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星座常识 > 文章页面

古代纳征是什么意思

婚 字含义是什么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古代纳征是什么意思,以及纳征是什么意思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古代纳征是什么意思古代婚礼中的纳征是什么意思古代纳征是什么意思

纳征亦称下彩礼、下财、下礼、过礼、过彩礼、放定、下定、行大盘、行聘、行聘礼等。即完婚前男家向女家送彩礼。彩礼的数量和品质各地不同,主要视家境的贫富而定。下彩礼即依礼制,也要征得女方同意,实质是送和要结合。行聘前,先由媒人执彩礼帖(礼品清单)与女家商议,往往双方对数量、品质多存争议,需商议多次方能定下。

现代娶妻要彩礼,古人娶妻的彩礼,不亚于我们现代人

在古代行聘时,男家备礼书,置于红漆木盘上,排队手捧肩挑礼品,伴以鼓乐送至女家,女家协助将礼品摆开,供女家亲友邻人观赏过目。女方收下,下彩礼毕,婚约正式成立。聘礼中的物品多用双数,忌讳单数。

古代婚礼中的纳征是什么意思

01

纳征,也称纳币,古代结婚六礼第四礼。男家在纳吉之后,将聘礼送给女家。为成婚阶段的重要礼仪。征,成也,意即派遣使者纳送聘财以成婚礼,故称完聘,大聘或过大礼。经此仪礼婚约完全成立。

纳征,也称纳币,古代结婚六礼第四礼。男家在纳吉之后,将聘礼送给女家。为成婚阶段的重要礼仪。征,成也,意即派遣使者纳送聘财以成婚礼,故称完聘,大聘或过大礼。男方常备有礼单和装礼品的箱笼,在媒人和押礼人护送下,由人挑抬至女家。女方则以聘礼中的食品退回男方,称回礼。或女方将赠男方的衣帽鞋袜作回礼。聘礼数量及种类,多取吉祥如意,数目取双忌单,如束帛为十端,俪皮为成对的鹿皮。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此阶段聘礼,大都以金钱代之。

纳征周人谓之“人币”。周时对嫁娶人币的物质和数量都有明文规定。《周礼•地官•媒氏》载:“凡嫁子娶妻,人币纯帛,无过五两。”《郑氏注》云:“‘纯,实继字也,古细以才为声.纳币为细,妇人阴也,凡于娶礼,必用其类,五两十端也:必言两者,欲得其配合之名,十者,象五行十日相成也。士大夫乃以玄熏束帛,天子加以谷圭,诸侯加以大璋’。《杂记》日:‘纳币一束,束五两,两五寻’。”郑玄在这里已把婚礼纳征之意义说得很明白了。周时尚无金属货币,所以用布帛为通货,谓之“币帛”,亦称“细帛”,其数量是以五两为限,就是十匹,色泽数量,都是象征阴阳五行的观念,若以帛两端计长两丈之数,则五两共成十丈,这在当时已经算是厚礼了。

《白虎通》对纳征礼物亦有记载,其卷四《嫁娶》云:“纳征玄镇、束白、离皮,玄三法天,维二法地也。阳奇阴偶,阴阳道之大也。离皮者,两皮也。”《仪礼•昏礼》玄维束帛注:束帛,十端也。纯帛不过五两,每两十端也。必言两者,欲其配合之名。纳币一束,束五两,两五寻,则每端两丈。……古者两端相向卷之,共为一两,五两故十端也。……十个为束,贵成数两,两者合其卷,是为五两,一束谓十个,两个合为一卷,是束五两也。”

陈祥送所著《礼书》,对纳征礼物叙述也很详细。他说:“纳征玄续,束帛、俪皮,如纳吉礼。郑氏日:‘束帛,十端;俪,两也.执束帛以致命,两皮为庭实’。皮,鹿皮。《周礼》日:‘凡嫁子娶妻,人币纯帛,无过五两’,释日:‘实细字,士大夫乃以玄续束帛,天子加以谷圭,诸侯加以大璋’。然考之于史,曰‘锦绣千纯’.则纯匹端也,《周礼》所谓纯帛,乃匹帛也。郑改为绷、误矣。匹帛无过五两,则庶人不必五两,:t大火不得过焉,非谓庶人用细,大夫用玄绣也。先王之制婚礼,其用财不过如此则妇之所饰可知矣.”据以上说法可知,周时纳征财物,有皮帛两种,皮即兽皮,也就是鹿皮;帛就是布帛.其数量常因社会阶级和经济环境不同而有差异。自《周礼》定制开始,大夫与士,其数量多以兽皮两张,布帛五匹为限。庶民则酌量减少;诸侯则除鹿皮两张,布帛五匹之外,再加大璋,天子更加谷圭.但是姬周之世,聘礼没有用钱的,因为周代的经济制度,仍以皮帛为通货。到了汉代,才通用金属的货币。但衡以周代的生活程度,鹿皮两张,布帛五匹,已经是厚礼了。

从先秦至后汉,纳征礼物多至三十种,且都为贵重物品。杜佑《通典》对汉代纳征礼物及各物之用意曾分别作了说明:“(后汉纳征)礼物,以玄组、羊、雁、清酒、白酒、粳米、援米、蒲苇、卷柏、嘉禾、长命缕、胶、漆、五色丝、合欢铃、九子墨、禄得、香草、凤凰、舍利兽、鸳鸯、受福兽、鱼、鹿、乌、九子妇、阳健;总言之,物之所象者,玄,象天,绒_,法也,羊者,祥也,群而不觉;雁则随阳;清酒降福;白酒欢之由;粳米养食;被米粟盛;蒲众多,性柔,苇柔之久;卷柏屈卷附生;嘉禾须禄;长命缕缝衣延寿;胶张合异类;漆内外光好;五色丝章采屈伸不穷;合欢铃音声和谐;九子墨长生子孙;金钱和明不止;禄得香草为吉祥;凤凰雌雄伉合;舍利兽廉而谦;鸳鸯飞止须匹,鸣则相和;受福兽体恭心慈;鱼处渊无射;鹿者禄也;乌知反哺,孝于父母;九子妇有四德;阳隧成明安身,又丹为五色之荣,青为色首,东方始。”细读杜佑对聘礼三十物的解释,物物都具有深远的意义,或取其吉祥,以寓祝颂之意,或取各物的特质,以象征夫妇合好;或取各物之优点、美德,以资策励激劝。这“三十物”中,虽都具有经济价值,但作用于纳征礼物,则并非重金主义,而所求的各物所代表的抽象涵义,追求的是心理上的幸福愿望.。

南北朝隋唐之际,聘礼已大为减少,与后汉“三十物”相比,仅剩九种,但其中有二种和后汉不同。段成式《酉阳杂姐》释当代纳征礼物说:“(近代)纳采,有合欢、嘉禾、阿胶、九子蒲、朱苇、双石、绵絮、长命缕、干漆,九事皆有词;胶漆取其固,绵絮取其调柔,蒲苇为心可屈可伸也,嘉禾分福也;双石义在两固也。”

宋时的行聘礼物,又与唐代不同.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娶妇》载:“凡娶媳妇,先起草帖子,两家允许,然后起细帖子,序三代名讳,议亲人有服亲田产官职之类。次檐‘许口酒’,以络盛酒,装以大花八朵,罗绢生色或银胜八枚。又以花红缴檐上,谓之缴檐红与女家,女家以淡水二瓶,活鱼三五个,筋一双,悉送在元酒瓶内,谓之回鱼筋或下小定,大定……下定了,即旦望媒人传语。遇节序,即以节物头面羊;酒之类追女家。随家丰俭,女家多回巧作之类。次下财礼,次报成结日子,次过大礼。,所谓。许口酒”,就是男家给女家的订婚信物,女家还答的“回鱼筋”,应该是承应这门亲事的表示。“下大小定”和“下财礼”,当是属于纳币,这显然是以财物为聘,已蒙上买卖婚姻的色彩。细察所下的礼物,此时还未提到茶,或许此时尚没有所谓“下茶”、“吃茶”之礼俗。

晚近以来,对“纳征”、“纳币”一般都取通俗之义,而改称“下财”、“聘礼”,或“过大礼”,即男家依照论婚时所议定的:财帛、衣服、布帛、首饰等物,按原议数量在迎娶之前数日,盛饰仪仗送到女家。礼饼及其他食物,女家收受后,必分赠亲友及邻居,以示女儿出嫁有期。

纳征之礼多见于古代小说中。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十一卷((苏小妹三难新郎》:.“秦少游那日饱看了小妹容貌不丑,况且应答如响,其才自不必言。择了吉日,亲往求亲。老泉应允,少不得下财纳币,此是二月初旬的.事。少游急欲完婚,小妹不肯。她看定秦观文字,必然中选。试期已近,欲要象简乌纱,洞房花烛。少游只得依她。”《情史》卷 i}《胡氏子》:“胡氏乃大喜日二‘冥数如此,是吾家妇矣。’为改馆于外,择谨厚脾仆事之。走介告其家,且纳币焉。女父遣长子及家人来视,真女也。遂成礼而去。后生男女数人,今尚存。”

凌像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同窗友认假作真,女秀才移花接木》中,杜子中夫妇完婚之后,随即给同窗好友魏撰之作媒,将金员外之千金景小姐介绍于他。约定之后,“先教魏撰之纳币,择个吉日,迎娶回家。”

清时,将纳征之礼又叫过大礼。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回:。到第三日,娄府办齐金银珠翠首饰,装蟒刻丝绸缎续罗衣服,羊酒、果品,共是几十台,行过礼去。”此处述及的就是“过大礼,也就是古代的纳征之俗。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古人 媒妁之言,父母之命 , 媒妁婚俗 是怎样产生的

联系我们

Q Q: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微信