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星座常识 > 文章页面

一切与白事有关的风俗

水浒中的腊八节

很多朋友对于一切与白事有关的风俗和丧事上的纸马纸牛开光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吉林通化丧事习俗一切与白事有关的风俗吉林通化丧事习俗

老人进入弥留之际家属要提前给洗头洗脚、剪指甲梳头、穿寿衣,以前的寿衣都是自家制作不使用纽扣而用带子系(忌讳扣子二字对子孙不利),穿着件数有说道夫妻二人先死者件数为单数,后死者件数为双数,不论在哪个季节死亡寿衣中必须有一套棉衣,尽量保证老人在没有咽气之前穿好寿装,鞋子的脚心处绣有一朵莲花上面一个红色梯子意为“登天梯”,裤脚用腿带扎紧趁利落,让死者在去往阴间的路上行走方便避免磕磕绊绊。(忌讳老人死后穿寿衣视为“光身来光身去”,同样忌讳老人死在炕上,认为老人是背着炕走的行动不便)。在暖和的季节棺材备好的情况下实行走马入殓即是在还有气的情况下抬进棺材,天冷的情况下在屋内搭灵床(俗称排子),过去农村房屋的格局堂屋很大灵床就搭在那里,死者是男性灵床偏左女性偏右,客死在别人家即使是女儿家也不能占堂屋地只能在角落同样是男左女右的规矩。

清明将至,老辈人说扫墓有3个禁忌要牢记,5种人不宜去,为何

老人死后儿子要给老人第一次“指明路”,站在老人头部附近脚蹬凳子手执大擀面杖指着西南方向招呼爸爸(妈妈)西南大路三次。在灵床或棺材前方摆上供桌必备两摞馒头共十个,一碗用两个盛有半熟平碗米饭扣在一起上插三根秫秸棍上端拧着新棉花球,叫做“倒头饭”,以前用小米做现在用大米没有看到用高粱米做的。设香炉碗烧香、烧纸,灶王龛前也要烧几张,用小碗加豆油用新棉花做捻点灯叫“照尸灯”。供桌上供品样数同样是先走者为单数后走着为双数,帮忙的人们已经为死者准备好打狗干粮、打狗棒套在死者双手腕上,(打狗干粮、打狗棒用白面加水、少许死者头发、碎麻和在一起做成,放入慢火中烧熟并干硬,干粮共七块小碗底大小圆饼中间有孔便于串线绳,打狗棒有手指粗细20来厘米长的面棒后部用红线绳拴上留出一个套,干粮同样是用红线绳串在一起留出余地套在死者手腕上,死者是男性左手套棒右手套干粮女子与此相反。迷信的说法死人去往阴间的路上路过一座狗山有七条狗拦路,路过此处抛出干粮喂狗得以通过,用棒子打追上来的狗。)

前来帮忙的亲友和邻居忙着制作“孤独子”用长竿挑着挂在大门外,死者是男性挂在出门方向左侧、女子挂在右侧,孤独子使用细麻绳夹整张烧纸做成烧纸张数等于死者年龄加两张(天地各一张),尽量夹得紧凑不能太长在两米以内,死者年龄达到和超过八十岁孤独子上面第一张是红纸称为喜丧。同时大支宾派人去接阴阳先生(又叫除黑的),屋内女主人和一位年龄较大的妇女开始给吊唁的人们分发孝布,死者的子女及配偶所戴的孝布长度有“爹七娘八”的讲究,就是给妈戴孝长度是八尺、给爹戴孝长度是七尺,第一个死的老人子女戴孝布宽度是整幅白布一分为二称为半孝,第二个死的老人使用整幅白布为全孝。男人戴孝帽左边比右边长出一尺女人与此相反,(孝布顺长对折用粗针大线直线向前不许倒针缝成斗篷形状头顶处两根短线缀两个棉花球飘荡在两侧,死者及配偶的亲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及其配偶的孝布长度与子女相同,宽度与子女减半系在腰中,孙辈孝带在头上系着前边缀一条红布,重孙辈再加缀一条黄布,凡是前来吊唁的的人都要给一块孝布宽窄长短无固定要求,视主人家经济条件而定。儿媳双腿跪地低头把孝布双手捧过头顶送给接孝人称为捧孝、献孝,接孝人弯腰双手接过。

直系亲属都戴完孝大知宾让他们去土地庙“报庙”,有一名年纪大的男人走在前边手提一个点燃的灯笼拿三根香、三张烧纸,途中若过桥涵还要多拿三张先点着再过,土地庙多在屯子西头不远处,还要端一个葫芦瓢在供桌上的“倒头饭”碗上弄下点饭加一些水,此人叫“领浆水的”,子女及配偶亲属排成男女两队跟在后边。到了小庙领浆水的人焚香烧纸带领众人围着小庙左转三圈右转三圈,把端来的饭和水倒在庙前带领众人回家。“报庙”是要参加者号哭的,过去有个说法报庙儿媳不哭晚世后辈出哑巴,报庙队伍号哭方式因祖上传下来的规矩而不同,一是上庙回来都哭,二是上庙去时哭回来不哭,三是上庙时不哭回来时哭。关于报庙的哭声还有一套嗑:女儿哭惊天动地,儿子哭真心实意,媳妇哭虚情假意,姑爷哭驴子放屁。报庙在自人死后开始到出灵前结速每天必保三次。

去接阴阳先生的人要告诉先生死者年龄、死亡时间,根据这些先生在家查找一番书籍以便知道是否对自己不利先做自保防范,阴阳先生乘坐来人的交通工具来到主人家,主人先送上红布白布各三尺。死者要死在炕上或者灵床上,阴阳先生一手攥红白布双手拿一个木杠在死者的腰部下边象征性的撬三下称为“撬殃”。

撬殃后开始入殓儿子抬头部过门、过梁时要大声告诉老人,未出屋门早有帮忙的人扯起遮盖物遮挡阳光照射一直走进灵棚入殓完毕。棺材前摆设供桌点着“照尸灯”放在棺材底的前沿上,一个用谷草或者稻草拧织的高度、直径都在十多厘米的小囤子,内装五种皮粮配置的“五谷粮”叫五谷粮囤也摆在那里,以前必须是姑爷辈拧制现在是买现成的(迷信说法人死后去幽冥地府途经金鸡山金鸡拦路不让过,撒上粮食喂鸡就能通过。挨着摆的还有一个罐头瓶小一点的陶罐叫下水罐,内装清水放入金纸、银纸剪制的两条小鱼和少许倒头饭,上面盖着一个干硬的白面饼盖中间插进一根筷子。供桌前面不远处放一个瓦盆供烧纸钱用俗称“丧盆子”,先烧女儿买的三斤六两烧纸纸灰单独存放彻底凉凉透出灵前用纸包装进棺材。子孙在侧面跪着烧纸,再前边设垫子供前来吊唁的人跪拜磕头,儿子站在棺材左侧陪灵,前来吊唁的人进院后有专人接过烧纸来到棺材前边三拜三叩头,呼唤对死者的称呼三遍,儿子跪地磕头还礼口里喊着爸爸或妈妈,人们非常看重灵前吊孝有句老话:千金难买灵前吊。棺材右侧摆放着纸马、马童或纸牛、牛童,牛背上或者马背上搭着一件死者生前穿过的上衣,(便与死者到阴间辩认自己的牲口)死者是男性儿子给买纸马、马童,死者是女性女儿给买纸牛、牛童。

报丧时不能直接说老人死了,要说“老人走了”“老了”“老愈了”本屯子孝子要在大知宾陪同下摘下孝布挨门磕头报丧,(这种情况只出现在平时为人不好的人家,)名为报丧实是乞求帮助,死者和他的子女平时人缘好的大家早早的就来探望何用去请。在停灵期间要把墓穴开挖好尤其是冬季天寒地冻更要提早动手,阴阳先生在主人和大知宾的陪同下选择好埋葬地点,阴阳先生用主人给的红白布缠在锹把上边挥锹砍草边叨念咒语:【一斩去天殃,妖魔尽损伤,星辰来护卫,日月显三光。二斩去地殃,戊己坐中方,伏尸皆化散,魍魉总消亡。三斩去鬼殃,鬼魅尽潜藏,亡魂超仙界,穴内永祯祥。】放下铁锹取出罗盘放在地上大知宾赶忙把钱垫在罗盘下边,阴阳先生摆弄几下罗盘就说平了开始定向,如若不然就会说罗盘不平其实是要钱。那样主人家的钱就花的被动了,先生收起罗盘再次拿起铁锹用刃子割破主人带来绑着腿的红公鸡冠子,把鸡血涂在铁锹刃子上口中念叨:【天圆地方律令九章,今辰破土万事吉昌,金锹一举瑞满山岗,鬼魅凶恶远去他方,金锹再举起圹安详,千秋百岁富贵永昌。一划天门开阔、二划地户禁闭、三划鬼路塞严、四划人道通利。】阴阳先生嘴里叨念手里配合行动划出墓穴四边线印迹,把公鸡扔在四边形中用锹拨动使其鸣叫滚过一圈用锹在中间挖起一锹土,在旁边帮忙的人用袋子装起放一旁存放备用,这个过程叫“破土”,众人开挖墓穴主人提着公鸡陪同大支宾、阴阳先生回家,回家后把公鸡用袋子装着放在一旁僻静处暂存。

阴阳先生必须在在死者生前住的炕上设办公桌,不论使用与否都不能撤下。在停灵期间众亲友帮助料理丧事白天正常供应饭食,夜晚守灵给照尸灯添油使之长明、烧纸、主人家提供夜宵,挖好的墓坑底部在前后的四分之一处用碎土打两道横土棱,在放棺材前方的坑壁中间挖一个向内凹陷的灯窝,供下葬时放照尸灯用,用锹把坑内的脚印清除干净,挖好的墓坑不能暴露在日月星光之下用覆盖物盖上。

出灵时提前做完“开光”、“煞扣”、”驮魂“、“送盘缠”、“领魂”几件事。众人帮助掀开棺材天揭开盖脸布最后瞻仰遗容,哭的人不能把眼泪掉进棺材里,儿子手拿一个装酒的小盘,用倒头饭碗上中间拔下来的秫秸棒的棉球沾酒点死者头顶心说:爸(妈)呀,开头光顶上方,依次是沾酒点双眼、点双耳、点嘴、点胸口、点双手、点双脚,叨念:开眼光亮堂堂、开耳光听八方、开嘴光吃猪羊、开心光敞亮亮、开手光抓钱粮、开脚光上天堂。开光完毕放入随葬品盖上棺材准备”煞扣“,死者子孙、侄子侄女及配偶、男东女西分两排跪在棺材前,子侄辈第一排、孙辈第二排、重孙辈第三排、、、。木匠手执斧子开始从棺材天向棺材帮钉大铁钉,铁钉根数与三簧锁卯榫数量相对应共三根,跪在前面的人们按着自己的称呼招呼死者向钉钉子反方向躲钉直到三个钉子全钉完,最后一斧子(不许再钉)把一根系着红线编着三枚铜钱后缀红布条大钉子钉在棺材前部一角上,这跟钉子叫”寿钉“同样是男左女右的规矩,众人起身给木匠赏钱一般十元。这叫”煞扣“

紧跟着开始”驮魂“,把孤独子取回缠绕在大一点的柳树枝或者竹扫帚上上面插着死者牌位,死者儿子弯腰驮着两边各一人搀扶着走在最前面,后伴跟着众位亲友男人在前女人在后每人手中拿一只点燃的香,在阴阳先生的指导下围着棺材左转三圈右转三圈,边走嘴里边按着自己的称呼叨念:某某瑶池路。转完最后一圈两个人抬着棺材前的供桌走在领浆水人的后边,众人帮忙抬着纸马(纸牛)、冥品跟着,再后边跟着驮魂的队伍,到了土地庙把供桌摆在庙前,空地上把纸马或者纸牛头向西南摆放右前边摆马童或牛童,其它冥品挨着摆放,领浆水人照例给土地爷焚香烧纸之后带领驮魂原班人围着小庙左右各转三圈停下,阴阳相生高声宣读”路引执照“,【今有xx省xx县xxx乡xxx村xxx先生于xx年xx月xx日xx时故去,终年xx岁,今日前往幽冥地府,随身携带(物品清单),,途中所经关津隘口守卫者不得盘剥,孤魂野鬼不得抢夺,如有违者按阴律惩处。xx年xx月xx日】

如果死者是女人女儿或儿媳在小庙前还要给端盆水拿毛巾、梳子比划给死者洗脸梳头,给纸牛开光,拿着针扎牛的头、眼、耳、鼻嘴,口中叨念:牛儿牛儿听我说,我妈这辈子儿女多,她的脏水你给喝。把孤独子搭在牛或者马背上牌位放在上面,在纸马(纸牛)右前方摆上凳子儿子站上去,手持大擀面杖面向西南再次指明路。把支撑纸马(纸牛)四蹄的秫秸砍断叫做开绊点火焚烧,两边和后边有人用棍子支撑保证纸马(纸牛)烧落架时向前倒。把供桌上的所有供品倒入火堆,众人跪地朝西南方向磕头。送盘缠结束回家。外边准备出灵屋内还有一位老人健在的情况下用一根红线拴在老人的手腕上,另一端系在窗户上,旁边有人陪护。到家后孝子扛着幡再去小庙一次领魂回家不进屋内,以前出灵用人抬众人已经把棺材抬到院子外边头朝着前进方向绑扎好杠子抬重的人各自就位,阴阳先生手拿菜刀站在前面,身后跪着的孝子把幡交给别人拿着双手举着丧盆子过头顶,再后边还是跪着”煞扣“时的一班人,阴阳先生念动咒语完毕一刀砍碎扣在棺材天前部的饭碗,与此同时孝子也摔碎丧盆子,众人抬起棺材向坟地走去,姑爷负责撒买路钱,孝子扛幡走在前边不时停下来向后边磕头,侄子孙辈也在不断的磕头。(现在村里的青壮年人进城打工,出灵都用车拉棺材后部在车头方向)

后边的女人们嚎哭着送行,必须送到出屯子的路上才能回转,不能在中途人家门前回转,所要经过的人家门前早已用柴灰横着撒一趟线。众人回到家中清扫屋内垃圾,死者生前住的屋由领浆水人扫炕扫地撤下阴阳先生用的桌子,在炕席下取出主人家放的赏钱把屋内扫出的杂物还有死者枕头中的糠倒在大门外一堆点着,把死者的被褥、衣物在火上过一遍叫”燎殃“。(老规矩在老人死后到出灵本家人不梳头、洗脸、打扫屋地,女人做饭只洗手)众人动手准备”回灵饭“。

抬棺材去坟地全程不许停下来休息只能相互替换抬重人,男人们来到墓穴跟前放下棺材揭去盖在墓穴上的遮盖物,把四个馒头放入墓坑两个土棱上能够垫在棺材四角处,把棺材放入坑内,阴阳先生照例拿出罗盘放在棺材天前边,垫上钱罗盘就平了,指挥众人拨正棺材,灯窝里放上照尸灯加满油点燃,棺材前边底沿上放五谷粮囤、下水罐,如果是合葬墓要在新旧两个棺材中间缝隙中先填一点土上横着棺材方向在两个棺材之间接近棺材天位置放一双红筷子搭上一条红布,叫搭桥布,孝子还要招呼三声:爸(妈)开门呐,我妈(爸)来了。在棺材下葬过程孝子,侄子、外甥、孙子等人按辈份长者前晚者后跪在棺材前方。孝子把幡头朝前顺着放在棺材天上一旁帮忙的人埋上一锹土,孝子向上掫一下幡再埋一锹土接着再进行一次共进行三次,揪下寿钉上系着的铜钱放进兜里,接着大家一起埋坟跪在前面的人磕头起身,众人把坟堆填埋周正在周边用一瓶酒或者水浇一下撒一圈高粱,坟后头埋上几棵大葱,在坟的前头烧纸,在坟的不远处点一堆火把在家带来的一切物品、用具从火堆这边扔到那一边叫“燎殃”,把物品装车所有人取下所戴的孝布回家。

回到主人家的门口早有人把洗手水、毛巾备好每人必须洗手,旁边放着一个大盘子装着饼干,有不吃这种饭的人就吃一两块饼干就回家了(老习俗埋葬死人不能空嘴回家),其他人进屋吃饭喝酒席间儿子、儿媳、孙子、孙媳跪拜磕头,众人散去阴阳先生开始净宅,在死者生前住的屋子炕上放上炕桌按要求给静宅备好所需物品,所有人退出屋内躲开门,静宅完毕阴阳先生背着兜子出门接过大知宾递上钱还有破土用的那只公鸡不回头走了,主人家不送。

主人家送还办丧事期间借用的大小物品,每家都必须象征性的给点钱不在多少。转眼到了下葬的第三天众亲友来到该去“圆坟”了,直近亲友儿子儿媳、孙子孙媳、女儿女婿、、、等人拿着供品、烧纸、三根长秫秸抬着桌子来到坟地用锹再整理一下坟堆把第一天破土时的第一锹土填在坟顶上,坟前头摆供桌坟后头烧纸众人磕头,儿子把秫秸折成半包围形框两端横着棺材方向插在坟的中间,再等距离前后各插一个高度略低于中间一个,掏出在寿钉上取下的铜钱和红布条系在中间秫秸的中央叫做“上梁”。把供品扔入火堆一部分其余的拿回家招待亲友。接着是“烧七”,从死亡那天开始计算每七天为一期,本家人去上坟烧纸赶上烧七日是农历的初七、十七、廿七可不烧,但是五七必烧女儿要买纸盆花在坟地烧掉摆供品。死亡百天要“烧百日”,接下来是“烧周年”、烧二周年“、”烧三周年“,以上每次烧纸上坟回来主人家都要设宴款待亲友,菜品数量是一个老人故去是单数,两个老人都故去菜品是双数再以后上坟烧纸转为正常。

亲友吊唁拿来的烧纸要匀着烧,到烧三周年才能全部烧完。

一切与白事有关的风俗

以京津两地为主.....................

天津传统白事风俗分南礼、北礼之别,“大户”与“小康之家”之别。

准备工作就很麻烦,人一咽气(这里指的是丧家老人死亡,够得上大办白事的人而言)丧家马上找到近亲近友研究办理。所有一切准备不外是花钱的路数,包括请、设、找。赁、订、购、制以及其他各项。

顺序:

1.请总管总管是为了筹备操持好这项丧事的人,他必须有办此种事的经验,并能与社会有关行业联系。还要配备几位副手听总管(有的叫总理)的调遣,以有条不紊地挑起担子。丧家的白事能否办得顺当,与总管关系非常大。

2.设账房丧家一般是找亲友担当账房。他专管白事当中的各种开支,并设立账目,包括登记亲友送来的奠仪和挽联、祭幛、匾额、花圈、纸活及送的“唪经”等等,其后还要算清开销,付给劳务费。

3.找杠房第一是要吉祥板(停尸板),叫忤作。此板是大漆描金活、金寿字,架凳两个上面也有金花图案。

4.刻棺木这有两种情况。其一是本宅早为老人存好“材”;其二是人死后现由丧家到材铺看成棺或材料,选好原料运至家门口现由材铺工人制作。寿材式样也有南北之分。旧社会的土葬仅在棺材这一项上就要花去很大一部分钱。最讲究而贵重的(也是少见的)为阴沉木,其次是金丝楠木、柏木,一般能说的出的是用杉木十三圆,就是用十三棵杉木刻成一棺。除早已漆好的外,都是白茬入殓,然后再上漆(大漆上一道用炭火烤一次),以后还要在棺头写字(白色扁字),棺后画莲花。

5.找棚铺白事搭棚分几种。有的只搭平棚,讲究一些的要搭“起脊棚”,带花活。有的搭暖棚,两面包细席,设天井子,吊蓝团鹤天花板。大门口的棚要搭过街楼,起楼子及过脊,挂五彩网。院内棚安装五彩玻璃窗,有的扎月亮门带栏杆,月台(灵台)锦地锦带栏杆,棚内宽敞亮堂,可挂祭幛、挽联及念经时的“水陆”。此外为招待吊唁亲友,在胡同开阔地方搭客座大棚及小灶棚,棚价颇贵。

6.租赁桌椅白事所用桌椅凳,并在灵桌上摆的五供盘、茶壶、茶碗等用具,要从白货铺租赁。

7.找茶房大办白事找茶房也很重要,他们表面上是来侍奉客人,但实际是在丧家停灵的若干日子内,一遇唪经等举动就要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因而茶房必须通晓丧事的程序及各种礼节,又要了解带孝的男性与死者的关系,在唪经、入殓、接三、送路、成服、祭门、发引等等方面要有一定的“工作”路数。茶房头在这些活动中最应谨慎行事,每一个节骨眼儿上全要做到合乎礼节要求,不能稍有疏忽。主家有几种亲戚如姑太太、姨家太太、舅家等等专门爱“挑刺”。过去有一大家办白事,在茶房服侍孝子行礼和成服的礼节中出现漏洞,结果姑奶奶打了茶房头一个耳光子1所以有些较有名声的茶房头轻易不敢应大户的活。不过他们却赚钱不少,一场大白事下来,他们可分到千数元钱(几个茶房分),他们在每一种活动中都算钱,如送孝服算一份,念经行礼又一份,祭门、送路、接三等等只要有一项活动就拿一份钱。

8.找白货铺即在白货铺租赁丧事过程中用的东西,如丧榜架,以及出殡时一切旗、锣、伞、扇、雪柳及各种出殡时仪仗用具、用物。

9.请吹鼓手吹鼓手有两种,一种是吹奏“大乐”的班子,使用唢呐、长号、大鼓、大锣等,其曲牌有“上阿文王序”等;另一种是细乐班子,乐器有笙、管、笛、云锣等,俗称“十番乐”。

10.订扎彩即扎制纸人纸马等。有的扎制精细,高如真人,着丝、麻、绸等衣服,又有扎金山银山、树木,以及房屋、室内全堂家具等等,都按需要的情况订作。

11.找裁衣店大家讲究在人还没死预先将孝服赶作好。孝服有区别,本宅应带孝的人孝衣下摆秃茬不收边,外姓亲戚孝服都收边。另外本宅内的男女仆人都给孝衣一件,收边。所有孝服白事过后主家不收回。裁缝店是随来人通知马上现做。

12.订酒席丧家从大殓起就要预备待客饭食,由本宅厨师做,平日饭不成席,但最少要有八个菜。在最后的唪经、送路、发引的三天中要摆桌待客,有的多至百十桌席,都是山珍海味的上等酒席,分大教、回教席面,也需备素席。这些都是预先在大饭庄请师傅来本宅安灶现作。旧社会还有一些专白吃的人,即使和办红白事的主家不认识,他只要知道,就想方设法溜进去坐下来就吃。大棚内招待的客人多,席面多,谁也不认识谁,因此此等人吃完抹抹嘴头就走,有的吃完了这轮吃那轮,这是常有的情况。

13.零星购置如小油灯、瓦盆(又叫丧盆,是棺材出堂时孝子摔的盒)、寿罐,用红头绳缠绕,送殡时由主妇抱在怀内;其次如白骨头簪子、白头绳(系头用)等等,不一而足。

14.租白轿、租马车白轿是为孝妇出殡时乘坐,马车是为送殡的老幼妇女亲友所用。

寿衣

死者的寿衣颇为复杂。民国以来不管死者过去有无“功名”,一般大户人家都按“官服”穿戴(清王朝官服)。男性共穿七件:布质单裤褂一身,绸质月色上有小圆寿字的棉袄裤一身,蓝色绸质寿字长袍一件,绣花平金花袍一件,天素色褂子一件。上衣都没有领子,不钉扣绊,头上戴红缨子官帽,脚穿朝靴,内有棉袜子,戴朝珠。如过去有功名则更麻烦,武官则是武将穿戴。女性也是七件,内穿布裤褂、棉裤袄、大棉袄、氅衣、裙子,外衣都是平金绣花,头戴凤冠,披霞帔,还要莲花坠一个、如意簪一支、九连环一个、镶珍珠耳环一副,上述都是赤金的。其凤冠有用点翠珠花的,九连环有用檀香木制的。

珍珠有它的许多用场,如男女鞋尖上各钉一粒,在人口内含一粒,这种排场也不过是显示其阔绰,别无涵意。再就是所谓“铺金盖银”。黄色绸子寿字棉褥子一件,白绸子寿字寝单一件,另备海褥海被各一件,都是红绿绸绣花平金,上绣海水江牙(涯),分七云、九云,云越多价钱越贵。海被上边有一圆孔,可将死人脸部露出,上再敷陀罗被一件(用黄色绸子上印佛像及往生咒花纹等),再就是头枕、脚枕,都用黄绸子作成,立体、浮贴莲花,并用各色绫子包镶在莲花瓣上。女姓寿衣则为汉装,也有的按清宫皇后服饰扮装。

总之,关于寿衣及附属饰服尽极奢华之能事,不是一般平民百性所能负担的。

布置

1.室内布置人死之后各屋里所有镜子、悬挂的字画、箱柜上的铜活全用白单子蒙上或糊上,桌上摆的带有彩花的摆设都转向后面,重孝子屋内的床单、门窗挂帘、椅套垫等全部换上白布的,但在孙媳室内要全换上“靠”色布的。

2.外厢布置所有各房门都用白纸封其中心,像贴春联一般。街门的门框、门心也封白纸。

通报

1.报丧一切布置停当后,开始向亲友报丧。报丧帖是粉色纸条,以家中老仆人的名义出帖,其内容为:

家老爷(或老夫人、大老爷、大夫人)讳XXX于X年X月X日X时寿终正寝,订于X月X日X时大殓,特此奉闻。家人XXX叩禀

其帖去印刷局(或自己油印)赶印若干份,分送亲友(事先开出“溜子”,按姓名、住址送达),以此迎接吊唁之人。

2.立丧榜丧榜形似旧式大帽镜,上装一花牙于帽,高约5尺左右,宽3尺,中心用白纸写文,放在大门内。

3.挂佐钱纸黑漆木杆,头装白铜如意钩,挂上白纸一缕(上琢钱印),每串三条,角相连,下端剪成尖头形(男性)或凹形(女姓)。按死者年岁而定条数。插在木座上,以男左女右置放大门过道。

4.立幡杆在大门外用三棵杉篙,上涂白粉,男左女右立好,杆顶装一纸糊的“童子骑仙鹤”。

还有一则是:如死者有父母均在世,不封门,不立幡杆,其灵床也不能停在过堂屋,要停在旁屋。

小殓及孝服

1.小殓的程序大体都差不多。有些人家则在老人断气前开始为死者理发、刮脸、净身,女性要梳好头。之后先由孝子孝女替老人穿小衣,外边各层寿衣则由忤作办。

2.领香人断气后,点燃一股香,由屋内送到大门外,扔在街上。同时烧纸人、纸马、纸轿,意思是叫死人骑马坐轿走。而由床上移到吉祥板上时,也要请“阴阳生”看好方向,此曰“正寝”。寿衣穿好,在其袖内放烧饼一个,左右手各放一金银元宝。

灵前有小桌,上放香炉、烛扦、油灯、白蜡、供果。点上一支倒头香(烧两头),然后一张张地烧纸钱,未大殓不得供饭食,大殓后烧纸才能卷起来烧。

3.“献孝”与“送孝”献孝是外姓人(亲戚)穿孝,是由孝子或孝妇带着仆人(或茶房)捧一木茶盘,上放孝服,走到人家面前先叩头。茶房一举托盘,穿孝人接过,茶房帮助穿好。另外是向姑老爷或孙姑爷献孝服,

孝子比姑爷辈多大都得跪献,叩头(孝子孝妇见了亲友和吊唁的人行礼,都是双腿跪,其他穿孝的本宅男女行礼是单腿跪)。有句谚语:“孝子头,满街流,见了谁都先叩头。”姑爷辈的人穿漂白布做的常服大褂,黑色线罗马褂,帽子上加一条漂白布箍,腰系漂白腰带,孙姑爷则在背后加一红绒球。

送孝是给未过门的媳妇(XX孙媳)。由家人用托盘一个,上边放一块白布,用红绒线打上十字衬上红线托,送到女方,是一种象征性的孝服。而女方由家人接受,挑开红线,拿去白布,接着放赏钱。如果这些女方在丧家出殡前送上挽帐等奠礼,则丧家要给女方回送一桌上席。

4.丧家孝服分南礼北礼不外是粗白布孝袍,带扎肚子。有的在帽子两旁钉一老钱缀上麻,其他人戴直帽。入殓时孝子的麻要剪掉一寸多长,名曰“请麻”,放在材内。再有用白布封鞋,后跟钉一块红布,其意是为

后辈人“留福”。

入殓前后

如果说上述各项不过都是一些旧社会常有封建余毒的排场,下面再揭露一下种种纯属迷信色彩的“过场”与举动。

1.转咒这个举动是死者停放妥当后,请来几个和尚在四周转行念经,以示超度亡魂。而和尚也会做生意,如有的庙专门派和尚到处探听察看,只要看到哪一宅外立了幡杆,就抢着去转咒。这以后所有念经活动就得请他们庙的人了,真是在死人身上找财路。

2.迎材这个节目很简单,棺材入宅时,请一位“全人”老太太,拿着一升高粱和一条红布裤子,材到门口,将两物放入空棺内,高喊“迎财”。同时孝妇们也哭喊“爹(妈)迎财呀!”

3.入碱所谓入殓先由阴阳生看好时辰,请来的吹鼓手先奏天津大乐。院内摆有旗、锣、伞、扇,一时锣声瘆人,由孝男抱尸头部,孝女抱尸脚部,忤作用五尺长白布兜住中腰,放入棺内。用红包(毛头纸包大草纸)掖紧四周,放随葬晶。再用新棉花盖在脸的四周,叫做“开脸”。再由忤作用银针蘸盆内清水,在脸上虚划一下,名曰“开光”。后用棉花蘸水擦一下嘴、脸。当时孝子、女等都站在棺两旁看着。这时茶房宣布一切停当,请家属过目有无不妥之处,此时亦是向遗体告别。茶房喊:“还有哪位看看?”如无人再看,由忤作放“子

盖”,漆封口,后将大盖浮盖。众人举哀大哭,此时将佐钱纸摘下,放入纸人或纸牛肚内烧掉。

入殓后就开始早晚在灵前供饭。天亮时烧鸡鸣纸,晚黑时烧黄昏纸各一次。在供饭时孝妇等均要哭一阵。在人死后将其所枕的枕头先拆开一小口放在棺材下边,待出殡时将其内之物倒出烧掉,枕皮扔去,这叫“倒枕

头”。

4.烧包用白纸叠好剪成网状袋,其中装入金银纸锞子,口上插红纸石榴花一朵,每“七”(七天)烧一次,一“七”烧一个,二“七”烧两个,以此类推,直到七“七”为止。

5.接三死后第二天晚上唪经(男用和尚,女用道士),到子夜(夜十二时)后“送三”。念经者穿上法衣,敲打法器,上门外(或前院)的高台念经,将各样纸活在空地烧掉。与此同时在大门外台后放草席,所有孝子及家属、亲友等都面向西方跪在席上(此举是指死人在望乡台上最后一次看望家中人)。念经的念到一个阶段,家人就大哭一场。接着是“放焰口”。和尚念“召请各路鬼魂”,当念到死者名字,家人举衣。和尚大座扔小馒头,有的其中夹着铜钱。看热闹的小孩抢着捡。硬说是吃了不害怕,纯属迷信之谈。

6.唪经一般是棺灵在家中停放时间最少三到五“七”(期)(三十五天),最多七“七”,(四十九天)。并非天天念经,都是一“七”一个经。除去在家请的经外,还有至亲“送经”。念一棚经的价钱也不一样,一般说一次要花200至300多元钱(民国时用银元)。

念经这个“节目”也很复杂。这一天庙里先派来送经箱的,事先布置,在棚内摆几张桌子,挂红缎绣花围,桌子放佛像镜框、香炉、蜡扦、各种法器(乐器)。桌前附近挂红缎绣花“欢门”。棚内四壁挂十帧“水陆”,上画十殿阎君。在门外幡杆上挂一布幡。这都是庙里的“排铺”应做的工作。开始是和尚便装(普通和尚服)

坐下念一通,和尚念的一般是金刚经(尼姑同),到下午“烧门子”时,排铺向和尚喊一声“师傅们搭衣”,他们穿上绣花道袍(俗称法衣),披袈裟,吹打法器。

7.烧门纸将黄昏时,和尚在前,由茶房托一方盘,内放“疏”引路,后面是一些纸活,再后面是带孝的亲戚,最后是本宅人和孝子。这些人排成一列,行经规定的道路,然后到一空地,茶房将托盘交给孝子,点着了“疏”,烧纸活。这些仪式完毕后,和尚仍归本宅或暂回庙,晚上再来放焰口。

8.放焰口这个项目分两种,一是“接三”之后有一场普通形式的放焰口,另一种形式更为复杂,包括如下三点:①传灯:先在灵台下到经台装两条连贯的铁丝,上安滑轮。灵前放一木仙鹤,其上有一童子拜佛木偶,童子手中托一木盘,可放三盏灯光。前后用白绳拉动,灯光是用黄白色绵纸叠好、剪成菊花形、其中放灯芯(或小蜡烛)。北京办白事也有此习俗,即是在将死人放在吉祥板时就开始“散灯花”,其意义不外是以此引路灯送魂放亮,和天津大同小异。灯花的数目和死人的岁数成正比,每个灯花在绳上行走约二三分钟,速度不能快。孝子一直在灵前跪着,时间很长,有时得孝孙暂时代替。②渡桥。这是从灵前的绳上“跑幡”。③十王座。就是先在院内用桌子搭一大经台,约四张桌子码起来拼凑成台,共四层,有四米来高。念经的和尚均着法衣。四层高处正中坐着“大座”,手拿手铃,头戴五佛冠,两边的和尚各司吹打法器。如法鼓、钹、锣、磬、钟、木鱼、管、笙、笛等,而最下层坐穿黄衣红袈裟的“长老”。孝子还要跪听念经。这都是“北派”的举动,其意义是超度。这其中茶房起着很大作用,他指导着孝子在场内的各种活动。

9.家祭头道经后,正午家祭,孝子向灵前行三献礼。

10.开吊家祭后算是“礼成”,此时可以接待前来吊唁的亲友,门外有一组吹鼓手,一遇有客进门,他们就吹一阵,通知宅内。灵台上两边跪着孝子,台中铺着红毡拜垫。客人一上台行礼,台下细乐班开始吹奏(来客有较客气的先将红毡掀起再行礼),台下有家属专等谢客(单腿打扦),来客下台,旁边茶房打钟,细乐停止,由“知客”(招待员)献绢花一朵挂在胸前,陪引至客棚休息。

11.散帖帖为深灰色或土黄色的折卷,外页印“讣文”二字,内容文字为:不孝男XXX罪孽深重,不自殒灭,祸延

显考讳XXX(妣X母X氏)痛于X年X月X日X时寿终正寝,距生于X年X月X日XX岁,不孝男侍奉在侧,亲视含殓,即日遵礼成服,哀此。讣闻谨择于X月X日禅经接三

X月X日首七·经送库

X月X日辰刻发引

孤哀子泣血稽颡

(父死称孤子、母死称哀子)

族繁不及备载

这就是送帖的整个内容,封建礼教的又一表现。

12.题主神主又称“灵书”,是写着死人姓名(有的带官衔)的木牌位。讲究的是用檀香木作的,带座、带木套。先是请书家名士写神主,名曰题主。题写时孝子去孝服、换吉服(青布袍子马褂),跪在桌下的红毡上,写完后叩头送客,然后送上席一桌。

13.点主仅是在写完的神主上点一笔红点,就要大费周折。点主所请的人要请有功名的文官,称为“点主官”。被请者到丧宅时前边鸣锣开道,着官便衣、坐八抬大轿,另有长随捧官服。到后在客厅更官衣,有“吉人”迎接,孝子穿“吉服”跪迎。在一桌前落坐,两旁有“陪主”。待点主官用新毛笔蘸朱砂在神主的主字上添一红点(也有孝子刺破中指再加个血点的)。陪主二人一司蘸红,一司执笔。此后丧家须送敬仪或席面。

出殓前后

1.送路整个程序进行到“设宴”、“送路”已接近出殡的前夕。设宴招待客人前面提过,不再赘述。送路,是在晚饭后,前导是旗锣伞扇和死者官衔板,继之是吹鼓手、和尚或道士,由茶房(知客茶房)引导客人前行,后边是外姓亲属、本族直系亲属顺序,最后是孝子由两名茶房架着,手托纸制牌位,走到空旷地方焚烧,和尚吹打一通,完毕后孝子叩头谢客,客散。执事等人返宅吹打到深夜为止,这叫“坐棚”。

2.伴宿送路归来,凡是近亲友都可在丧家住宿。待到子时辞灵,亲属家人按顺序向灵位行礼,奏细乐,名曰“辞灵”。礼毕还要“扫材土”,此土放在重孝子床褥下。接着是“嵌棺”,即将棺材嵌起一角,下垫一枚铜钱,举哀,棺上寿钉挂一串五彩绸线。

3.捡罐辞灵的后一项是捡罐。将预备好的寿罐内装五种杂粮,再由孝子等将死者生前爱吃的菜捡点入罐。筷子由茶房拿着,并放一苹果堵口。红布盖面再用红绒线缠绕成网络,放棺头上。这都由茶房操作,待发引时由“全人”将罐放在儿媳妇怀中抱着,坐轿或车送葬。

4.发引就是出殡。早饭后发引,所来客人吃一顿上席,饭后等着送殡。丧家重孝子都站着吃,表示寝食不安,哀伤已极。

5.参灵所请的和尚、道士、尼姑、喇嘛、乐队、吹鼓手都一班一班地到灵台前吹奏一遍,名为参灵,其后开始出殡。

6.丧家发引准备由“全人”准备点蜡压炕(用磁瓶放一苹果)。不到回灵时不得坐炕上。发给本族送殡人两个小馒头,揣入怀内,要准备扶孝妇的人,棺出堂,孝妇哭喊留财,其手不准碰门框。

7.祭门棺将出门,由茶房将大门关闭,贴白纸两条,此时由“祭门官”(需请有声望的武职官员)向着外边大门行礼。礼毕转头离去,不进内宅,茶房揭纸开门,事后丧家送祭门官一笔厚礼。

祭门后,门外所排列的出殡仪仗队都要按行列顺序经过丧家门前出发,因此大殡中的这些队伍往往排满几条街道。

8.纸活种类出殡是另一套纸活,最前面是开路鬼、大头鬼。纸制的行列有:卧室全部“家具”,床帐被褥都是真的,还有陈设、古玩,其后是真服装的“男女仆人”、“丫环”、“小童”等,最少是8个,纸人前胸贴上名字,并将其耳、目、口、鼻扎个眼(以示能听看、言)。它们手中都捧着一样东西,如脸盆、梳头匣、水烟袋、痰盂、糕点、鱼肉蔬菜等。有的纸糊马车、汽车,四轮可活动,由人推行。

9.上杠发引前一天就在门前空地摆好大杠,名曰“亮杠”。起棺时移到大杠。其时对面搭一高台,和尚手持引魂幡念一阵。孝子跪杠前,这时杠工的指挥打“响尺”,说一声“请盆!”孝子用力摔盆,大哭一阵,同时放炮三响。茶房接过引魂幡给孝子杠着,另一手拿“哭丧棒”,开始出街上路。另有专人“撤纸钱”,最好的手艺是一撮纸钱向上一扔后,又高、又撒成满天星,一个个徐落。

出殡

1.仪仗队的阵容和排列顺序按大殡而言,它的顺序是:开路鬼,左右各一大头鬼,铭旌(约4米来高,形如亭子,中挂红绸子,其上钉死者官衔),其后是一对大锣,一班吹鼓手(均着号衣),几对官衔牌,一堂红彩谱,一顶返魂轿(绿呢黑顶),再就是几个“大座”,包括灯亭、炉亭、花亭、香亭、影亭(此亭内放遗像及神主),每个大座前有一堂与亭绣片相同颜色的八顶绣花大伞,八挂香谱。然后是僧、道、尼等。大座是由16人一班抬着,两班人倒,每人发新毛巾一条,打执事的孩子带刘海箍,发新鞋一双。接着是花圈、挽联、匾额、送殡的亲友、客人、纸活、带孝的亲、族、雪柳、孝子(有用孝幔遮住的)。

2.棺杠棺杠的情况不一样,视其家势、地位、经济力量而定抬杠的人数。最小的16杠(人)、24杠,稍阔的是32杠,最富或有爵位的有48杠,乃至64杠(两班就是108人),都有双叫响(头儿)打响尺,指挥换肩、停止、前进、换班等动作。此人在行进当中还有一套“行话”以示众人。杠夫穿绿驾衣,黑红平毡帽上插一鸡翎,米黄套裤。

大杠前是一顶大红绣花伞,半副鸾驾(包括木制金瓜、钺斧、朝天凳等)。杠后又是半副鸾驾。最后是丧家内眷所乘的白轿、马车。

整个队伍行进较慢,有时大座还要“路落”,某一大座压住阵角,待前边执事走远,抬起大座在这段一两丈远的路上跑步前进,头儿口喊“落……”,跑起来讲究步子齐,亭子不歪不掂,很是壮观。

3.茶桌在出殡经过的路线当中,由总管派人与商号联系,在其门口设茶桌,为队伍供应茶水。另有茶房给孝子、内眷等送茶水。

4.路祭这是由亲友送的一个起脊穿堂路祭棚,行列停棚前,将遗像供桌上,并摆祭席一座。孝子在棚内跪陪行礼,众送殡者顺序拜礼。后回到队伍继续前进,再有“祭棚”同上。

5.留灵谢客送殡客人可以在留灵谢客之际离去。全程中可停几次。

回灵以后

1.大回灵殡到留灵谢客,几乎是全部过程已到尾声。

到了坟地,早巳打好穴,棺木卸下,下穴。埋葬后,还有回灵。铭旌、纸活、雪柳等随大杠下地后,其余执事都要回到丧家门前才能散去。神主、遗像由死者的小儿子或孙子请下来,托着安放在住宅内。

2.迈火大门内放一火盆,由一“全人”拿着冰糖,凡回来的人进门必须迈过火盆,“全人”发给一块糖果。

3.安灵丧家在棺木出堂后,在原住室备好白围桌以供神主、挂遗像、点烛上香,奏细乐,孝子们叩头行礼安灵。

4.圆坟葬后3天上午,由孝子、孝女率领家中主要成员带香蜡纸锞到坟地圆坟,祭奠。请一位穿红衣的小姑娘绕坟走三圈,名曰“开财门”。回来后孝子们脱孝服,每人取一个红糖馅的热馒头,名曰“冷手抓热馒头”。

白事程序终结。

下面是转载一篇关于旧时北京满族出殡的文章:

汉执事分为:干三件;三半堂;五半堂;一堂;三堂;五堂;六种。实际上一堂是由两个半堂组成,与舞台上的龙套一样,只是以半堂为基数计算。每半堂有不同三色的幡伞各六把;金执事八对。

五半堂此种执事是规模最大的一种,有时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增加花样。铭旌。招魂引路的旗帜,伴宿之日起就立于丧居门前了。立幡时必需按照男左女右,出殡时以16、24、32人抬着在殡前引导,在路中央行走,还要用两名穿孝的杠头打响尺指挥。大的铭旌总高32丈。引路王一对,打道鬼一个。1.8丈高。麒麟喷钱兽一个,从外地传入北京,京烧活称怯货。

五堂半执事:一半堂,幡伞各六把、红地绣花。清道、飞虎、飞龙、飞凤、飞熊、飞豹、飞鲤、飞鳖旗各一对。回避肃静虎头牌各一对。蛤蜊一对。二尺多长的黑白棍。粉棍一对。半个竹筒金簿罩漆。鸣锣各一对。

二半堂,幡伞各六把、蓝地绣花。三尖刀、马蹄刀、偃月刀、象鼻子刀各一对。

三半堂,幡伞各六把、白地绣花。金轮、金螺、金伞、金盖、金罐、金鱼、金长枪各一对。

四半堂,幡伞各六把、青地绣花。瓜、斧、镫、拳、掌、槊、督、钺各一对。

五半堂,幡伞各六把、紫地绣花。官鼓大乐一班,13人。座伞一把,1.2丈高,5寸火焰金顶,黄绸拉幌。围子与官罩花色图案一致。

清音一班,俗称清音锣鼓。2人抬鼓,1人打,4笛合奏,1小锣,还有单皮总指挥,其名称曰:“九福班”。

8人抬影亭一座。座伞一把,2人拉幌。魂轿一乘,绿呢青纱供牌位,8人抬。座伞一把,2人拉幌。香幡、灵人纸活若干。3教僧侣。雪柳12把。

孝属。长子打幡次子抱牌,余者哭丧棒。送殡执绋。除孝属外送殡者均穿漂孝。大杠上扣官罩,照此应48杠以上。后扈,也叫:“后拥”。金瓜执事刀枪若干,5人一组,用湖色绸子连起来,48杠用15人,64杠用25人,以此类推,32杠不用后扈。

送殡轿、车,夫人、儿媳、乘白轿,大儿媳怀抱宝瓶。姑奶奶乘青轿加,小姐乘蓝轿,孙子媳妇乘白轿插石榴花,外孙子媳妇乘蓝轿。帐房轿车上挂蓝白两色绸子,来宾车辆系普通轿车,纸钱车、奠礼车等数辆。

除了满族外蒙汉八旗的旗人都用满礼。蒙藏随满礼但略有不同。1、都噜幡。2、门纛一对。3、曲律八根,按本家旗色为别,红缨为汉军,黑缨为满、蒙。4、黄鹰、细狗、骆驼由四执事带着,秋帽、锦袍、大带、靴子,冬天戴羊皮帽子,反穿羊皮中褂。5、刽子手四名。(官职一品以上者才能用)6、清道、飞虎、飞龙、飞凤、飞熊、飞豹、飞鲤、飞鳖旗各一对。7、回避肃静虎头牌各一对。8、蛤蜊一对。二尺多长的黑白棍。9、粉棍一对。半个竹筒金簿罩漆。10、金执事四对,三尖刀、马蹄刀、偃月刀、象鼻子刀.11、金轮、金螺、金伞、金盖、金罐、金鱼、金长枪各一对。12、瓜、斧、镫、拳、掌、槊、督、钺各一对。13、座伞一把。14日照伞一把。不拉幌。16、座伞一把。17旨意亭。八人抬。18曲柄黄伞。19官鼓大乐十三人。对拉号、四鼓、苏锣、对唢呐、对云锣(九音锣)跟锣,对海笛。贝子以上者均不作乐。20、三教僧侣。21魂轿一乘,绿呢青纱供牌位,贝勒以上者可用黄色。22、座伞一把。23、童子督胜盘。用小孩扮成童子模样举盘,上放生前用过的博古。边行边助哭。24、丧主。青布帽头、白孝衣孝带束手。25大杠。应四十八以上。26、后扈。马队,猎装。金瓜执事刀枪若干,5人一组,用湖色绸子连起来,48杠用15人,64杠用25人,以此类推,32杠不用后扈。27、送殡轿、车,夫人、儿媳、乘白轿,姑奶奶乘青轿加,小姐乘蓝轿,孙子媳妇乘白轿插石榴花,外孙子媳妇乘蓝轿。帐房轿车上挂蓝白两色绸子,来宾车辆系普通轿车,纸钱车、奠礼车等数辆。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一切与白事有关的风俗和丧事上的纸马纸牛开光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节气 清明时节雨纷纷

联系我们

Q Q: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