他抄书的上等宣纸,是点数给他的。纸抄完了,他只好拿出自己平日的积蓄去买纸。本来他想抄了上半部,再伺机去偷抄下半部。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另外半部书在另一个书童抄完后,原抄本被老鼠咬得支离破碎。结果,他再也没有机会看到下半部书了。

听到这里,董其昌瞪大眼睛,焦急地问:“那么,你自己留下的就是这上半部了?”“是呀,老师不信,可翻检书前目录。”董其昌连忙翻了翻手中的《金瓶梅》,果真只有五十回,便顿足叹气说:“可惜,可惜。”董其昌见这个学生态度虔诚,又有一定书画功底,便收下他为门生。但董其昌一心一意要觅到下半部《金瓶梅》,便暂且让这门生回绵阳老家去寻找下半部的踪迹,并能设法抄到下半部书稿。可惜,世上的事那有件件遂人心愿的?待到门生回到绵阳,那个抄下半部的书童已被遣散回到乡下。董其昌门生不死心,再寻到那书童住处,只见他已病重在床。两人相对唏唏,唉叹人生无常。门生只得请他每天回忆一二回书稿情节,断断续续,随讲随记,也只能抄个零篇残简。不过半年光景,那书童就病死了。门生只得带了几迭残稿,回到松江董府。风风雨雨,心力交瘁,回到董家不久,连那钟爱的门生也一病不起。董其昌在门生死之后,更加宝贝这半部《金瓶梅》了。

话说湖北公安县,历来是出产才子俊彦的风水宝地。万历年间,就有三个赫赫有名的文学家诞生于此地。他们分别是长兄袁宗道、二弟袁宏道、三弟袁中道。三兄弟的文学主张是反对摹拟,崇尚自然,强调抒写“性灵”,因而被人称作“公安派”。

当然,论文学成就,老二袁宏道当称三人之首。袁宏道一生无书不读,可是偏偏有一部书,他没有读到。这就是号称天下第一奇书的《金瓶梅》。当年,袁宏道被派往苏州去当知府,临行,董其昌在北京设宴饯行。酒酣耳热之际,袁对董说:“仁兄是海内外知名的大画家,小弟临别还有一个小小的请求,请兄长赐一幅画,以示你我的情谊。”董其昌便铺展三尺宣纸,画了一枝红梅,并在画面上题了两句诗:“斋中镂金玉液瓶,惟待报春一枝梅。”作者的意思是把苏州喻为一只珍贵的花瓶,正在等待像报春红梅一样的清官去传递春讯。袁宏道也精于书画,看了这幅画,突然明白董其昌还透露了心中的愿望,便说:“仁兄藏着

经过冯梦龙苦心整理的《金瓶梅》,在文学价值上又提高了一步,世称“崇祯本”。“崇祯本”是在明未崇祯年间由常熟大藏书家大出版家毛晋刻印的本子,它比万历年间流行的手抄本约晚了三十余年。此本与万历年间通行的《金瓶梅词话》本稍有不同,回目略异,极少量的词句有修改,主要是第一回全部改写过,全书的回目前,以前无评语,该本每回前都加了精当的评语,这是冯梦龙的功绩。

关于算命准吗?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晚婚会幸福的八字命理特征有哪些

联系我们

Q Q: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